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淨非從日軍在整個河西骨幹陣地上,打出的這一拳無疑讓日租界以北的殘兵們,徹底的動搖了信心。再加上這個團在他們的核心陣地之內,不斷實施穿插迂回。以及正麵越來越大的壓力,使得日租界以北的日軍整體防禦態勢全線動搖。
經過六個小時的反複衝殺,從日租界向北出擊的這個團,幾經苦戰終於撬動了整個海河西岸,原本僵持不下的戰局。該團從側翼的穿插,打亂了日軍在南運河南岸,直到日租界的整個部署。
而在海河東岸由日本橋一線,向金湯橋攻擊的三師主力,經過苦戰連續拿下社會局、滿鐵等重要目標。在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之後,最終拿下了金湯橋,這座連接海河東西兩岸的橋梁。
全師快速通過金湯橋後,連續搶占公安局、第一區公署、總工會等沿河重要據點,與河西部隊彙合。在三師主力渡河之後,日軍在河西的整體防線,就像一麵搖搖欲墜的樓房一樣開始倒塌。
至於河東戰局,崩潰的時間還要早於河西。在三師以南投入戰鬥的三十七師並三師一個團,先後攻占了原俄租界的英商太古碼頭、亞細亞火油公司、開灤礦務局之後,以一個團的兵力,經過整整四個小時的激戰,攻占了連接法租界與河東的萬國橋。
打垮了日軍部署在河東的台灣獨立第二聯隊、第一聯隊的一個步兵大隊,外加由武裝的日本僑民,臨時編成的一個特設聯隊,獨立混成旅團兩個步兵大隊組成的守軍,奪取了整個原俄國、意租界區。
該部在攻占萬國橋一線後,立即渡過一個團進入法租界。配合法租界正麵進攻的兄弟部隊,迅速的攻占了整個法租界。在陶淨非調整戰術部署後的四十八小時,除了英租界還有部分殘敵還在頑抗之外,天津城內大部分地區已經肅清。
南運河以北的戰局,則是整個天津市區戰鬥之中結束最早的一個。就在河東、河西日軍整體防禦徹底崩潰的同時,南運河以北原本就在苦苦支撐的日軍守軍,便已經被分割、合圍在幾個據點之內。
改部守軍是日軍增援一個師團主力被擊沉在渤海之內後,僅存的一個丟光了重武器的聯隊殘部為主,加上台灣第一聯隊一個步兵大隊,外加四十八師團搜索聯隊主力,以及日本海軍在天津人員組成。無論是戰鬥力和戰鬥意誌,還不如河西華界區的一一零師團和五十九師團殘部組成的守軍。
在加上這一帶已經屬於天津外圍,在與其他友鄰部隊的配合被切斷後,戰鬥力下滑的相當快。在南運河以北的部隊,又采取了先吃肉、後啃骨頭的戰術,最早結束了南運河以北的戰鬥。當金湯橋、萬國橋相繼被抗聯部隊攻占的時候,南運河以北的槍聲已經落幕。
天津戰局大局落幕,讓陶淨非徹底的鬆了一口氣。當初在北平戰事結束後,一號調自己來天津戰場,接替被緊急調回東北的王效明的時候,他就知道天津之戰會是一個硬骨頭。但他也沒有想到,這一戰居然會是如此的難打。
盡管王效明之前已經完成對天津的合圍,給自己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但無論是外圍各個要點的爭奪戰,還是市區的巷戰,都讓陶淨非感覺到打的異常艱難。自參軍以來,天津這一戰,可以說是他經曆過的最難打的一戰。
不過盡管是自己經曆過最難打的一戰,但好在是基本上啃下來了。眼下整個天津城區,除了少量殘敵還在肅清之外。大部分的日軍已經被解決,可以說大局基本上已定。天津的工廠區,雖說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壞,但基本上還是完整的保存了下來。
作戰之中雖然也出了一些紕漏,但好在處置的及時,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後果。眼下的陶淨非,也卸下了心中最大的一個包袱。這種即要徹底的消滅守敵,又不能對城市造成太大的破壞,還要完成的保護工廠區的大城市攻堅戰,真的還不是一般人能夠打的。
而就在天津戰局已經開始崩潰的同一時間,在塘沽方向參戰的抗聯部隊,在一個半履帶裝甲車營的配合之下,已經完成塘沽攻堅戰,徹底收複了這個天津新的出海口。隻不過日軍在最後時刻,搶先動手炸毀了塘沽碼頭周圍所有的日本軍需倉庫。
不過雖說塘沽碼頭周圍的倉庫,都被日軍搶先動手炸毀。但是整個塘沽港的碼頭,卻完整的保存了下來。這些碼頭以及設備完整的保存下來,對於中國人來說,遠比那些日本軍需倉庫要有價值的多。
在塘沽解放的同時,日軍設置在塘沽內,專門從華北向日本轉運勞工的勞工營內,幸存的七千多準備掠往日本的勞工和戰俘,也基本上都安全的營救了出來。至塘沽收複,預示著整個天津戰場的戰事,基本上已經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