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都在保存實力(1 / 2)

不能不說這位想盡一切辦法保存實力的山西王,這番算計相當的苦心。隻是卻沒有想到日軍此次的反擊,在全力打擊西北方向中央軍的同時,居然還有餘力,在運城以東打出了一記漂亮右鉤拳。

根本就沒有搭理其北麵的同屬晉綏軍係統,實力相比十九軍來說相對弱一些的二十三軍,將拳頭直接打到了十九軍的頭上。這一拳頭雖說沒有下太多的力氣,但也不是對日軍突然出擊,全無準備的十九軍可以抗衡的。

應該說負責指揮整個運城戰場的長野佑一郎中將,著眼點還是相當準確的。他將打擊重點放在第一軍和九十軍,這兩個周邊中央軍裝備最精良的部隊身上。雖說可能付出的代價要大一些,但這一下子也直接打到了某些人的心窩子上。

第一軍是什麼部隊?是當年大革命時期的黨軍第一師的延續,首任軍長便是那位重慶第一人。第二任軍長,則是那位重慶第二人。這個第一軍號稱天下第一軍,可以說是眼下已經發展到近百萬的黃埔係中央軍的祖宗。

眼下的第一戰區司令、第三戰區司令、重慶衛戍司令等一係列中央要員,以及各方麵得大員,都是這個軍出去的。更是那位號稱天子第一門生,眼下晉東南戰場前敵總指揮的西北王,起家的根本部隊。

在美械抵達之前,該軍清一色的都是蘇械裝備。在諸多中央軍部隊之中,裝備水平雖不能說是最好,但也絕對在前五名之內。而眼下更是整個八戰區,輕武器全部換裝了全美械的部隊,更是那位西北王的眼珠子部隊。

該軍所屬的三個師,除了部分軍師屬炮兵,以及防空、反坦克火力還有戰前進口的雜械裝備之外,全部都是清一色的美械。軍有炮兵團,師有山炮營和戰防炮營各一個,團有迫擊炮、二十毫米高射炮各一個連。

每個步兵團美製八十一毫米迫擊炮六門,蘇羅通或是布雷達二十毫米高平兩炮四門。營有四門六十毫米迫擊炮,以及六挺勃朗寧水冷重機槍,每個步兵班一支輕機槍、兩支衝鋒槍,一個仿日式擲彈筒。

軍屬炮團共裝備美製一零五榴彈炮六門,意大利造一百零五毫米野炮八門。是整個八戰區所屬各軍之中,唯一裝備美製一零五榴彈炮的軍。師屬山炮營除了一七六師裝備的是意大利造七十五毫米野炮之外,所屬第一師和第七十八師炮兵營,清一色的都是十二門美製山炮。

三個師屬戰防炮營除了第一師,裝備的是十二門美製三七反坦克炮之外。剩下的兩個師一個裝備了九門德製三十七毫米戰防炮、三門蘇製四十五毫米戰防炮,一個裝備了十二門意製四十七毫米戰防炮。

全軍所屬三個師連同軍工兵營等直屬部隊,一共裝備美製一九一七式步槍八千支,湯姆遜衝鋒槍一千二支,美製卡賓槍二百支。美製一九一八輕機槍九百挺,勃朗寧水冷重機槍二百四十挺。一百毫米以上口徑火炮十四門,山野炮三十六門。

各種口徑迫擊炮一百九十二門,其中美製八十一毫米迫擊炮六十門,六零迫擊炮一百三十二門。兩種口徑的戰防炮與二十毫米高射炮各三十六門。另軍師團三級,共計裝備火焰噴射器三十六部。

這個裝備水平,在整個八戰區十幾個軍中是獨一份。即便放眼全國,也隻有第二軍、第五軍、十三軍、七十四軍這幾個攻擊軍可以相提並論。雖說四三年下半年,美國人開始增大援助數量。但步兵武器也換成清一色全美械的軍,也就是那麼寥寥的幾個。

此次運城作戰,這個第一軍雖說也調到前線。但這個軍的身份實在特殊,這位西北王幾經猶豫,還是除了部分炮兵之外,全軍都放在了總預備隊的位置上。麵對瘋狗一樣的日軍,他實在輕易不敢將這個軍拿上去。要是這一戰下來,打殘了他還沒有辦法交待。

至於九十軍在整個中央軍體係內,地位雖說不如第一軍。在八戰區內部的重要性,也不如同屬中央軍係統的二十七軍。但也是八戰區係統內的中央軍,首屈一指的嫡係精銳。與第一軍、二十七軍,成為重慶控製西北的主力軍。

全軍雖說以國械和戰前進口的部分捷克和比利時造武器為主,但畢竟是中央軍,也補充了一定數量的主要是衝鋒槍為主的意械和美械。除了六十一師輕武器是蘇械之外,其餘兩個師都是以國械為主並補充部分意械。

班有捷克式輕機槍、兩支意大利伯萊塔衝鋒槍,步槍都是清一色的中正式,營有六挺國造二四式重機槍、四門六零迫擊炮。團有六門八二迫擊炮、四門蘇羅通二十毫米高平兩用炮。該軍裝備的六零炮雖是國產,性能與第一軍的美製六零炮相比略差,但因為是國造,在炮彈的補充來源上卻是更加便利。

至於六十一師這是全蘇械部隊,全師上下裝備的武器,都是第一軍換裝下來的蘇製輕武器,可以稱得上全蘇械師。全師上下清一色的蘇製莫辛納甘步槍,輕機槍為DP式輕機槍和托卡列夫輕機槍,重機槍為蘇製馬克沁水冷重機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