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馬家寨之戰(三)(1 / 2)

當初在修建二道防線的時候,鑒於以往多次被抗聯坦克集群,通過日軍認為不太可能供坦克通行的山區,迂回穿插到自己身後的教訓。本鄉義夫中將在上任之後,特地走遍了整個二道防線。

對每一處的工事群配備和設置點,也都做了詳細的考察。每一道山穀都在地圖上,進行了修正不說。所有的工事群,也都是按照山穀的走向設置的。以整個山穀的製高點為核心,成分散狀態部署的。

但是馬家寨西南方向的這個自然屯,雖說從屯子到馬家寨一線,有著一定的山間平原,有利於供坦克突破。但這個自然屯的周邊,卻處在群山的環抱之中。想要進入這個自然屯,馬家寨是唯一的通道。

敵軍的坦克的確是多次通過山區穿插,給關東軍多次行動帶來了很多的致命威脅。但是你坦克山區穿插戰,總得有山穀可供行軍吧。要知道那個自然屯的背後,是一道南北走向的山梁。僅有的一個與其說是隘口,還不如說是一段略微低矮一些的山梁,坡度也相當的陡峭,坦克很難翻越。

敵軍如果使用炸藥,來爆破出一條可供坦克通行的道路。那麼自己的炮火,自己可以在這個方向構築成一道火網。如果使用工兵動手挖掘,按照這個所謂的隘口高度看,想要將這個隘口挖平,單靠手工挖掘沒有個幾天是做不下來的。

在加上在撤到二線陣地後的第一時間,他就派出工兵將這個隘口,進行了一定人工的修改。加大了坡度的角度,甚至在這道隘口南麵也削成了七十度坡度。所以他認為敵軍的坦克,根本就不可能翻越這道山梁。

隻是本鄉義夫沒有想到,林群高卻壓根就沒有想過挖通這個大約五六十米高的隘口,隻是由上至下齊動手,向兩側挖出一個緩坡來,外加就地取材用坦克拽倒了幾十棵大樹,將這個幾十米高的隘口坡度墊的平緩一些,隻要坦克能通過就算完工。

至於步兵攜行的兩門七十六毫米加農炮,一挺四聯裝十四毫米高射機槍,則直接由坦克做硬牽引給拽了過去。本鄉義夫根本就沒有預料到,他當初認為抗聯坦克集群,不可能通過的地方,還真的被林群高硬生生的給闖了過來。

最關鍵的是眼下馬家寨戰場上,除了部分二十餘門步兵炮、迫擊炮,以及八門山炮之外,其餘的火炮都已經調往了靠山屯方向,為突圍提供火力上的支援。原來控製這個方向的炮兵,也在調走之內。

麵對著從意外方向突然殺出來的林群高,壓根就沒有想過那個方向,會出現敵情的馬家寨日軍被打的措手不及。。當林群高指揮他的坦克集群,輕而易舉的打掉馬家寨西南方向不多的火力點後,所有的坦克加大馬力,以最快的速度衝進了馬家寨村內。搭載的步兵也快速的下車,在坦克的掩護之下立即加入戰鬥。

林群高雖說在迂回和穿插的時候,耽誤了一些時間。但他這黑虎掏心的一手,也的確起到了相當突然的效果。被突然從南麵殺出來的坦克,搞的陣腳大亂的日軍,短短的時間之內就被趕出了馬家寨。

不過日軍反應的速度也不慢,在丟掉了馬家寨這個整個防禦體係的中間部位後,知道事情嚴重性的日軍指揮官。不惜削弱其他方向的守軍實力,立即在第一時間組織反擊。同時將所有能夠調動的炮火,都集中了過來。

但日軍的反擊力度即便是異常的凶悍,反擊的炮火幾乎快要將馬家寨這個開原東部山區,不大的小村落給夷為平地。但麵對著抗聯以坦克為主,加強步兵組成的防禦體係,卻是感覺到相當的無力。

不管是九二步兵炮還是山炮,發射什麼樣的炮彈,都無法擊毀抗聯的坦克。但日軍反擊的部隊,卻不僅要麵對抗聯密集的步兵火力打擊,還要麵對著抗聯的坦克火力打擊。尤其是坦克炮火和車載機槍,打的是又準又狠。

馬家寨的地形有利於防守,曾經給抗聯的進攻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但當攻守雙方完成轉換後,被趕出村子的日軍想要奪回這裏,也一樣的相當困難。抗聯的坦克炮火,總是異常準確的在日軍衝鋒序列之中爆炸。

僅僅幾輛坦克在加上部分的步兵,就足可以將整個馬家寨周邊的進出口,給堵的死死的。其坦克還不斷的采取小範圍的出擊戰術,對日軍反擊部隊實施小規模的反突擊。在加上抗聯在村內繳獲的三門日式一百五十毫米重迫擊炮,也毫不吝嗇的將炮彈傾瀉出去。

這三門九六式一百五十毫米重迫擊炮,是林群高的部隊在殺進村落的時候,在村子內一處日軍迫擊炮陣地上繳獲的。繳獲的時候這三門迫擊炮周圍,同時繳獲了大量的炮彈。所以廢物利用的抗聯部隊,也沒有絲毫的節省意思。

無論哪裏有需要,就向那個方向傾斜著大量的炮彈,上來就是三發急速射。在加上坦克炮打出的高爆榴彈,日軍每一個反擊的方向,都成為埋葬他們的墓地。而林群高不斷組織的坦克小集群快出快退的戰術反擊,也更加重了日軍反擊的損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