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重慶的陽謀(2 / 2)

不過盡管心中很是不願意,但是臉上卻是不敢有任何表現的。既然大老板都已經下了決心了,自己這個分公司的經理,也隻能去執行。至於打好,打不好,那隻有聽天命了。反正他是很不看好,這次的反擊作戰。

在豫東與山西,實施局部反攻的事情定下來之後。列席會議的某一位大員,提出了應該與延安方麵交涉。北平既然已經收複,那麼北平市長應該由重慶派出。還有東北的幾個省主席,也可以一並的辦理。

既然延安方麵堅持什麼所謂的抗日統一戰線,那麼就應該在行政上服從重慶管理,服從軍令和政令。選派北平市長以及東北各個省主席,本身就是行政院的事情。即便是他們的陝甘寧邊區政府,不也是經過政府承認之後,才正式確立地位的嗎。

如果延安方麵拒絕行政院委任的人員,那麼就是變相搞獨立,不服從中央政府試圖搞分裂。正好可以借著這個機會,對一直很是擔心中國人自己先打內戰的美國人施壓,逼著他們終止對共軍的援助。

延安方麵接受的話,那麼正好借機在共軍的控製區內打上釘子。無論這個想法能不能實現,對於重慶來說,在政治上都是有相當好處的。而且他建議在人選出來之後,可以通過報紙大肆的宣揚、大造輿論。

雖說真實的情況究竟怎麼樣,大家都是瞎子吃丸子心裏麵有數。眼下卻正可以在這些問題上,做一些的文章。重慶既然掌握著上層建築的權利,那麼就應該好好的運用一下,充分的用足一切表麵上的權利。利用重慶中央政府的地位,堂堂正正的與延安方麵玩一次陽謀。

同時這位老兄提出的,放那位東北軍的少帥回東北,組建東北行政委員會以及委員長哈爾濱行營。或是在東北境內新成立一個戰區,以這位少帥為戰區司令長官,並堂堂正正的調幾支東北軍歸屬這個戰區指揮。

利用這位少帥在東北的人望,以收拾和整理東北人心,並與東北共軍分庭抗禮。在這位大員看來,眼下東北軍係統的幾個軍,除了軍長還是原來的之外。其餘的方麵,已經完全的中央化了。即便是少帥指揮,也不見得能夠真的指揮的動。

調東北軍以回到東北戰場的名義返回東北,再讓少帥擔任這個戰區的司令官,這足可以堵上任何方麵的嘴。延安那個黃毛小子,不管再能打,與少帥的資曆和在東北的聲望,根本就無法相比。而那幾個雖說是東北軍出身,但是實際上也已經中央化的軍,也便於中央控製。

這位瘸了一條腿的國防最高委員會中央設計局長前邊的建議,可謂是相當符合那位重慶第一人的胃口。對於這個建議,想都沒有想的便同意。並立即指示行政院,馬上拿出適合的人選。在選出人選之後,立即向美國大使以及重慶八辦通報,同時在全國的報紙上公布。

但是對於放少帥和東北軍回東北的建議,卻是腦袋搖的像是一個撥浪鼓,想都沒有想的便直接否決了。開什麼玩笑,放虎歸山的事情,豈能一做再做?那位少帥還是讓他繼續在貴州讀書和釣魚吧,去東北的這件事情還是免談為好。

在東北新成立戰區可以考慮,但是放少帥和東北軍回東北想都不要想。那幾個軍雖說已經中央化了,即便是放出少帥,他也不見得能夠指揮的動。但讓他們返回東北,又天高皇帝遠,誰能知道會不會出現什麼樣的改變?

別忘了,那幾個軍長可還是東北軍出來的。而那位少帥對於這些高層的影響,絕對非短時間可以肅清的。一旦他們與延安聯手,那麼無異於放虎歸山不說,反倒是增強了延安在東北的影響力。

在重慶東北軍出身的元老,以及東北籍服從中央的軍政官員那麼多。並非是挑不出來其他人,幹嘛非得放他回去?在狠狠的瞪了提出這個建議的人之後,這個議題連討論一下都沒有,便直接將這個議題直接否決了。

這場軍事檢討會議,開的即漫長又拖遝。但在這幾條定下來之後,其餘的問題也就不是什麼大問題了。對於某些在戰場上相當不思進取的將領,最多也就是罵上一頓之後,該怎麼用還得怎麼用。

當然以這位老先生,每一次開軍事檢討會,多多少少都有倒黴人的性格,這次會議也不是沒有倒黴的人。那位以一個師的兵力,固守常德近半個月的時間,一個整編師打的隻剩下三百人的常德守軍師長。

因為在守軍已經拚光,援軍又遲遲不至的情況之下,無奈突圍而被批捕。至於其他的救援不利的將領,也有幾個背了處分或是撤職留任的。當然真正倒黴的,隻有那位因為沒有死在常德的守軍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