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陳翰章眼中的機會(1 / 2)

在陳翰章看來,日軍在整體上搞出這麼一個部署法子。不算進攻晉東南的兩個師團,單單從豫北到渤海灣,幾個師團在上有飛機,下有坦克、重炮的掩護之下,齊頭並進,的確在聲勢上相當的嚇人。

但是在整個部署上這種孤注一擲,勝則打成戰略目標,擺則不惜同歸於盡的做法,也給了自己相當大的機動作戰空間。在整個山東戰場隻要打掉日軍這兩路中的一路,再發揮自己部隊機動能力強的特點。突入日軍戰線的身後,這其中就有很大的文章可以做。

隻要自己在魯北正麵,能夠死死的纏住日軍主力。就算自己在德州以西戰場,給七十二師團做一個扣,有意識的讓七十二師團勢如破竹動作明顯。但日軍眼下的日軍除非放棄對膠東半島的封鎖,否則很難抽調出兵力來支援或是配合七十二師團。

而隻要自己解決了七十二師團,就算日軍從魯北正麵緊急抽調一個師團,來堵住這個缺口。那麼自己也可以將日軍原來在魯北采取的一線平推,緊密抱團戰術,扯動的一個亂七八糟。到時候在尋找戰機狠狠給他們來一擊,就不再是什麼難事了。

不過這個前提是在放七十二師團北上的時候,自己在馬頰河北岸以及德州正麵防禦上不出現任何的意外,不給魯北正麵的日軍任何的機會。而且必須要死死的纏住,從魯北正麵進攻的日軍這幾個師團。

否則到時候縱深受到威脅,與西集群直接聯係被切斷的自己。就成了打虎不成,自己反受其害了。至於渤海灣一線,雖說是自己最致命的薄弱點。但是在渤海灣有杜開山坐鎮,陳翰章並不擔心。

這次被一號連打帶削,狠狠收拾了一通的杜開山,想必老毛病不會再犯了。就算不能從根子上解決問題,但至少會收斂一段時間。而杜開山隻要能老實的坐鎮在渤海灣,以他自身的能力,陳翰章還是相當放心的。

當然陳翰章將第一波下手的目標,放在了夏津正麵的七十二師團身上,也是經過縝密考慮的。魯北日軍三個師團采取的是一線平推的戰術,其攻擊間距極為狹窄,並采取了抱團攻擊的戰術。

不僅自己很難尋找到戰機,就算找到機會合圍其中的一個,在周圍日軍抱在一起的情況之下,也很難在短時間之內完成全殲。搞不好自己的主力,反倒會是被日軍給纏住。最關鍵的是在魯北以東的壽光至煙台公路上,可還有日軍一個師團。

這樣一來,戰略格局就顯得過於狹窄。相對於魯北戰場,魯西北戰場回旋餘地就大得多。日軍在這個方麵部署的兩個師團,實際上等於是偏師。兩個師團分別有各自的出擊方向,這就給自己穿插帶來相對便利的條件。

而讓陳翰章決定將第一波的反擊,放在七十二師團頭上的另外一個原因就簡單多了。該師團不僅出擊的方向很關鍵,而且自身的位置,也相當的關鍵,正好處在魯西北日軍與魯北日軍之間的連接部。先解決這個七十二師團,自己的回旋餘地就大的多。

其實原本按照陳翰章的想法,一旦日軍發起全線反攻。他在德州至慶雲一線采取穩固防禦,在魯西北地區則采取節節抗擊戰術。拉開魯西北日軍與魯北日軍之間的距離,在魯西北與冀東南的交界處形成一個突出部,就尋找戰機一鼓作氣先解決向魯西北方向進攻之敵。

當時他的目標,可不單單是一個七十二師團。而是日軍在魯西北戰場上會投入的,按照他的預判不會超過的三個師團所有兵力。隻要解決了魯西北方向的敵軍,就等於在日軍整個攻擊正麵上打開一個大缺口。

到時候自己在調動預備隊,加強手中所有的坦克兵力,從魯西北地區突破運河一線,向東南方向德州之敵背後包抄。切斷魯北日軍身後與兗州之敵的聯係,並重新打通與山東軍區之間的地麵聯係。

陳翰章的這個計劃是根據楊震針對第二階段會戰,整體部署的計劃而製定的。楊震在平漢線與津浦線之間部署的兩個大三角型防禦態勢,縱深兵力足夠,正好給了他這個實施這個計劃的先決條件。

西集群在衡水以西的兵力部署,可以讓他放心的將魯西北日軍向縱深吸引,拉開與魯北正麵進攻日軍之間,以及自身進攻態勢之間的空檔。而這個空檔越大,對於陳翰章來說越是有利。

但如果按照陳翰章的想法,則需要冀魯豫軍區主力的全力配合。否則他很難調集到足夠的兵力,在保持正麵穩定的情況之下,來實施這一計劃。楊震雖說給他調集了強大的地麵炮兵,但是解決戰場的根本還是需要步兵的。

最關鍵的是坦克部隊主力都在杜開山手中,他的手中隻有一個裝甲旅以及幾個坦克獨立團,突擊兵力相對單薄一些,所以陳翰章也隻能想辦法用步兵代替。隻是眼下一號原來製定的整個作戰計劃,在冀魯豫軍區作戰範圍之內,已經進行了一定的調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