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時候未到(2 / 2)

一旦日本經濟、國力被徹底的拖垮,這場戰爭也就意味著徹底的失敗。為了防止敵軍在戰後對失敗的日本人報複,也為了削減中國人對日軍的仇恨度,兩個人都多次分別給一線作戰部隊下達命令。

在俘獲抗聯作戰人員之後,尤其是俘獲抗聯傷員的時候,不允許進行任何的屠殺或是殺害。所有被俘的抗聯人員,都要轉送到濟南的戰俘營統一進行管理。對被征發的苦力以及作戰區域的平民,也不許有任何的殺害和強奸行為出現。各部隊在作戰的時候,要嚴格約束下麵的作戰部隊,執行方麵軍和軍的命令。

但命令歸命令、執行歸執行,命令是一回事,在執行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對於日軍這種屠殺成性,以搶劫、強奸、屠殺,提高士氣的軍隊來說,這道命令很難被徹底的貫徹下去。讓一群凶殘的野獸一下子轉變為紳士,那有那麼容易的事情?

盡管有岡村寧次和內山英太郎多次的命令,但此次會戰之中,日軍一線作戰部隊對戰俘和平民的殺戮行為,依舊是相當的嚴重。上邊的命令是上邊的命令,下麵的部隊除了那些穩重一些,或是說眼光略微長一些的軍官之外,大部分的基層軍官基本上都沒有執行這道命令。

甚至有相當一部分的日軍作戰部隊,以保密或是鼓舞士氣為所謂的借口。對征發來的隨軍苦力,在使用完成之後基本上都自行處理了。這位本繁久大佐,就是這些陽奉陰違的軍官其中之一。

先是將定李杆村內除了那些青壯年,留下來當苦力使用之外,剩餘的老弱婦孺全部屠殺掉。年輕的婦女,則被留下來當成鼓舞士氣的戰利品。在此次撤退之前為了保守所謂的保密,將剩餘留作苦力的青壯年,包括充做苦力的部分被俘人員,也用刺刀全部都挑死以殺人滅口。

那些被日軍屠殺掉的居民和戰俘屍體,被丟在了村東麵的一條淺溝之中。屍體上被刺刀捅出的傷痕,明晃晃的告訴定李杆一線的抗聯參戰部隊,這幫禽獸究竟在這個不大的自然村內做過什麼。

盡管在接到下麵部隊的報告時,陶淨非也有些恨的咬牙切齒,也恨不得以血還血、以牙還牙。但最終政治委員出身的他,腦海之中紀律還是占了上風。要是換了杜開山,公開命令當然是不會下的,他沒有那麼的愚蠢,讓人公開抓住這種把柄。

但是私下口頭示意性的命令,也是絕對不會少的。就算事後有人追責,到時候大家都打紅了眼,誰能知道他們要投降一句話,一句話就搪塞了過去。可對於陶淨非來說,政工幹部出身的他原則性還是很強的。

不過對於本繁久大佐這樣的軍官來說,現在能夠留下一條命,並不是真的就放過這幫畜生。他現在能夠保留一條性命,不過是要等到真正的審判到來。對於這些屠殺平民成性的日本軍官來說,楊震可不是那種以德報怨的人。不是眼下不報,隻是暫時時候還未到而已。

事實上在抗戰結束之後,在楊震的部署與安排之下。東北抗聯軍事法庭以反人類罪,一次性就判決了四百多名日本軍官的死刑。其中的第一位,就是那位被抗聯在東北戰場上俘虜的,七七事變之後的日軍第六師團長,也是南京大屠殺主要劊子手之一的穀壽夫大將。

同時被判處死刑的,還有抗聯登陸日本本土部隊抓捕回來的朝香宮鳩彥王,以及東久邇宮稔彥王、鬆井石根等一係列隻要日軍戰敗時候還活著的,沒有在戰敗時候自殺,或是死在戰場上的。

隻要在抗聯可以動手抓捕範圍之內的,參與過南京大屠殺的日本軍官,都在這批死刑名單上。不過可惜的是,在南京殺人最多,也是最瘋狂的日軍十六師團長中島今朝吾。也許是害怕被追究罪責,也許是有其他的原因。在日軍戰敗後的第一時間病死,讓這個家夥逃過一劫。

除了一同被抓捕的九一八事變的策劃者和發動者石原莞爾,被帶回中國之後下落不明之外。楊震將但凡能夠抓到的日軍之中,參與過南京大屠殺的日軍軍官,全部都送上了刑場,這其中還包括了兩個皇族,外加一批已經退役的軍官。

美國人為了政治需要,放棄對日本皇族的戰爭罪行追究,但楊震可不管那一套。用他的話來說,就算是這些家夥跑到天涯海角也要抓回來血債血償。在抗聯部隊登陸日本之後,他下達的第一個抓捕令名單上,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朝香宮鳩彥王和東久邇宮稔彥王這兩個皇族。

如果不是在侵華戰爭初期,擔任日本參謀總長的閑院宮載仁親王,病死在戰爭結束之前。海軍軍令部長伏見宮博恭王,已經病的不省人事。楊震不會介意將這兩個侵華戰爭之中,除了日本天皇之外皇族首席戰犯也一同送上刑場,至於審判的罪名很統一都是反人類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