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心懷各異(1 / 2)

這位明顯很是有些雄心壯誌的戰區長官,也許是心中有股子不服氣,可謂是獅子大開口。他認為不應該單單是華北方麵,要發起一係列的反擊作戰。在其他的戰場,也可以進行一定的戰略的配合,至少在打一場三九年冬季的那種全國戰術反擊作戰。

在豫東戰場與山西戰場打響的同時,在華中應該以第五、六兩個戰區的主力,向湖北境內應山至武漢段的平漢鐵路發起攻擊。爭取利用日軍十一軍抽調大批兵力至冀中參戰的機會,以徹底的打通五、六兩個戰區之間的聯係。

力爭使得五、六兩個戰區連成一片,增加兩個戰區的回旋餘地,加強應對華東日軍的能力。同時加強五戰區的縱深,並加強對皖北、鄂東地區的控製。盡可能的將湖北境內的日軍,壓縮至武漢附近,恢複對湖北境內糧食產區的控製。

並恢複平漢路河南與湖北之間的通行,以加快物資的物資的轉運。至少日軍不能再像現在這樣,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想打那裏、就打那裏。力爭使得一、五、六這三大戰區,徹底的連成一體。

集中九戰區主力以及江防軍主力,對嶽陽周邊的洞庭湖平原,以及宜昌一線發起反擊。收複兩湖地區主要糧食產區,以緩解大後方眼下已經出現的糧荒。利用這個機會恢複江防態勢,徹底的切斷日軍進犯陪都的通道。

以三戰區的主力,在江西戰場上發起反擊。利用日軍在江西、蘇南、浙江兵力不足的態勢,爭取一鼓作氣收複南昌。共軍可以打下北平,國軍也一樣可以收複南昌。隻要能收複南昌,便能穩定贛南的大後方,對九江一線形成威脅。

同時加大在滇緬戰場上的投入,盡快的打通與印度的地麵聯係。他建議在抽調一兩個軍,投入到緬甸戰場。隻要打通與駐印軍之間的聯係,勢必會減輕美英兩國在印度戰場上的壓力,尤其是美國人在印度戰場上的投入。

隻要美國人能在印度戰場上,抽調出部分的兵力投入其他戰線。那麼東北共軍在美國人整體戰略格局之下的重要性,勢必會大幅度下降。隻要美國人認為東北共軍不是不可代替的,再加上施加一部分政治上的壓力,美國人終止對東北共軍的援助,也就順理成章了。

在他看來美國人是相當現實的,不下重餌美國人是不會給予太多好處的。東北的共軍之所以得到美國人的大批援助,原因不外是他們在東北戰場上,牽製住了日軍的關東軍與朝鮮軍這兩大戰略集團,減輕了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壓力。

同時如果能夠打通中印交通線,也可以加快美援物資的運輸。同時與美國人協商,將原定於交給中國,現在卻被用到印度戰場上的裝備,盡快的交付中國。這樣一來,無疑在外交和軍事上,都有極大的好處。

最關鍵國軍也能大規模的實施反擊,收複部分的失地,在美國人的麵前展現出強大的戰鬥力。無疑對爭取美國援助,還是有相當好處的。畢竟眼下在國際上,是重慶而不是延安,才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

其實他的建議,到是很符合重慶方麵利益的。但是他的建議,卻是在參加會議的所有人看來,這胃口實在有些過大。眼下剛剛打完常德會戰的六、九兩個戰區,至少在短時間之內,基本上以無進攻能力。五戰區在四三年的作戰之中,同樣損失不輕。

現在除了實力還比較完整的一戰區、三戰區、八戰區,以及本身就兵力最少的四戰區之外,其餘的各大戰區基本上已經無反擊能力。而且眼下大部分可以調動的精銳,都在第二次編組的遠征軍序列之中。這個時候進行全國性的反擊,根本就無力支撐。

而且這個時候發動全線反擊,也在一定程度上觸動了下麵各方麵大員的利益。前邊吃緊,後方緊吃。前線某些方麵大員,與淪陷區的走私生意,一個個做的腦滿腸肥。這個時候讓他們發起全線反擊,無疑是要了他們的命。

特別是那些雜牌軍將領出身,以及以雜牌軍為主編成的戰區。對於他的這個建議除了個別人之外,幾乎無一人讚同的。尤其是以晉綏軍為主,實際上是自成體係的第二戰區,以及以雜牌軍為主的第五戰區。

在這二位看來,眼前的這個一貫以吞並或是削弱雜牌軍為己任的家夥,這麼做純粹是為了削弱雜牌軍。這兩個戰區實力和與中央軍為主的戰區,根本就沒有辦法相比。無論是美援裝備,還是美英給的二手意大利裝備,基本上都沒有他們什麼事情。

這種情況之下,讓這兩個實力在全國最弱,一個以桂軍為主,一個以晉綏軍為主的兩個戰區去主動發起反擊,這不是又搞出來的變相削弱雜牌軍又是什麼?讓我們發起反擊也可以,除非將裝備、兵員都要補足,並享受與中央軍同樣的待遇。

而在那位五戰區長官看來,他的這個計劃很是有以他的桂軍,為他們中央軍當替死鬼的做派。別說這場反擊戰打下來,會讓他本身實力就不強的五戰區損失慘重。就算真的打下來了,五戰區的整體態勢,依舊沒有任何的改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