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1 / 2)

自日軍全線反擊打響之後,在魯西北戰場上日軍投入的兩個師團,表現卻是整個截然相反。相對於向著館陶方向猛攻的一一八師團,這個七十二師團是相當的狡猾。在攻擊之中其三個聯隊始終抱成一團,在正麵攻擊之中擺出一個品字狀的陣型。

以一三四、一五五兩個聯隊兩個聯隊,配屬工兵、搜索聯隊各一部東西齊頭並進,兩個聯隊之間的間距,始終保持著不超過十公裏。而第一五二聯隊一直在兩個聯隊身後,無論阻擊他們的兵力有多少,阻擊力度有多大,這個一五二聯隊始終不參戰。

不是大部不參戰,而是整個聯隊一兵一卒都不參戰,隻是跟在前邊兩個聯隊的身後。全師團每天的攻擊距離,絕對不超過二十公裏。就算當麵的阻擊部隊,一擊即走也始終保持這個攻擊速度。而且在攻擊行動之中,始終將兵力收攏在一起,絕對不做任何的分兵迂回。

一路上就這麼穩紮穩打,不急不慢的,前後左右都照應著,穩穩當當的向著武城、棗北一線攻擊前進。盡管陳翰章放開了武城正麵,隻留下一線小部隊阻擊,可該師團的還是行動異常的緩慢。與其說是攻擊,還不如說是爬行一般的慢吞吞。

三月十一日軍從魯西北至渤海灣一線發起全線進攻,該師團則到了三月十五日,才慢騰騰的進抵武城一線。與沿著運河布防的武城方向晉察冀軍區一個旅,鄭家口正麵抗聯之十九師五十七團打響。

盡管沿著運河一線展開的晉察冀部隊隻有一個旅,抗聯的部隊隻有一個團。但是該師團卻是上來就集中一三四聯隊於武城正麵,一五五聯隊於鄭家口正麵,在炮兵七十二聯隊全部炮兵的掩護之下,一門心思的發起輪番突擊。

至於隻部署了晉察冀軍區一個營的濁坊與箭口正麵,陳翰章有意識讓開的一個口子,七十二師團從上到下,就猶如沒有看到一樣。隻是一個勁的朝著鄭家口與武城正麵,發動輪番的猛攻。

武城距離鄭家口不過二十餘公裏,鄭家口一線距離德州更是近在咫尺。也就是說這個七十二師團,很注意保持著自身聯係,以及與德州正麵的二十二師團之間的聯係。盡可能的在戰線上,保持著一致。

而在武城和鄭家口兩個方向,打的是驚天動地。攻勢猛烈的將剛接到報告的陳翰章,都很是嚇一跳。兩個聯隊全員出動,多點尋找突破口,也不側翼迂回包抄。隻是對著一個點的正麵猛攻,這在日軍曆次作戰之中,可是絕對沒有出現過的。

但一天的激戰下來,陳翰章卻是相當敏銳的發現,盡管其攻擊行動看起來很猛烈,可實際上的攻擊力度卻並不是很強。的確從表麵上來看,無論是武城還是鄭家口方向,上來就是一個大隊的輪番突擊,身後的炮兵也不惜炮彈,大有炸平武城和鄭家口的態勢。

可實際上攻擊力度上卻是根本就沒有投入全力,甚至讓人有種若聚若離的感覺。而且武城與鄭家口兩個方向承受的攻擊力度,也是有著天壤之別。鄭家口一線的日軍一五五聯隊,攻勢要明顯強於武城正麵的一三四聯隊。

至少在鄭家口一線,不僅采取了正麵強攻,還不斷的從側翼迂回試圖突破。集中兵力先後突破了五十七團在魯權屯、邢莊一線的防禦陣地,並以一部兵力突破晉察冀部隊一個營的防禦,在魯權屯西南方向的後玉皇廟渡過運河一線。

在鄭家口正麵的守軍,快速向清涼江方向撤退的時候,也采取了兩翼包抄的戰術。隻不過其實施兩翼包抄的兵力,都隻不過各兩個中隊。給人的感覺其實施的兩翼包抄,倒是更像虛張聲勢。

但如果說鄭家口一線一五五聯隊,至少在明麵上的表現,還算中規中矩的話。那麼在武城方向,一三四聯隊在攻擊的時候,卻始終保持著兵力使用上的異常節儉。麵對著晉察冀一個旅,其實是兩個團的阻擊部隊,其投入的規模始終保持在一個步兵大隊。

盡管掩護火力異常的凶悍,但是攻擊卻始終限製在武城正麵的辛莊、沙莊、魏官屯一線。即便在後玉皇廟一線被突破,一五五聯隊一部已經渡過運河。鄭家口一線的五十七團,已經向後撤退。武城正麵防禦戰線已經腹背受敵,守軍逐步後撤至清涼江西岸。

但該聯隊即未進行快速的追擊,也未向兩翼突破,始終跟在收縮部隊的身後,並保持著一定的攻擊距離。在守軍撤過清涼江之後,除了派出一個中隊強渡清涼江,控製了清涼江西岸的王崔滸作為橋頭堡之後,聯隊主力就停止了前進,而是慢悠悠的在架設著浮橋。

而在一三四聯隊抵達清涼江一線,暫時停頓下來之後。在其右翼的一五五聯隊,也同樣隻以一部兵力渡過清涼江,主力一樣在不緊不慢的修建浮橋。而在其身後的一五二聯隊,則壓根就連運河都沒有過,一樣在忙著在南運河上架設浮橋。

隨著花園口決堤之後,黃河故道的水量不足,眼下的失去了水源的南運河,水量雖說還有一些,但是實際上已經是氣若遊絲。架設幾道浮橋也是需要的,但是要說一個聯隊都留在運河兩岸,可就讓人有些奇怪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