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1 / 2)

第一戰區這個時候選擇出兵收複豫東,不僅很有可能會遭遇到日軍新增援的兵力,甚至還有可能反倒是將日軍的反擊重點,從抗聯身上拽到他們自己的身上。除非他們調動一切的精銳參戰,否則很有可能會偷雞不成,反倒是蝕把米。

這個結果並不是楊震自己那裏沒有任何根據,隻是憑借胡猜亂想,而胡亂判斷出來的。而是從整個亞洲與太平洋戰場的整體戰局,眼下的形勢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做出的預判,以及對重慶方麵的了解,而得到的答案。

現在眼下的東南亞戰場,並無任何的大戰。美國人的反擊,主要還是集中在西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之上。在東南亞戰場,除了在印度戰場以及滇西戰場,眼下戰火正炙之外,其餘的無論是荷屬東印度群島,還是其他戰略方向都相當的寧靜。

而東南亞本地那些不僅沒有將日軍視為入侵者,反倒是將其視為解放者的英法荷前殖民地居民。自身的進行抵抗運動雖然不能說沒有,但也幾乎可以說忽略不計,根本就無法起到任何牽製日軍的作用。

反倒是趁機組建的各種所謂的軍隊,相當緩解了控製被占領區的治安等方麵的壓力。可以說眼下駐法屬印度支那與荷屬東印度群島的日軍,是整個日軍體係之中,日子過的最舒服的一部分,而且軍事壓力也最小的一部分。

眼下北非戰場雖然已經落幕,但已經登陸意大利本土的英軍,與其英屬各個殖民地軍隊的精銳,重點還是始終歐洲戰場。至於亞洲戰場上的部分精銳,眼下都集中在印度戰場。隻要印度還在打,亞洲戰場上的精力有限的英軍,就顧及不到東南亞。

澳軍的主力,眼下也被牽製回了澳大利亞。至於美軍,除了在澳大利亞戰場上投入大量的兵力,照應自身實力不足的澳大利亞軍隊,以及部署在印度戰場上部分之外。剩餘的還在西南太平洋與中太平洋,慢吞吞的玩著跳島的戰術。

更何況美軍與英軍一樣,重點還要放在歐洲戰場。眼下陷入僵持的意大利戰場,讓美國人在亞洲戰場,根本就沒有太多的精力。而在印度方麵陷入僵持的戰局,也牽扯到了美軍太多的精力。

短時間之內,美軍是沒有進攻東南亞的能力,尤其是日軍布放的重點荷屬東印度群島。亞洲與歐洲戰場有著相當大的不同,亞洲戰場以海軍為主,太平洋戰場又是以島嶼爭奪戰為主,無論是後勤方麵還是戰場的局限性,都擺不了太多的兵力。

而在歐洲戰場上,與實力和裝備都遠超過日本陸軍的德軍作戰,才真正是硬碰硬的大戰。所以重心在歐洲戰場的美國陸軍,在太平洋投入的兵力會很有限。而單靠海軍陸戰隊,是沒有能力多方麵同時發起攻擊的。

也就是說短時間之內東南亞戰場上,日軍還是可以抽調出相當部分的兵力的。同時作為重中之重的中國戰場,日軍大本營就算在不情願,也隻能想盡辦法抽調援軍增援。至少從東南亞戰場上,短時間之內再抽調兩個師團的兵力,並不是一件太過於困難的事情。

更何況,日軍在其本土還有大量新編成的師團,始終留在本土而未投入到任何的戰場上。這些新的師團,一樣可以隨時投入到中國戰場上。之前日軍援軍試圖在塘沽港登陸,直接增援華北戰場,便已經說明日軍不會放棄對中國大陸戰場的增援。

雖說在塘沽港已經擊沉了一部分的運輸船隊,送第一批日軍援軍中的絕大部分,去渤海龍王那裏做客。但日軍依舊未必不會繼續從本土抽調援軍,增援眼下已經很危急的華北戰場。塘沽港被封鎖,可日軍還有青島港一樣可以使用。

以日本人一貫百折不撓,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性格來說,一次增援的失敗,絕對不意味著他們會馬上就此收手。增援還是肯定的,而且隨著冀中戰場的規模不斷擴大,增援的兵力也會越來越多。

日軍在塘沽、秦皇島登陸,那麼不用想肯定是針對自己的。可一旦一戰區這個時候,在豫東發起全線的反擊。那麼在青島登陸日軍援軍,最終會選擇哪個方向作為自己的目標,那可就說不準了。

如果重慶在這個時候選擇發起反擊,很可能等待他們的,並不是眼下隻剩下部分兵力的三十五師團,到是很有可能會是日軍大本營增援的新銳。以及在東南亞戰場上,休養生息已久的師團。

不過重慶在這個時候發起反擊,雖說有可能碰的滿頭是包,但是也正好可以幫助自己分擔一部分的壓力。想來日本人對重慶方麵收複豫東的舉動,絕對不會坐視不理的。因為一旦豫東丟失,引發的可是一係列的連鎖反應。

豫東丟失,豫北肯定難保。豫北與豫東一旦丟失,重慶將控製區拓展到津浦鐵路,那麼日軍不是自己找不痛快嗎?再說豫北丟失,日軍在冀中投入的援軍無論數量再多,恐怕也要麵臨兩麵夾擊的危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