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2 / 2)

按照抗聯總部最新的警衛規定,號稱大內侍衛的抗聯總部警衛團的一營,是專門負責內線警衛,也就是抗聯所有副職以上的貼身警衛,以及駐地內線警衛工作。所有副職以上身邊的警衛排,都是歸一營建製。

這個營表麵上是歸警衛團建製,但這隻是表麵上。別說警衛團的團長和政委,就是政治部的保衛部長都無權過問。這個營實際上是由參謀長郭炳勳,親自管理和指揮的。這個營所有的幹部戰士訓練和裝備,則由眼下表麵上總部副參謀長,實際上擔任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的李明瑞親自負責。

二營是屬於外線警衛,在總部駐地外圍各個要點擔任警戒。也就是說這個營,專門負責抗聯總部的外圍防禦。而三營則是屬於機動警衛力量,一般跟隨前指活動。這個營的裝備,也是整個警衛團最好的,也是最強的。

全營上下都是每人長短兩支武器,不僅有機槍還有狙擊步槍。同時營直屬火力連,還配備有兩挺十二毫米高射機槍,四門六零炮和兩門五七無後坐力炮。按照郭炳勳的要求,改營的一個連,要在日軍一個步兵大隊的進攻之下,至少能夠堅持六個小時。

此次楊震入關作戰,身邊跟著的除了貼身警衛排之外,就是三營的兩個連。而眼下在任丘縣城北門擔任縣城警衛的,就是該營九連三排。當然還有晉察冀部隊的一個班,也在這裏配合警戒。

該排長魏方傑是一九四零年入伍的老兵,曾經就在楊震的身邊工作過,是楊震貼身警衛排長李明博一手帶出來的。參加過皖南突圍,熱河營救挺進軍被俘女兵等多次戰鬥,實戰經驗也相當的豐富。

多年在楊震身邊工作養成的警覺習慣,讓魏方傑在益子重雄帶著的人,剛一出現在他的視野裏麵,就敏銳的發現不對。眼下的抗聯部隊都在前線,後方除了幾支預備隊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的野戰部隊。

呂公堡一線戰場眼下雖說戰事已經進入收尾階段,但是雖然眼下一號就在任丘縣城。不管是誰,沒有一號的命令,是無論如何不從前線抽調兵力,回到前指所在地擔任警戒的。別說一般不太可能知道總部駐地,眼下就在任丘的一般幹部。就是他杜司令,也沒有這個膽子。

這些人從步伐和動作來看,一看就是野戰軍,絕對不是什麼後勤部隊。這個時候出現在這裏,時機不對、位置更不對。就算是預備隊,也是駐紮在任丘以南,這附近要說冒出一支晉察冀軍區部隊有可能,但是冒出一支抗聯的野戰軍絕對不可能。

最關鍵的就是如果不是自己眼睛出現什麼視覺上的誤差,就在這支部隊身後,被其他人不著痕跡隱藏著的幾個人,肩上扛著的應該是九二式重機槍的槍架和槍身。雖然敵人之間的縫隙一閃而過,但以老兵的眼光魏方傑還是可以肯定,那就是九二式重機槍。

作為一名在抗聯一號軍事首長身邊,工作多年的老兵。如果他連現在的抗聯,還有沒有裝備九二式重機槍都不知道的話,那就是一個天大的樂子事了。開什麼玩笑,九二重機槍在抗聯之中早就已經淘汰。別說主力部隊早已經退出裝備序列,就是二線與地方部隊,也一樣已經退出裝備序列。

僅僅從這一點,他馬上清楚的判斷出。距離自己越來越近的這支抗聯部隊,雖說從頭到腳都是清一色抗聯的標準裝備。從行軍動作和部署來看,也是典型抗聯的部隊作風。但這支部隊,絕對不是抗聯的部隊。

再加上幾個幹部身後,雖說偽裝的很好,但是依舊若隱若現的棍子一樣東西,那不是日軍的軍刀是什麼?無論是抗聯,還是十八集團軍,可都沒有幹部攜帶軍刀的習慣。在戰場上還帶軍刀的,除了日軍之外沒有任何可能。

多年警衛員的生涯,又是在原軍區直屬偵察旅,經過特殊培訓過的魏方傑,這雙眼睛可謂是精的很。盡管當麵的這支日軍偽裝的很巧妙,但依舊被他看出不少的破綻。如果這點水平還沒有,他也不會在一號身邊工作了整整三年的時間。

發現迎麵正快速的向任丘北城門,快速走來的這支部隊不對勁之後,他馬上下命令立即做好戰鬥準備的同時。也拉住了試圖準備要上前打招呼的,那個晉察冀兄弟部隊的班長。但他拉住了晉察冀軍區部隊的人,卻沒有來得及拉住身邊渤海軍區派來的一個幹部。

這個來自原來冀魯邊軍區的幹部,明顯認識走在日軍序列前的邢仁甫與楊錚侯。這個幹部反應倒是相當的迅速,發現這兩個叛徒之後,馬上感覺不對勁的他,立即警覺的掏出槍,打開保險讓前麵的人立即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