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岩淵三次的想法(1 / 2)

麵對著僅剩的三四百名殘兵敗將,以及百餘名因為無處轉移,隻能躺在防炮洞內的傷員。負責指揮此次海軍陸戰隊參戰,海軍舞鶴鎮守府人事部長的岩淵三次少將。憑借他在瓜島與陸軍同甘共苦的經曆,認為在眼下的這種態勢之下,孫正莊一線已經再無固守的必要。

手中已經無任何反坦克武器,甚至就連機槍都已經所剩無幾的這些剩餘兵力,也許還能扛住敵軍一次衝鋒,但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再抗住第二次。也許敵軍再發動一次,這麼一點人就會全部的灰飛煙滅。

當麵的敵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而且有大量的坦克助陣。如果不是他們自己過於大意了,恐怕自己手中的這點海軍陸戰隊早就拚的精光了。

如果在這裏繼續堅持下去,海軍的這些寶貴陸戰隊,在加上那些更加寶貴艦艇兵,隻能徹底的葬送在孫正莊一線。此次不算渤海灣損失的那些軍艦,就陸戰隊在孫正莊死頂了一天,以十分之七八的傷亡,保證了虎狼莊一線的第九師團側翼安全。

戰鬥打到這個地步,可以說海軍對陸軍已經做到仁至義盡了。沒有必要再將這些寶貴的兵員,全部都給陸軍陪葬。海軍的陸戰隊寶貴,那些艦艇兵更加的寶貴。他們陸軍難道以為那些艦艇的炮兵、輪機兵等兵種,像他們陸軍的步槍手一樣幾個月就能成型?

他認為海軍的所有士兵,都是技術兵種,培養起來那個不是花了很大代價。眼下的日本海軍的損失一天大過一天,補充兵員也並不充足。每一艘戰艦的沉沒,都意味著要有一大批寶貴的水兵,永久性的損失。繼續在這裏死守下去,也就意味著這些寶貴的兵員永久性的損失。

這位一向以果斷、膽大著稱的海軍少將,決定利用現在天色已經漸漸黑下來的機會,集中剩餘的兵力向祁口灘頭撤退。至於陸軍那邊,讓他們自己去考慮下一步怎麼走吧。這次海軍已經做到仁至義盡了,沒有必要在為陸軍流血了。

在第三次所羅門海戰之中,因為自己指揮的霧島號戰列艦被美國海軍擊沉,被陸軍打撈上岸之後,曾經在瓜島與陸軍一起啃過蛇、蜥蜴,甚至是自己人傷兵和美軍俘虜。知道南太平洋島上殘酷性的這位老兄。

在回國任職從橫須賀鎮守府附,調任舞鶴鎮守府人事部長的時候。曾經因為現任海軍大臣島田繁太郎大將視察時做樣子,外加多少有些擺譜而大動肝火,當著海軍大臣的麵破口大罵。讓那位堂堂的海軍大臣,現任海軍大將連台都下不來。

盡管海軍相當多的高級將領,因為這位海軍大臣對陸軍,尤其是那位身兼三職於一人的首相過於遷就。幾乎是無條件服從,有些喪失海軍尊嚴,而私下稱之為東條褲腰帶。但當著海軍大臣的麵,公開罵出來的恐怕隻有他一個人。火氣上來的他,就連自己海軍最高長官都照罵不誤。

甚至與自己同期同學,擔任舞鶴鎮守府參謀長高木惣吉少將一起,私下一直在嘀咕,想要以海軍在舞鶴鎮守府的力量,幹掉陸相和陸軍高層,以便早日結束戰爭的事情都幹出來的他,那裏會在乎陸軍那些鄉巴佬的想法?

他要是下定決心撤退,就是那位被他罵的一頭狗血的海軍大臣親自來電,恐怕也製止不住他的決心。這位老兄一向就是認準了一件事情,就絲毫不給自己留退路的人。否則也不會當著一群中將、少將的麵,對著海軍實際上的最高指揮者破口大罵。

此次日本海軍出動的陸戰隊,雖說隻有一個加強大隊級別的特別陸戰隊。但因為出動了海軍僅有的一個戰車聯隊,所以海軍方麵在指揮上還是相當重視的。特別派出了一名少將級的軍官,指揮此次登陸作戰。

隻不過選來選去,可用的人選並不多。雖說橫須賀海軍聯合特別陸戰隊已經完成擴編,但是司令官卻是中將級別的。讓一個中將司令官,去指揮這麼一點登陸兵力去配合陸軍作戰,這明顯在陸軍麵前有些過於丟人了。

要知道陸軍指揮此次登陸作戰的四十三軍司令官,上月良夫也不過是一個中將。人家一個中將指揮兩個步兵師團,連同加強和配屬的兵力四萬多兵力。另外兩個師團長,手下也各自有近兩萬兵力。

海軍派出去一個中將卻隻指揮一千多人,最多相當於陸軍的一個聯隊長,也就是一個大佐的職務。這也有些太不成體統了,這樣就顯得海軍的將軍太不值錢了,海軍中將成了給陸軍中將打短工了。

所以海軍上下一致認為,是要派一個高級指揮官。但這位中將司令官是絕對不能去的,海軍實在丟不起那個人。就連一向緊跟首相身後,一貫講究維護首相權威的那條褲腰帶一樣海軍大臣,也絕對不同意海軍選派一名中將去指揮。

但這次畢竟是海軍第一次較大規模的步坦協同,參加地麵大型作戰,又要與海軍艦艇協同。派出大佐一級的軍官,很難滿足對一些問題的協調和總結。可從別的陸戰隊之中,抽調少將一級的司令官,又顯得有些不太合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