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師團什麼時候能夠運到,大本營心中也沒有底。但是眼下的戰局,卻是已經無法在耽擱了。就在保定戰場的五個聯隊,徹底失去全部聯係之後,實在坐不住的岡村寧次幹脆來了一個釜底抽薪。
他命令第一軍立即放棄山西戰場,全軍集中到運城。在陸平至曲恒一線強渡黃河,攻入重慶一戰區,經豫中撤回豫東地區。他此舉一是在太行山各個隘口,已經為華北共產軍嚴密控製的情況之下,借道河南撤回河北戰場。
整個第一軍眼下已經孤立在山西戰場,如果再不想辦法撤回,恐怕在共產軍與重慶政府軍兩麵夾擊之下,不僅無法守住眼下的山西控製區,自身也難保。既然東撤的道路,已經全部被切斷,那麼就南下借道河南。
按照目前的情報來看,重慶方麵在河南境內儲備了大量的糧食和彈藥。而眼下其精銳也已經東開正在反擊豫東,整個河南境內兵力相對空虛。如果取道河南重慶政府的控製區,不僅可以順利的撤回,還可以利用河南境內儲備的物資補充自己。
第二個原因就是如果第一軍能夠強渡黃河,不僅可以擺脫目前的窘迫局麵。還可以與豫東戰場配合,徹底的擊潰一戰區的反擊行動,搞不好還能占領整個河南。如果能夠攻占河南,也算是失之桑榆、收之東隅,對華北方麵軍的一種補償。
已經下決心徹底的放棄山西的岡村寧次,計劃的倒是不錯。可他的第一軍,已經被關在各自控製區內,最大的幾座城市內連城門都出不去。日軍在山西控製的最後一條鐵路線,南同蒲鐵路已經徹底的中斷。運城一線的日軍,已經被與其餘方向的日軍徹底的分割開來。
但岡村寧次的願望是好的,可第一軍能不能集結起來,那就可是兩說了。早在華北戰場一打響,吉本貞一就多次試圖將兵力集結起來。但多次的努力,卻均已失敗告終。非但未能將兵力集結起來,反倒是集結的過程之中,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
否則,一向隻吃不吐的日軍,又哪裏會求著第二戰區接收山西日占區?不就是為了讓第二戰區抽出兵力,掩護他們集結、撤退。隻不過那位算盤打的比他精的山西王,壓根就沒有上當,讓岡村寧次與吉本貞一的計劃落空。
這次軟硬都沒有見效的岡村寧次,則幹脆想要來一個橫的。十八集團軍在山西戰場的部隊,不是重點在正太鐵路和白晉鐵路,以及太行山、五台山各個隘口嗎。好,我不走那些路線行了吧,我繞路黃河南岸的河南。我看你們的手,能不能伸到那邊去。
隻不過眼下被死死的堵在南同蒲鐵路、正太鐵路沿線,幾個孤零零城鎮之內。在山西戰場上被十八集團軍攻勢,打得傷亡慘重的第一軍,還能不能有這個能力,集結起來足夠兵力借道河南突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不管重慶方麵是不是真心實意的,此次反擊抱著的是什麼目的。一戰區進入豫東在戰略上,倒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冀中戰場的壓力。正像是楊震預料的那樣,一戰區此次的截胡行動,反倒是在一定程度上給抗聯幫了忙。
而在冀中戰場上,隨著四四年的鍾聲來臨,首先寂靜下來的是保定北和高陽兩個戰場。就在四三年的最後一天,陳翰章完成了對保定戰場,日軍五個聯隊的徹底圍殲。清風店這個關鍵的節點所在,到底沒有用上。隨著保定城的收複,整個西線戰場已經大局落幕。
隻是保定戰場上連續苦戰,雖然殲滅日軍五個步兵聯隊。但在日軍不斷玩命一樣的反衝擊之下,陳翰章所部傷亡也相當的大。甚至傷亡數字,已經達到所部總兵力的三分之一。在進抵正定之後,因為無後備兵員補充,實際上已經無力繼續南下隻能轉入防禦。
而就在保定北戰場槍聲平息下來之前,高陽戰場首先落幕。從高陽方向出擊的部隊,已經攻占蠡縣,徹底的解決當麵日軍幾個步兵大隊。在完成對高陽之敵圍殲後,該部不顧傷亡,立即調頭向東攻擊前進。
以配合河間戰場圍攻部隊,對河間之敵完成合圍。該部眼下正在與河間正麵戰場的日軍一部,在瀦龍河與肅寧之間激戰之中。但麵對為了保證師團主力左翼安全,而拚命抵抗的日軍。再加上自身在之前的戰鬥中傷亡也很大,投入的兵力有些不足,所以進展相對有些緩慢。
不過在河間戰場的右翼,進展卻是比較順利,則基本上已經完成對河間戰場日軍六十四師團的包抄。擊潰六十四師團在右翼的抵抗,完成了對六十四師團與二十二師團之間聯係的分割。
雖然多次的合圍,都被這個很是狡猾的六十四師團給擺脫掉。但也在死死的咬住日軍的右翼,以坦克集群為先導,采取平行加超越追擊的戰術。實施多路圍攻,也不斷的在日軍身上一塊塊的往下撕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