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那些船上的寶貝(1 / 2)

對於這個要求的前半部分,渤海軍區司令員倒是沒有含糊。渤海軍區轄區就是瀕臨渤海灣,很多戰士自幼就和長輩一起出海打漁、跑船,可以基本上就是在海裏麵長大的。挑選一批這樣的幹部和戰士,倒不是什麼難事情。

但對於韓仁和後麵的要求,他卻是多少有些犯難。眼下渤海灣除了一些隻能在近海行駛的小船,那些大一些的船隻不是在戰前被日軍掠走、燒毀,就是被之前日本海軍對渤海灣封鎖的時候擊毀。除非從膠東或是天津方向現調,否則這大船實在是有些不好找。

而韓仁和的要求,也讓杜開山的眉頭深深的皺了起來。對祁口一線的灘頭日軍殘餘力量的掃蕩,這才剛剛開始。整個日軍登陸地區的馬棚口、祁口、張巨河一線,還有為數不少的日軍散兵遊勇。這個時候馬上開始執行,他實在沒有辦法保證這些人員的安全。

最關鍵的是,那些日軍大型艦艇被擊沉的地方是水雷區。此次作戰雖說成果巨大,但是究竟日本海軍艦艇群,引爆了多少水雷他不清楚,海裏麵現在還剩下多少他也不清楚。靠近海岸線上被擊毀的日軍驅逐艦和海防艦,倒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危險。

可從韓仁和的話中,以杜開山的嗅覺很敏感的察覺出來。海岸線上的那些驅逐艦和海防艦,以及什麼登陸艇一類的艦艇,並不是這些技術人員要上的主要目標。被他的水雷陣炸沉在距離海岸線十五到二十五公裏的那些大型艦艇,才是他們的主要目標。

猶豫了一下,杜開山還是實話實說。直接告訴韓仁和,他和渤海軍區兄弟部隊,可以配合他們此次行動。但是他建議最好推遲一到兩天,等他將灘頭殘餘日軍收拾完畢之後在行動。而且到了海上,他也不敢保證這些人的安全。

因為他的部下就連布雷都很勉強,排除水雷就更是難上加難了。水雷可不是地雷,在陸地上還好辦一些。陸地上埋設的地雷,無論數量再多、布設的時候再下苦心偽裝,可都是在原地不動的。

而且按照上級的要求,每個部署的雷區,都有詳細的雷區地圖。自己手中又有著大量的工兵,隨時可以配合他們掃雷。雖然也有一定的危險性,可畢竟出危險的機率微乎其微。但那些在海麵下的錨雷,他都不知道還在不在原位置。

這海裏麵又是什麼漲潮的、又是什麼落潮的,又是什麼大浪、小浪的。雖說他杜開山對海軍沒有什麼興趣,可這在海邊待了這麼多天。就算沒有吃過豬肉,可還看豬走路吧。尤其是他特喜歡這渤海裏麵的黃魚,這是他家鄉江水中沒有的。

偶爾有空閑的時候,他也喜歡與當地的漁民扯扯家常,以放鬆一下自己的大腦。這些天下來,他對大海也多少有了一定的了解。這什麼潮水的,就連那麼大的船都能推動,更何況不算大的一個水雷。

鬼知道這一天什麼潮水一類的東西下來,這些水雷會不會搬家?最關鍵的那些什麼磁性水雷,他手下更沒有人會排除。要是這個時候下海,他真的不能保證剩餘的水雷,會不會炸倒自己人。

畢竟那玩意沒有長眼睛,分辨不出是日本人的軍艦還是自己的木船。這玩意要是在行動中,一不小心碰上一枚這後果?那玩意就連日本海軍幾萬噸的大型軍艦,都扛不住幾枚爆炸的威力。

他可是親眼在高倍望遠鏡之中,見到日軍那些如鋼鐵大山一樣的大型艦艇,被幾枚水雷給炸的連給水兵的反應時間都沒有,就快速的沉沒。這要是換了中國人自己的小木船,那還不得直接被炸上天?弄不好,比挨了一發一百五十毫米炮彈還慘。又是在海上,這恐怕連個屍骨都找不到。

在談完自己的擔心後,杜開山又極其好奇的想要問問,總部究竟要做什麼?幹嘛非得這麼急三火四的,在戰事還沒有完全平息的情況之下,就要下海去日軍艦艇上?的確這些被炸沉的軍艦,很大一部分都還暴露在海麵上,可也用不到這麼著急吧?

那些軍艦已經都被擊沉,就是想跑都跑不了。就是那些被炸沉的軍艦上堆滿了金子,也完全可以等到此次戰事全部結束,至少也等到灘頭殘餘日軍被肅清之後在上去。總部這麼著急,難道上邊有什麼古怪不成?

對於杜開山的疑慮,帶隊的一個軍銜上有扳手,這個抗聯典型技術幹部標誌的中校笑道:“首長,這些軍艦雖說已經被炸沉,但那上邊的寶貝可還是不少。雖說不是金子,但是很多東西即便有金子也不一定換來。”

“很多東西如果能打撈上來,對咱們抗聯的軍工發展,尤其是光學和電子方麵的發展,都是相當有用的。比如日軍戰列艦上的大型火炮基線測距儀,以及艦艇使用的羅盤等光學設備,這個技術單靠我們自己研發,是根本就沒有能力搞的。而這種技術,也沒有一個國家會向我們出售。”

“這些日軍艦艇上還有他們最新的雷達,也就是他們所謂的電探。我們拆卸下來進行研究和分析,並研發出對抗的辦法。我們的轟炸機群在對日轟炸的時候,就可以減少很多的損失,擴大我們飛行員的生存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