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岡村寧次的選擇(1 / 2)

楊震的回答,老總隻給了盡力而為四個字的回答。至於其他的,也隻能看事情的發展而定了。畢竟岡村寧次究竟怎麼想的,能不能同意自己提出的交換條件,他們也無法預測。不過為了給岡村寧次施加壓力,在二十四小時最後期限抵達之前。楊震調集一部兵力,向北平外城地區發起了攻擊。

日軍對於抗聯提出的要求,始終未給予任何的答複,也沒有要求給予答複之前停火。所以此次發起攻擊,也並不算違反任何的協議。此次攻擊一方麵是給日軍施加壓力,逼迫他們接受協議。另外一方麵,也是為了在必要時候攻城打好提前量。

此次攻擊的意圖,就是要將北平的內城與南部的外城分割開來。並盡可能多的在城區內,紮下一部分的釘子。如果形勢允許,將直接完成對皇城的包圍。徹底的完成對北平城內的日軍殘存兵力,完成最後的打擊準備。

楊震命令已經搶占西直門的部隊,在西北城區采取不斷蠶食的戰術。集中部分的兵力,向城區內一點點的多路滲透。不斷的在北平地下黨的配合和引導之下,以坦克配屬步兵實施淺縱深迂回穿插。一點點的將日軍在西北城區的兵力,與城內主力分割開來。

同時已經進抵城外的各支部隊,對北平各個城門發起攻擊,並盡可能的控製除了北平內場南城牆之外其餘的城牆。不管岡村寧次的最終選擇是什麼,奪取城牆以及所有的城門,都是眼下必須做的。但楊震將攻擊的重點,還是放在了對外城的奪取之上。

北平的外城,說白了就是北平的南城區。這裏南接豐台,是平漢、北寧等多條鐵路,進入北平的必經之地,與內城之間還有正陽門火車站。當然了因為日軍的行動過於隱蔽,目前的楊震,並不清楚日軍在天壇修建了一個臨時機場。

在分割北平內外城之間聯係的戰鬥中,楊震采取了兩路分別從廣渠門與廣安門,同時發起相向的攻擊。沿著北平內城的北城牆,以正陽門為中心點的對攻戰術。但將攻擊的重點放在了外城的北部,可以避開了城南的天壇與先農壇。

在城內的日軍兵力,主力都收縮到了皇城內。在外城的兵力,主要集中在天壇至正陽門一線,以保證內外城的聯係。所以在此戰之中抗聯的東西對進,進展相當的迅速。大半天的激戰下來,基本上控製了除了天壇周邊的外城,並切斷了北平內外城之間的地麵聯係。

城內日軍雖然分別從正陽門與宣武門、崇文門,出動了數個中隊兵力,試圖重新打通與外城之間的聯係,重新奪回外城。但無奈的是抗聯以密集的火力,直接將北平內城南城牆的幾個城門徹底的封死,並以一部兵力向和平門內的北新華大街發起攻擊。

日軍的多次反擊行動,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最終無力承擔過大傷亡的日軍,不得不龜縮到正陽門內,放棄了對宣武門與崇文門一線的防禦。隔著大柵欄這條老北平著名的商業街,與當麵的抗聯對峙。

此次攻擊不僅奪取了北平外城大部分城區,並搶占了北平大部分城門控製了除了南城牆之外,百分之七十的城牆。而且從其他方向發起攻擊的部隊,也多路突進城內。在城內也大大小小的打上了不少的釘子。

甚至從西直門方向發起攻擊的部隊,前鋒已經打到了什刹海,前鋒直指皇城北門的地安門一線。在外城抗聯的前鋒部隊,隔著正陽門至永定門大街,也就是老北平赫赫有名的天橋,與困守天壇至永定門的日軍大約大半個大隊對峙。

日軍在天壇與先農壇內部,都設置了炮兵陣地。而參與對外城爭奪的抗聯部隊,則按照上級的要求,未攜帶任何的炮兵進城。而日軍在外城固守的天壇與先農壇,又使得抗聯的攻擊部隊無法實施炮火反製。這兩個炮兵陣地,給抗聯對外城的攻勢,帶來很大的威脅和損失。

盡管前線指揮員一再要求拔出天壇與先農壇,日軍在北平外城的兩個最重要的據點,以及裏麵設置的,對後續攻城可能會帶來相當大威脅的兩個炮兵陣地。但在投鼠忌器的情況之下,最終還是選擇了暫時圍困。

不過為了壓製這兩個炮兵陣地對城內的威脅,楊震派出了一批飛機,就地在天壇與先農壇上空徘徊。雖說不能直接使用炸彈摧毀這兩個日軍炮兵陣地,但是也給日軍這兩個炮兵陣地,帶來了一定的威懾力。

在攻擊機群抵達天壇與先農壇上空,一頓機槍掃射下去之後。原本依仗自己所處的位置,而毫無顧忌並不是很擔心被抗聯炮兵反製,而不斷的向城內傾瀉炮火的日軍炮兵,立即閉上了嘴。

在拿下外城,城內日軍實際上已經徹底的走投無路之際。趁熱打鐵的老總,再一次派出人與日軍談判,催促岡村寧次接受抗聯的條件,爭取城內殘存日軍同意撤出北平最精華的皇城所在。同時抗聯也派出飛機,向城內投放了大量的日文傳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