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到了這個時候,抗聯的航空兵已經以九架飛機被擊落為代價,擊沉了日本海軍兩艘驅逐艦、一艘海防艦、三艘驅潛艇,外加五艘裝滿了物資的運輸船。並使三艘二型登陸艦、驅逐艦和海防艦各一艘喪失了機動,隻能漂浮在水麵上。
其他的大大小小的艦艇,也或多或少帶了一身的傷。眼下已經不敢在這片海域在耽擱下去的日軍艦艇,也顧不得經常幹的自己去擊沉自己喪失行動能力的慣例。連那些落水的水兵,都來不及打撈,紛紛的跟在伊勢號的屁股後邊撤退。
因為身材過於顯眼,而被抗聯航空兵作為重點攻擊目標,雖說沒有被當即擊沉。但也付出了防空火炮全毀,整個艦艇上層建築被炸的一片狼藉。不僅防空火炮全部被炸啞,其四座雙聯裝二百零三毫米艦炮炮塔,也隻剩下艦首的一號炮塔還能開火。
那座高樓大廈一樣的艦橋,更是被炸的千瘡百孔。動力艙大麵積進水,航速下降到蹣跚而行地步的這艘摩耶號重巡洋艦。雖說隻能以緩慢的速度行駛,但也在拚命掙紮著,試圖跟在別的艦艇後麵撤退。
隻是這艘重巡洋艦的悲劇,並未到此而止。就在這艘艦身已經略有些傾瀉的軍艦,剛剛完成轉向,正準備向東全速撤退的時候,好運也就徹底到此為止。這艘滿載排水量一萬五千多噸的重巡洋艦,接連觸發了數枚錨雷。
本來已經身負重傷的這艘軍艦,再也扛不住被幾枚大威力水雷接連重創。在短短的幾分鍾之內,快速的步了前麵老大哥的後塵沉入了渤海灣。而這次倒黴的不僅僅是這艘重巡洋艦,沒有了軍艦護航的運輸船損失更大。
不是被追擊的抗聯航空兵炸沉在祁口外海,就是撤退的時候慌不擇路觸雷直接被炸沉。等到海軍這批艦艇拚命掙紮著,脫離開抗聯轟炸機的作戰範圍以及雷區之後,曾經龐大的日軍第二梯隊艦艇隻剩下了三分之一兵力。
反倒是一馬當先、率先撤出戰場的伊勢號戰列艦,雖說之前不太走運被水雷給炸傷。但此次撤退卻是有如神助一般。在撤退的時候一枚水雷都沒有碰上。雖說在撤退的時候,又挨了三枚航空炸彈。
剩下的幾座主炮塔,基本上全部被炸毀。艦艇後半部的飛行甲板,也被炸徹底報廢。整個軍艦渾身上下,四處都在冒煙。但依靠著龐大的身軀,以及戰列艦基本裝甲保護,卻依舊還在頑強的支撐著沒有被擊沉。
盡管部分機艙被炸壞導致部分鍋爐熄火,二號、三號炮塔被命中徹底被炸毀,而使得航速又下降許多。但依靠目前老底子還在的艦員,在損管方麵的高素質,不管怎麼說總算連滾帶爬的撤了出來。
這艘被炸的遍體鱗傷的伊勢號航空戰列艦,也就成為這次日本海軍投入的三艘戰列艦之中,唯一一艘幸存者。不過這艘相對來說幸運一些的軍艦,能不能逃過杜開山在其身後設置的又一道雷區,那就看它自己的運氣了,反正至少現在是大致的跑了出來。
對海軍戰術運用並不了解,甚至對登陸戰怎麼打,也是通過之前拚命學習,才有個一鱗半爪了解的杜開山。麵對著自己幾乎是一片陌生的新戰術、新戰法麵前,在絞盡了腦汁之後,想出的用來對付坦克集群突擊,外加陸戰之中機動設伏的戰術,來對付日本海軍艦隊,也算是歪打正著。
在苦心算計之下,通過水雷、航空兵之間緊密的戰術配合,將日本海軍投入此次作戰的大型艦艇中的絕大部分,直接送到了渤海灣的海底。此次配合陸軍登陸作戰,日本海軍可謂是虧本大了。
在失去了幾乎全部射程、威力,都遠遠超過他手中陸基火炮的日軍二百毫米以上口徑的艦炮威脅之後,他的地麵炮群也就去掉了最大的威脅。以他手中的加農炮群,對付日軍剩下的輕巡洋艦以下艦艇,將再無任何的問題。
而相對於還跑出來一半兵力的第二梯隊,第一梯隊的艦艇雖說沒有遭遇到水雷威脅。但是除了抗聯航空兵的空襲之外,還麵臨著抗聯岸炮的密集火力打擊。雖說遭遇到航空兵沒有身後的大型艦艇集群那麼多,更沒有遭遇到水雷。
但是麵對突然開火的抗聯岸炮密集火力夾擊,以及航空兵不時抽冷子的偷襲,遭遇也沒有比他們所屬戰隊的主力好到哪裏去。抗聯航空兵對付日軍大型艦艇群的那些戰術,也在一樣不拉的用在了他們的身上。
就在日軍第一波登陸部隊已經上岸,甚至已經在十幾輛坦克的掩護之下,完成建立灘頭陣地,掩護正在搶灘的第二波登陸部隊登陸。而在日軍登陸艦隊身後,其大型艦艇集群剛開始進入雷區,山城號戰列艦首先觸雷,讓日軍大口徑艦炮火力中止的第一時間。一直保持沉默的抗聯岸炮群,突然間全線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