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波什尼科夫元帥,也因為身體原因離開了總參謀長的職務。華西列夫斯基大將,眼下正在忙著西線作戰,眼下根本就無力顧及遠東。現在新上任的普爾卡耶夫大將,對於與抗聯的關係並不重視,也並不是很感冒。
盡管沙波什尼科夫元帥科瓦廖夫作為老朋友,還是規勸一下楊震收斂一下脾氣,不要與普爾卡耶夫大將搞的太僵硬。這個時候能被派到遠東地區的人,都是最高統帥最信得過的人。雖說眼下遠東地區,已經再無日軍入侵的風險。
但是作為西線的兵員與裝備生產基地,遠東地區在蘇聯的整個戰略地位,並受到任何的影響。普爾卡耶夫大將能在這個時候被派到遠東軍區來,還並未耽誤軍銜的提升,足以說明他在最高統帥心中的地位。
普爾卡耶夫大將在三八年起就開始擔任大軍區參謀長,曾經在西線擔任過白俄羅斯特別軍區,基輔特別軍區參謀長。在基輔戰役之中,也是整個西南方麵軍唯一能在德軍重重合圍之中,突圍而出的領導。
長期的參謀工作養成了其豐富的軍事經驗,以及心思細膩的習慣,考慮問題也相當的全麵。但是與阿巴那申克大將相比,因為參謀長出身魄力方麵略微差一些。科瓦廖夫希望楊震能夠同這位遠東軍區司令處理好關係,畢竟長期在西線工作的他,對於抗聯並不了解。
在很多事情上,楊震不要表現的太過於咄咄逼人。眼下已經全麵展開反擊作戰的蘇聯方麵,最需要的是東方穩定,不能出現任何的差錯。所以有些事情,楊震作為中國方麵負責人,應該多考慮一些,不要引起這位新任遠東軍區司令員的反感。
科瓦廖夫走後,對於蘇聯人最新提出來的建議。楊震思考了一下,馬上就明白為什麼蘇聯人,將最新式的拉五FN戰鬥機提供時間放在了下半年。他們這是在逼著自己早點動手,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搞到他們需要的東西。
至於科瓦廖夫臨走的時候那些提醒,楊震反倒是沒有在意。蘇聯方麵與抗聯之間的關係,即便是原來的遠東軍區司令阿巴那申克,也不是可以全權決定的。兩軍之間所有的決策,是由莫斯科製定並實施的。
對於這個總是相當謹慎,包括與中國同誌接觸上,也一樣謹慎的普爾卡耶夫大將,楊震之前真的還沒有太過於在意。總感覺這個家夥,在氣質上缺少一些東西。不過既然科瓦廖夫提醒了這些,自己多少還是還是注意點為好。
因為很多事,翻盤就翻盤在這些下麵執行人身上。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也就是這個道理。這個普爾卡耶夫大將,自己雖說接觸和了解的不多。但這個家夥在很多問題上,並不像是他的前任那樣很有魄力。獨立思想也相當的不夠,一切可以說為莫斯科馬首是瞻。
這也是大清洗過後,蘇軍高級將領普遍的通病。像鐵木辛哥、朱可夫、阿巴那申克那樣有個性的軍事主官,蘇軍之中眼下已經並不多見。即便有也不會在這個時候,被派到遠東軍區,這樣一個在軍事上已經沒有什麼威脅的方向。
相對於眼下已經再無後顧之憂的遠東地區,正在全力反攻的西線更需要他們。這個時候蘇軍的那位最高統帥,是不會將他們派到遠東軍區來的。不過楊震也感覺到這位普爾卡耶夫大將,也肯定不會是表麵上看的那一團和氣。
這個時候能被那位蘇聯最高統帥,委以重任派到遠東這個蘇軍兵員和裝備基地的人,又有哪個是善茬子?這場戰爭是一場大浪淘沙,那些利用大清洗的機會,坐著火箭上去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早就在殘酷的戰爭之中被淘汰了。
不是被他們的敵人消滅掉,就是被自己人送上了刑場。那位蘇軍最高統帥處置戰敗將領的時候,可從來不會心慈手軟的。眼下這些身居高位,尤其是主政一方的蘇軍高級將領,可沒有一個是平庸的人。這位普爾卡耶夫大將,絕對不會是表麵上看的那樣簡單。
隻是楊震認為對於蘇聯人要求抗聯協助他們,獲得B二十九轟炸機技術這件事情,顯得多少有些著急了。機會是需要尋找的,太過於急切隻能事得其反。尤其從明顯對蘇聯人戒備很深,但對於與蘇聯人看起來走的很近的自己,也一樣並不放心的美國人那裏,搞到他們最先進的東西,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
盡管對如何從美國人手中搞到這款最新型的轟炸機,楊震心中多少已經有了一定的思路。但這個思路成為成熟的方案,還是需要細致考慮的。暫時還不想現在就與美國人鬧翻的楊震,明顯並不想給巴望著自己與他們鬧翻的蘇聯人,有漁翁得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