第三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失落(1 / 2)

尤其是在楊震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蘇聯剛剛向抗聯轉交了二百多架德軍飛機,三百多輛坦克以及七百多門一百毫米以上口徑火炮。對於楊震這個時候抽調駐北方艦隊的人員返回,蘇聯人表示難以接受。

但在楊震再三爭取之下,也考慮到在眼下蘇軍在歐洲戰場上,已經打到距離柏林不過六十公裏的奧得河。戰場正麵已經與在蘇聯本土作戰時相比,縮短了相當的距離。可以抽調一部分編入陸軍的海軍人員返回海軍接手防務。

同時蘇聯海軍司令部,也認為海軍是一個複雜技術兵種。中國人早晚都要返回國內的,不可能一直替蘇維埃海軍服務。這不僅僅涉及到偉大蘇聯紅海軍麵子的問題,將海防線交給中國人,也不利於偉大的蘇維埃海防安全性。

最關鍵的是一旦海軍苦心培養出來的人員,地麵作戰時損失餘燼。即便到了戰後重新接管艦隊的時候,整個在楊震保證歐洲戰場結束之前,絕對不抽調回其他三個艦隊人員的情況之下,蘇聯方麵最終還是同意了楊震的要求。

在帶隊去蘇聯學習海軍的李明峰以及一批中層幹部,在楊震親自要求之下,護送這批人員返回東北的時候。楊震關起門來與李明峰,秘密談整整三天的時間。而在經過這三天的談話後,李明峰沒有任何的耽擱立即帶隊返回了蘇聯。

這三天時間之內楊震與李明峰關起門來談了什麼,直到幾個月後那場驚天動地的事件發生後,別人才知道這三天兩個人究竟談了什麼。至於談話剛剛結束的時候,別人看到的隻是從蘇聯調回了一批幹部,以及幾千名回國時一身蘇聯海軍軍服,回國後才換上抗聯軍裝的水兵。

同時看到的是旅順和葫蘆島港,在四五年開春之後便進行搶修。日軍遺留在旅順的重炮兵聯隊,也重新進行的部署上的調整。旅順與葫蘆島兩個港口,以及正在進行擴建的營口港,周邊的岸炮與空防也得到了相當大的加強。

而在關內戰場,在四五年初發現抗聯大舉入關之後,關內戰場立即感覺到壓力倍增的日軍,也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調整。放棄了整個淮河以北津浦鐵路沿線僅存的控製區,以及基本上已經成了一座孤城濟南。全部收縮至淮河防線以南,以淮河為天然屏障試圖進行垂死掙紮。

日軍大本營決定撤銷華北方麵軍的建製,將整個淮南的日軍整編成了一個第六方麵軍,以上月良夫為方麵軍司令官。下轄第一軍、第十二軍共計五個師團,十一個獨立混成旅團,以及七個獨立守備隊。

隻不過在與本土之間的聯係,除了已經極度不可靠的海路外,全部被切斷的情況之下,關內戰場的日軍是老太太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甚至就連四四年冬裝的發放都是一再的推遲,武器彈藥的補充數量,在海運大幅度受阻的情況之下,也數量一再的下滑。

日軍以最快的速度進行戰略收縮,但關內的整體形勢卻隨著日軍戰略上的收縮,變的相當詭異。重慶方麵所屬一戰區、二戰區、五戰區以及新成立的十一戰區,在兩軍控製線上動作頻頻。

但在抗聯入關部隊的兩個裝甲師快速南下,進入冀魯豫交界處後又立即縮了回去。不過雖說縮了回去,最終沒有什麼太大的動作。但在雙方控製區交界處,擦槍走火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

而重慶方麵也陸續將已經完成滇緬作戰的全美械軍,陸續調往豫中與皖東北地區。僅僅豫中地區,就增加了四個美械軍的兵力。同時隨著滇緬路的打通,美援裝備移交的速度大大的加快。那位新任的美國駐中國戰區參謀長,比他的前任要現實的多。

僅僅在四五年一到四月份,重慶方麵就新編成十一個全美械的軍。四五年一月份,美國一次性就移交給了重慶六百門七五山炮,二百四十門一百零五毫米榴彈炮。並將儲備在滇緬戰區的五萬多噸輕武器彈藥,一次性全部轉交給了重慶方麵。

並協調英國人搶在四四年底,將還沒有移交給重慶方麵的布倫輕機槍全部運到。並將英國人在比利時、荷蘭戰場,繳獲的德軍二百多噸七九子彈,全部移交給了重慶方麵。加上之前在意大利戰場繳獲後,轉交給重慶方麵的德製七九子彈,保證了重慶方麵足夠兩年所需的七九口徑彈藥儲備。

同時美國人開始大量向重慶方麵,提供反坦克所需的美製三七戰防炮,以及部分五十七毫米戰防炮。並為重慶方麵的空軍,開始大批配備空對地火箭彈。盡管隻提供部分M三、五型輕型坦克,但卻提供了兩個完整建製團的M十八地獄貓式坦克殲擊車。

美國人在不斷的加強重慶方麵的盾堅固性,同時也在不斷削減對抗聯的武器裝備援助。進入四五年後美國援助的裝備數量一再下滑,到五六月份運抵的裝備數量,已經是到了若有若無地步。

對於美國減少武器裝備的援助,楊震並不怎麼太在乎。自己的坦克生產雖說產能不足,但至少到了眼下還能暫時滿足需要。所以他再三要求美國人爽約的武器裝備,要用機器設備和軍工原料來衝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