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圖窮匕見(2 / 2)

就在整個西線戰場風雲驟變的同時,日軍一支規模相當不小的艦隊,掩護大量的運兵船,突然出現在祁口外海。在猛烈的艦炮以及海軍航空兵一部的掩護之下,在祁口一線實施強行登陸。

隨著日軍在晉東南以及祁口的行動展開,整個戰場上的形勢進一步的複雜化。無論是東線集群,還是晉東南戰場壓力徒增。而隨著日軍登陸艦隊出現在祁口沿岸,日軍的整個戰略企圖已經徹底的暴露無遺。也就是說戰役進展到眼下地步,日軍已經是圖窮匕首見了。

麵對著形勢突然的轉變,晉東南戰場上的副總指揮,卻是表現了一員老將該有的冷靜和應變能力。他從涉縣戰場抽調了一個團,立即兼程南下趕往平順布防。同時從長治正麵戰場,抽調擔任預備隊的一個旅快速向平順增援。

副總指揮給負責指揮的太行軍區司令員下了死命令,在長治、壺關以南一線戰事結束之前,不惜一切代價將日軍這個突然冒出來的旅團,死死的堵截在平順縣城以東的山區地帶。不能讓這個旅團的日軍,有一兵一卒越過平順縣城。

但對於圍攻正麵日軍兩個師團的部隊,卻是一兵一卒也沒有抽調。隻是在戰術上,略微做了一定的調整。將壺關正麵戰場原定的圍三厥一,讓開正麵從兩翼以及身後包抄,在運動中殲敵的戰術,改為四麵同時發起總攻擊。

在接到晉東南戰場的敵情通報之後,楊震也絲毫沒有猶豫的,命令已經完成對當麵日軍圍殲的冀魯豫軍區部隊主力,立即抽調兩個旅的兵力南下,包抄東陽關正麵日偽軍的後路。配合東陽關部隊,徹底的解決涉縣之敵。

命令已經進至馬關、黃榆關一線的晉察冀部隊,並擔任預備隊的晉察冀一個旅,立即全力南下進抵平順歸屬晉冀魯豫軍區指揮。命令布防在石門的陶淨非所部一個師,立即南下進抵內丘,作為整個西集群的預備隊。

對於副總指揮的險中求勝的部署和決心,很是讚同的楊震。為了支援晉東南戰場,保證副總指揮在三麵臨敵的情況之下,用兵不至於捉襟見肘。將手中可以機動的部隊,相當一部分兵力調撥給晉冀魯豫軍區。

而楊震對晉東南戰場所做的,也就到此為止,別的他什麼都沒有說。連對副總指揮的部署與決心,都沒有發表任何的意見。他的沉穩,讓在戰局又出現新的轉變之後,特地從北平趕過來的老總,都有些詫異。

誰都知道晉東南戰場,眼下對著整個河北南部戰場意味著什麼。一旦晉東南戰場被突破,在加上從祁口登陸的日軍,就在河北南部戰場抗聯十幾萬大軍身後,形成了一個鉗型攻勢。再加上正麵傾巢出動的日軍,整個河北南部戰場抗聯參戰部隊,有陷入被三麵合圍的境地。

晉東南戰場與津浦路戰線,實際上已經成為此戰的生死棋局。一旦晉東南戰場被突破,至少平漢線上的抗聯部隊,將會麵臨生死之戰。可到了他這裏可倒好,就好像事不關己一樣高高掛起。晉東南戰場上的部署,並未發表任何的意見。

雖說對於楊震極少對兄弟部隊指手畫腳的做法,一向都很讚賞。但老總對於楊震對這麼重要的方向,如此的高舉輕放卻很不滿意。這不僅關係到此戰的勝負,更關係到河北南部戰場十幾萬大軍的生死。你總該發表一些意見吧,畢竟河北南部戰場的部隊,都是你的抗聯精銳。

對於老總的不滿意,楊震放下手中的紅藍鉛筆,笑了笑道:“老總,我為什麼要發表意見?副總指揮帶兵多年,實戰經驗之豐富遠勝於我,在紅軍時期就是一向打硬仗、苦仗著稱。無論是指揮能力,還是其他方麵都遠勝我很多。”

“再加上我的那位用兵勝孫武的老首長,坐鎮晉冀魯豫軍區負責一線指揮。晉東南戰場有他們二位親自坐鎮,我還能有什麼不放心的?最關鍵的是,我對副總指揮的部署,也並無任何的不同意見。”

“此戰晉東南戰場,看似被日軍下成了一盤迷局。三麵圍攻,聲勢搞的也異常浩大。可從三路日軍行動來看,中心點還是長治戰場的那兩個師團。至於涉縣和林縣方向日偽軍的動作,不過是吸引和分散我軍兵力,起到的還是輔助作用。”

“副總指揮下定決心在三麵受敵的態勢之下,先打長治戰場兩個師團看似險中求勝,但實際上正好打在日軍此戰的核心部位上。隻要解決這兩個師團,或是重創其迫使其撤退,那麼晉東南整個戰場,日軍也就是黔驢技窮了。”

“至於其他的兩路日偽軍,無論那一路都不足以形成致命的威脅。而且林縣之敵出動,在整個西線戰場上日軍能耍的花招,恐怕也就是到此為止了。按照目前的態勢來看,雖說局麵凶險了一些,但是整體來看戰局的主動權還在我們手中。隻要在長治以南能打成戰略目標,其他兩路的日偽軍也就形不成太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