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落幕(1 / 2)

楊震認為就算朝鮮軍實力還相對完整,但是在朝鮮境內還有易良品指揮的朝鮮集群,可以隨時配合他們進行作戰。別說眼下主力已經撤到朝鮮南部,在平壤以北隻有一個師團外加一個獨立混成旅團,以及三個兵站守備隊的朝鮮軍。

就算朝鮮軍的所有兵力都在朝鮮北部,又能怎麼樣?他們三支部隊相互配合,還會擔心打虎不成、反被虎傷?他們三個隻要形成品字狀,在戰略戰術上形成配合,就算朝鮮軍傾巢出動又能拿他們奈何?朝鮮軍又不是天王老子,有什麼可怕的?

對於遼東戰場王效明與陶淨非在最後階段,多少有些束手束腳的表現。尤其是沒有下決心渡江,進入朝鮮境內作戰。將整個戰場還是設定在了鴨綠江以西的遼東地區,楊震給了小腳老太太的評價。

除了這個評價之外更多的批評,清楚的知道事已至此,就算自己發火也沒有什麼作用的楊震,還是沒有多說什麼。事前沒有想到,隻能事後進行彌補。至於追究什麼責任,等到作戰總結的時候再說吧。

楊震命令陶淨非不要在安東過多的停留,立即全軍強渡鴨綠江,進入朝鮮境內接手朝鮮軍放棄朝鮮控製區。並與此刻就在朝鮮境內作戰的易良品部,完成對平壤以北的控製。如果有可能的話,要尋找戰機奪取整個朝鮮的工業重鎮平壤。

同時命令王效明除了留下部分部隊,繼續圍殲殘敵之外。抽調不少於兩個師的兵力以及全部的坦克、騎兵,調撥給陶淨非指揮。在完成對遼東殘敵最後圍殲後,在調撥三個師的兵力,也全部一並移交給陶淨非。命令杜開山所部的裝甲兵,全部調撥給陶淨非指揮。

楊震一方麵督促陳翰章完成對日軍第五軍的最後解決,一方麵在遼東地區大造聲勢,並對朝鮮境內不斷的增兵,搞的朝鮮軍以及整個朝鮮半島是一日三驚。朝鮮軍司令官板垣征四郎大將,親自冒著空襲趕往平壤視察防務。

但鑒於地形上的不利,以及靠近中國東北過近。最關鍵的是,在西線收縮至金化一線後,整個平壤地區成了一個很不利的突出部。鑒於這種情況。最終朝鮮軍還是放棄了平壤一線,全軍收縮到了海州、平川一線。依托這裏的丘陵地帶,阻止抗聯的坦克部隊南下。

不過隨著南滿戰場關東軍殘部的最後解決,同樣苦戰一個多月時間,也同樣精疲力竭的抗聯,在朝鮮境內的動作也隨即全部停止。不過到了此時整個大同江以北的地區,已經全部為抗聯所控製。

戰至十二月三日,隨著新民戰場最後一聲槍聲落幕。以及在十一月二十七日,被合圍在開原以東山區的日軍四十四軍殘部,最後被徹底的解決,四十四軍司令官本鄉義夫中將自殺。十一月二十八日,整個遼東地區殘敵被最後肅清,此次南滿作戰徹底的劃上了一個句號。

此次會戰從十月二十二日淩晨打響,至十二月三日經過近一個半月的苦戰,采取多種戰術同時使用的抗聯。在調入東北整訓的晉冀魯豫一個縱隊,以及晉察冀軍區一部的配合之下,徹底的解放關東軍在東北最後一個控製區南滿。

此戰之中全殲關東軍所屬四個建製軍,並重創一個軍。全殲日軍十一個師團,八個獨立混成旅團,以及三個戰車旅團。基本上殲滅兩個師團、兩個獨立混成旅團,重創兩個師團、三個獨立混成旅團。

關東軍喪失了除了直屬通訊聯隊之外,全部的直屬炮兵、工兵、鐵道等聯隊,以及百分之九十的兵站守備隊。抗聯和參戰的晉冀魯豫、晉察冀部隊,繳獲的武器彈藥和物資,幾乎可以說是堆積如山。

僅僅日軍性能最好的九六式一百五十餘毫米榴彈炮就繳獲了三十多門。而這個數字占據了關東軍裝備的九六式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的半數。八九式一百五十毫米加農炮十七門,九二式、大正十四年式一百零五毫米加農炮三十多門。

至於山野榴炮、反坦克炮、步兵炮、速射炮、迫擊炮,總數更是總計達到了七百多門。單單就沈陽一地繳獲的彈藥,就足夠這些火炮使用三年的。也就是說關東軍裝備的火炮,有近一半被繳獲。這個比例對於日軍來說,可謂是開天辟地的頭一回。

而最重要的是,在這一場抗聯與關東軍的最終總決戰之中。首次采取大規模空降作戰,以及登陸作戰的抗聯,幾乎是完整的奪取了整個南滿的工業區。除了安東的輕紡工業被關東軍臨撤退的時候炸毀之外,其餘的南滿各大城市的工業區,基本上都完整的保存了下來。

此戰之中完整的奪取了南滿的工業區,為未來中國的發展,保存住了最關鍵的騰飛翅膀。大連的機車製造業、造船業,複州的軸承工業,以及撫順的鋁冶煉基地的完整奪取,也填補了整個北滿工業的空白。尤其是複州的軸承工廠的完整奪取,可謂是解決了抗聯軍工生產上的最難以解決的問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