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次手槍沒有卡殼(1 / 2)

那個被韓仁和精挑細選出來,曾經是岩淵三次少將在橫須賀鎮守府,外加擔任水上飛機母艦神威號艦長時候的部下,也是他在海軍兵學校和炮術學校學弟,在天津戰場被俘的日本海軍中佐。在安全的進入莊子後,與那個岩淵三次少將談了整整一個小時。

這個中佐的口才還算了得,雖說不清楚他和那個岩淵三次少將究竟談了些什麼。但在一個小時之後,固守孫正莊內最後殘餘陣地的日本海軍派人答複,隻要保證所有放下武器投降的人生命安全,不屠殺傷員並對傷員進行治療。

以及嚴格履行勸降人員,在進行談判時候提出的優惠條件。保證到戰爭結束之前絕對不泄露,孫正莊所有投降的日軍所有人員身份和姓名,保證他們在國內的家人不受到歧視,以及自身的人身安全,他們可以選擇放下武器。

負責帶隊的特種作戰司令部直屬一大隊長,按照之前上級的指令,對日軍要求也痛快的給予了答複。在抗聯方麵同意的情況之下,孫正莊一線的日本海軍,在日本海軍那個已經丟光了所有裝備的戰車聯隊長帶領之下,陸續開出莊子繳出全部武器投降。

但那個岩淵三次少將,卻在下達完畢投降的命令,並在所有的人繳械完畢後,掏出手槍對著自己的腦袋來了一槍。很遺憾這次他使用的不是動不動就卡殼的南部十四式手槍,而是作為日本軍隊高級軍官配發的稻垣式將官手槍。

這次沒有再卡殼的手槍,讓這位老兄自殺的事情進行的很順利,甚至來不及給他身邊的副官和衛兵做出反應來。而等到接收這批投降的日本海軍人員的抗聯人員反應過來,這位岩淵三次少將伸到嘴裏的手槍,已經將他的半個後腦勺都給打飛了。

他手中的這款稻垣式手槍原本是日本軍隊,專門為高級軍官開發的禮儀手槍。在太平洋戰場初期日軍連連獲勝,新加坡、香港、菲律賓、荷屬東印度群島,參戰的日軍高級將領,很是風光了一把,出席了很多次的投降儀式。

隻不過投降現場相對於軍裝筆挺、佩戴裝飾華麗高級手槍的美英軍官來說,日軍軍官從上到下全部是清一色的南部十四式手槍,被那些將領認為很是丟人。搞的打勝的日軍,反倒像是失敗者一樣。所以在前線那些高級指揮官的要求之下,日本軍隊快速的為高級軍官,開發了幾種專門禮儀手槍。

不過這幾種手槍開發出來之後,日軍已經沒有機會在他們當初設想的場合使用,反倒是成為很多日軍高級將領的催命符。佩戴這些種手槍的日軍,無論在那個戰場,都是他們對手首選的獵殺目標。甚至有時候比日軍的軍刀,更容易成為識別日軍中高級軍官的標誌。

畢竟將官和佐官攜帶的軍刀,除了那些鑲金戴玉的所謂家傳寶刀之外,對於一般人來說很難快速的分辨清楚。而這些與日軍製式南部十四式手槍外形區別極大的禮儀手槍,卻是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而日本海軍盡管很討厭那些陸軍研發的那些,外形即醜陋、性能更不咋地的手槍。南部十四式手槍下級軍官雖說也配備,但海軍的高級軍官更喜歡的是勃朗寧一類的西方手槍。隻不過在已經無法進口的情況之下,海軍也就給高級軍官訂購了一批稻垣式手槍,作為配槍和禮儀用槍使用。

這次岩淵三次少將佩戴的就是稻垣式將佐手槍,所以沒有在關鍵時候卡殼。這種純粹的禮儀用手槍的作戰性能,恐怕還不如南部十四式手槍。但是用來在關鍵時刻自殺,卻是比南部式手槍好用的多,至少不用擔心關鍵時刻卡殼在挨上一刀。

到底海軍,與喜歡切腹的陸軍不一樣。這位海軍少將在他所有的部下,都放下了武器之後。利用最後幾秒鍾的時間,突然抽出了手槍對著自己腦袋一槍。誰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怎麼想,在已經答應繳械投降,以及抗聯保證其作為軍人尊嚴的情況之下,還給了自己一槍。

還是在所有的部下,已經全部將武器繳出去才開槍自盡。也就是說這位老兄在已經確定所有的部下,不會因為自己開槍自殺,而引起意外之後才開的槍。這就多少有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因為沒有人會想到已經到了那個地步了,他還會開槍自殺,為他的帝國盡忠。

而他的那把海軍將官刀,在韓仁和的部下打掃戰場找到的時候,也發現被人刻意的砸成了兩段。當這把已經斷掉的海軍將官刀,送到杜開山的手中的時候。他卻明白了這位岩淵三次少將,在拔出槍的那一刻腦海之中裏麵想的是什麼。

想必這位眼光應該看的很遠,眼下可能已經預見到他們帝國,已經無可挽回失敗命運的岩淵三次少將,雖說為了保全自己部下的生命,最終選擇了答應抗聯的條件。但他個人卻不肯當一個階下囚,盡管他的對手開出的條件很優厚。

依舊想要保持自己作為將軍尊嚴的他,選擇了以最軍人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榮譽。命令部下放下武器,是為了在戰局失利已經成定局的情況之下,保留那些年輕人的生命,為他的帝國有朝一日重新開始保留一絲元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