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不滿意(2 / 2)

最關鍵的是楊震對於這場遭遇戰之中,他指揮的五個營麵對著不過四千多人的敵軍,還被跑掉了一個成建製的團很是不滿。從參戰部隊上報的戰況來看,對手雖說是一個建製師,但是整體戰鬥力並不強,而且一線作戰部隊的數量也不算多。麵對這樣的對手,居然還被跑了一個團,這讓楊震很是惱火。

在楊震看來打了一場糊塗的遭遇仗,直接打垮了一戰區的一個師,這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楊震認為此戰參戰部隊,無論是從戰前的偵察,到戰場上的部署都過於輕敵。先期居然隻投入了三個營的兵力,在發現對手的數量超過判斷後,才將後續的兩個營投入。

結果就這麼一磨蹭,就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戰機。麵對著不過四千多戰鬥力並不強,裝備也很差的對手,還被跑掉一個團。這一戰參戰部隊從骨子裏麵透出的輕敵勁頭,才是楊震很惱火的原因。

至於與一戰區的這次不打不相識,楊震倒是沒有說什麼,更沒有追究什麼責任。誤會了就誤會了,這個時候在說別的,反倒是顯得自己怎麼回事似的。一戰區進駐豫北,即沒有事先通報,也沒有派出人協調。在不知情的情況之下,搞出一些誤會也很難避免,他還犯不上處分自己的一個主力師長。

當然這一戰輕鬆的打垮了一戰區的一個師,整個作戰過程雖說在楊震的眼中,參戰部隊從戰場偵察到部署上也是毛病多多。但實際上可以用摧枯拉朽形容的這場戰鬥,也未讓楊震對重慶方麵部隊的戰鬥力小看。

這次隻是一個意外而已,對手不過是一個戰鬥力、裝備都很差的新編師。這個師在一戰區的作戰序列之中,也隻能算的上三流。遠遠代替不了一戰區,乃至整個重慶方麵所屬軍隊真正的實力和戰鬥力。

如果對手換了那些中央軍的精銳,或是雜牌軍戰鬥力比較強的西北軍、桂軍,這一戰恐怕打的不會如此輕鬆。將這麼一個戰鬥力、裝備都是三流的師,放在整個作戰序列的最前麵。除了一些重慶方麵所固有的習慣之外,恐怕一戰區的這個部署也是別有心意。

沒準就是用這個新編師,來摸摸自己部隊的真正實力。反正這個才從豫西保安團和民團,外加一些遊雜武裝改編的師,對於一戰區來說多他一個不多,少他們一個也不算少。就算被全殲了,對整個一戰區的實力,也不會帶來什麼致命的損傷。

一戰區這樣的遊雜部隊,大大小小的幾十個。什麼民軍、獨立縱隊、遊擊縱隊,一個月給幾萬軍餉,其他什麼都不管,打起仗來用來堵槍眼的部隊很多。被打垮了其中一個所謂的新編師,也不至於傷了什麼元氣。反倒是可以借著這個借口,搞出一些什麼政治爭端來。

作為一名高級指揮官,在打了勝仗的情況之下,追擊殘敵的這點軍事常識,絕對不會不清楚。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北上搶占豫北即不通報、也不派人聯係。恐怕這其中的意味,恐怕可不是單純的搶地盤可以解釋的。

在這次北上隨時有可能與抗聯遭遇的情況之下,用這個雜牌師摸摸自己的脈門,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即便是引起政治上的紛爭,也有一個替罪羊可以用來背黑鍋。對於一戰區的這種做法,楊震隻能無語的搖了搖頭。

而事實上在送還了俘虜和武器裝備之後,這件事情的確也引起了一陣風波,某些方麵的確很是大勢炒作了一陣子。不過也就是打了一陣子嘴巴官司而已,至於實際上的軍事行動,誰都沒有越過雷池一步。

重慶方麵很清楚這個時候打內戰,美國人是絕對不會答應的。而中央也考慮到整個國內外形勢,也沒有采取什麼過激的行動。除了口水戰之外,在主要的對峙區豫北和山西,整體態勢倒還是很平靜的,沒有將口水戰變成熱戰。

這個三個小時被打垮部隊的師長,帶著部隊撤回修武之後,也未受到任何的處分。反倒是被補充了人員和裝備之後,由新編師升級為乙種師,就地在修武駐防。雖說是給了一點好處,依舊被放在了第一線當擋箭牌。

不過升級歸升級,可三個跟隨他起家的團長,被以作戰不利的名義撤換了兩個。早在中原大戰期間,就跟隨該師長多年的參謀長也被撤換,換上了黃埔係的人。這個以豫西民團為基幹組建,但各級軍官還是以豫西地方武裝勢力為主的師,被中央軍徹底吞並也為時不遠。

在這場小小的風浪之中,楊震並未親自處理這件事情。與一戰區打交道的事情,他交給中央以及十八集團軍去處理。實際上雖說此次會戰已經徹底結束,但依舊無法閑下來的楊震,根本就沒有精力去處理這麼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