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伏擊戰(一)(2 / 2)

當陶淨非在黃夾鎮一線率先打響的時候,指揮殘部已經撤過慶雲至樂陵之間公路的柳川真一。再聽到身後傳來鋪天蓋地的槍炮聲後,心中非但沒有為二五九聯隊擔憂,反倒是暗自鬆了一口氣。

柳川真一認為自己不等二五九聯隊撤下來,便迅速脫離樂陵戰場的決定非常正確。如果自己等到二五九聯隊撤離,脫離與敵軍的接觸之後在撤退,恐怕這兩個聯隊也保不住。也正是自己的及時撤退,在關鍵的時刻壯士斷腕,才保住了一百二十師團最後的一絲元氣。

至於負責為全師團斷後的二五九聯隊,最終能不能擺脫當麵抗聯的撕咬撤下來,柳川真一並不抱著太大的希望。他非但沒有對二五九聯隊,給與任何的支援。在內心之中還希望這個二五九聯隊,能夠盡可能長的時間拖住當麵的抗聯。

反正在戰場不利的時候,這種壁虎斷尾的戰術,對於日軍來說也是相當普遍使用的一種戰術。既然其他在戰場上遭受過失敗的師團,都采取過這種戰術,那麼也就不多一個一百二十師團。

對於柳川真一來說,二五九聯隊在定李杆一線抵抗的時間越長,對於自己主力突圍也就越有利。也正是出於這種心思,在二五九聯隊死戰定李杆的時候,柳川真一卻在不斷的催促,師團主力加快行軍速度。

但是自認為算計的很聰明的柳川真一,卻沒有想到他指揮的殘兵敗將,剛剛撤過東三裏一線,兩翼就突然殺出來大批的抗聯部隊。在密集的炮火掩護之下,對他親自指揮的撤退兵力實施三麵圍攻。

盡管對於撤退的時候會不會遭遇到敵軍的攔截,早在製定整個撤退計劃的時候,就已經做了相當充足的準備。所以在撤退的時候,柳川真一並未將兩個聯隊的殘部集結起來,而是采取了南北兩條路線並行的辦法。

就是希望能夠在遭遇到阻擊或是攔截的時候,兩部可以相互策應、配合作戰,以便能夠危急時刻取得一線生機。別讓人家將兩個聯隊的殘部,全部堵在一條路線上,到時候就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

按照柳川真一和中西滿洲次郎當初的判斷,自己在撤退的時候肯定會遭遇到攔截,這個可以說是必然的。盡管以整個戰場敵軍穿插速度過快,留在縱深兵力不算多的態勢來看,可能遭遇的敵軍數量可能不會太多,但是敵軍的攔截行動肯定會有的。

也正是基於這個判斷,雖說手中的可用之兵已經不多,兩個人還是決定兵分兩路。一個是加快撤退的速度,另外一點就是希望能夠在關鍵需要的時候,可以起到在戰術上相互配合的作用。

無論是柳川真一還是中西滿洲次郎,都認為隻要沿著四女寺河故道南北撤退的兩部配合得當。即便遭遇到攔截,隻要敵軍不出動大量的坦克,還是有一鼓作氣衝出去的可能。而且兩部同時並行,也有利於在需要的時候可以交替掩護。

一路遭遇到攔截,另一路完全可以策應配合。在柳川真一和中西滿洲次郎看來,這種部署在眼下的態勢之下,幾乎是可以說最好的選擇。唯一的缺點,就是一旦遭遇到敵軍的大部隊,兵力都不足的兩路,有可能被敵軍同時打垮。

盡管在柳川真一看來,出現這種可能性的概率微乎其微。但為了安全起見,在撤退的時候柳川真一將斥候放的很遠。至少別在撤退的時候,遭遇到敵軍的伏擊。隻是他現在將兵力本身就不足的部隊,又兵分兩路撤退,對整個撤退路線的兩翼縱深,卻是無法照顧得到。

但是有心理準備,歸有心裏準備。麵對著四周殺出來的,在兵力上占據絕對優勢的抗聯一個整編師,柳川真一和他的部下,還是在短時間之內就被打的陷入了混亂。而他派出的斥候,也根本就未來得及發回任何有用的情報。

柳川真一更沒有料到的是,抗聯為了對付他和他的殘兵敗將,在嚴家務一線部署了整整一個步兵師。不僅形成了絕對優勢的火力,在兵力上也形成了絕對的優勢。整整兩個步兵團,就埋伏在他整個行軍隊列的兩翼。

最關鍵的伏擊部隊相當的有耐心,看著日軍斥候從眼皮子底下路過也沒有發動攻擊,耐心等待著他的師團主力全部進入伏擊圈。參與伏擊戰的部隊為了隱蔽行蹤,在整個設伏地段,也盡可能的做到精心的偽裝。

而且在設伏的時候,兵力占據絕對優勢的抗聯伏擊部隊,將伏擊圈有意識拉的很長。當日軍斥候還未來得及接觸到伏擊圈底部阻擊部隊,發現並通報回敵情的時候。部署在四女寺河故道兩翼的抗聯伏擊部隊,已經全麵的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