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祁口之戰(二)(1 / 2)

而擺在原守中將麵前的這些困難,對於他來說隻是不利條件之一。最不利的是四十四師團相當部分已經登陸,但四十四師團部卻還在運輸艦上沒有來得及登岸。也就是說四十四師團的身體上了岸,但是腦袋卻還在船上。

自己指揮相當於兩個師團的兵力作戰,參謀和通訊人員都有些不充足。關鍵是四十四師團的那些大阪商販,能夠服從自己指揮嗎?換了別的部隊,這位原守中將自然不操心。但對於這些大阪兵來說,他還真的沒有什麼信心。

但原守中將也很清楚,在實際上已經無法回撤的情況之下,要麼就在這裏等死,要麼就拚死一擊。眼下敵軍明顯已經將整個登陸區域,以及海麵幾千公尺範圍之內,全部都標定了射擊標尺。在灘頭陣地繼續磨蹭下去,隻能讓敵軍的炮火一點點的消耗光。

與其在這裏等死,還不如集中所有可以集中的兵力,向內陸發起攻擊,也許還能有一線生機。用支那話來說,就是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至少身後海麵上的海軍艦隊的炮火,還可以發揮一定的掩護作用。

在接到命令之後,立即便想明白軍司令官用意的原守中將,不顧抗聯打過來的密集炮火。立即調兵遣將,以目前建製最完整的第七聯隊,配屬第十九聯隊大部加強全部坦克,強行向正西方向孫正莊、狼虎莊一線攻擊前進。

以已經登陸的四十四師團第九十二聯隊,配屬第九師團之十九聯隊一部,向三虎莊、東孫一線攻擊前進。至於被炸的最慘的四十四師團九十四步兵聯隊,加強第九師團之三十五聯隊縮編的四個中隊,留守祁口至張巨河一線,掩護後續登陸梯隊。

倒不是原守中將有意識的混編,隻是他手中能夠調動的兵力,連同四十四師團所屬師團在內,也隻能這麼混編。否則除了第七聯隊之外,其餘的各部聯隊主力不是被敵軍那陣火箭炮給打殘,就是連同灘頭的那些登陸艦一起被炸成了零件。

搭乘三艘海軍二式登陸艦的四十四師團之九十四聯隊的一個大隊,就在敵軍密集的炮火之下,連同所乘坐的運輸艦一同被擊毀在海岸線上。這個大隊還未來得及登陸,一槍未發全部被炸死在乘坐的登陸艦上。

除了在搶灘時候損失的部分之外,四十四師團還有一個完整建製的聯隊,在後麵的運輸船上,或是在海麵上那些登陸艇上還沒有來得及卸載。之前的敵軍炮火,將已經登陸的兩個師團建製給徹底的打亂。

第一波上岸的第九師團第七聯隊、十九聯隊,以及海軍特別陸戰隊。雖說也在敵軍炮火之下損失慘重,但還保持著基本上完整的建製。但第二波、第三波登陸的第九師團之三十五聯隊,以及四十四師團九十二聯隊,九十四聯隊一部就很慘了。

登陸兵力能上岸的不到一半,而且除了手中的步槍之外,幾乎丟光了所有的重武器。就連重機槍,都隻帶出來編製的三分之一。步兵炮以上火炮,基本上沒有上岸便全部的損失。步兵三十五聯隊出發時候一個完整的聯隊,甚至隻能縮編為四個中隊。

如果還是按照各自的原建製作戰,恐怕除了第七聯隊之外,其餘的部隊都已經喪失戰鬥力。更不要說是進攻了,自保都成問題。至於海軍特別陸戰隊之所以沒有安排任務,那是海軍的部隊,他這個陸軍中將根本指揮不動。

最關鍵的在敵軍如此猛烈的炮火之下,想要重新整編想都不要想。這位原守中將隻能將所有的兵力,就近集結起來使用。不管是第九師團的,還是第四十四師團,編成一個聯隊就派出去一個聯隊。

就在這位原守中將不顧抗聯各個炮群猛烈的開火,強行向內陸縱深攻擊的同時。在他身後日本海軍三艘驅逐艦,一艘占守級、兩艘禦藏級、一艘擇促級海防艦,再加上龍田號輕巡洋艦,也顧不得抗聯打擊一字排開,就在海岸線邊上集中所有的艦炮,拚命的向抗聯縱深陣地開火。掩護僅存的登陸艇,將後續所有的部隊以及物資,一口氣全部送上岸。

而這八艘艦艇,已經是整個這次日本海軍派出來的作戰艦艇之中,眼下還在渤海灣內僅存的艦艇。剩下的艦艇不是被擊沉,就是已經撤退。原本在出發之前認為此次任務很簡單的日本海軍,卻萬萬沒有想到這次損失比,與美國人打一場海戰還要大。

至於那些撤退的艦艇,能不能安全的撤回本土,眼下還是一個未知數。麵對著這個結果,究竟會怎麼想的就不知道了。估計被杜開山狠狠的給陰了一把的日本海軍,在恨死陸軍的同時,打死也不會在踏進入渤海灣,或是整個渤海一步了。

麵對著隻有幾十架飛機外加部分中口徑岸炮的純陸軍部隊,損失這麼大,出動的三艘戰列艦沉沒了兩艘,外加老式裝甲巡洋艦和重巡洋艦各一艘,以及大量護航的輕型艦艇和運輸船被擊沉、擊毀,打一場普通的登陸戰,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說出去恐怕得被其他國家的海軍笑掉大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