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在保定周邊的冀中大平原一馬平川的地形,更有利於發揮坦克集群作戰的優勢。所以酒井康早在出城反擊,而沒有按照方麵軍司令部要求死守待援的時候,就已經做好配屬的三個坦克聯隊全部戰損的準備。
但酒井康的計劃,卻被抗聯的炮兵直接給扼殺在了搖籃裏麵。他的炮兵剛一開始轉移陣地,就被那邊一直像狼一樣,在死死的盯著日軍炮兵的,由直屬特種偵察旅抽調人員,客串的抗聯炮火偵察引導員給發現。
沒辦法,野炮群到是還好說。可那兩門九二式一零五加農炮的分量實在是不輕,轉移陣地一點響動沒有根本就不可能。而這兩門此次炮戰之中,日軍炮兵裝備之中威脅最大,射程最遠的九二式加農炮,又是抗聯重點偵察對象。
在立即準確的判斷出日軍此時轉移炮兵企圖後,抗聯一線炮兵指揮員立即調動手中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對日軍轉移的炮兵實施了一次密集的火力壓製。以徹底的摧毀這兩門射程遠、精度高,對抗聯兵力調動威脅很大的一零五加農炮。
在重榴彈炮壓製日軍掩護炮火的協助之下,一個火箭炮連冒險前移到日軍炮兵陣地兩公裏之處,向著上級指揮員判斷出的日軍火炮轉移方向,經過縝密的計算時間之後,打出的一個齊射。
隨著這些原本足以覆蓋日軍一個步兵大隊的火箭彈,形成了一層密集的彈雨。在此戰之中,至少是第一階段戰鬥之中,日軍對抗聯威脅最大的兩門九二式一零五加農炮,連同牽引車以及配屬炮兵,一同被打成了零部件。
最大的威脅解除,讓陳翰章多少鬆了一口氣。這兩門射程高達十八公裏的加農炮,不僅射程遠,而且在日軍這樣經曆過嚴格訓練的軍隊之中,威脅是相當的大,尤其是對抗聯的炮兵和後麵的補給要點威脅極大。
這兩門加農炮部署的位置,有相當的刁鑽。在之前的炮戰之中,抗聯的火箭炮群多次試圖利用射程和火力密度,打掉這兩門威脅,但始終未能如願。配合作戰一個中隊的布倫海姆轟炸機群,也多次出動未能如願。
現在這兩門最大的威脅被打掉,靠近前線縱深十三公裏範圍內,他可以再無需擔心日軍遠程火力的威脅。尤其是縱深的補給站、野戰醫院和炮兵陣地,也不用在擔心被日軍遠程炮火帶來的威脅。
雖說隨著戰事的進展,日軍後續依舊可能會投入射程更遠的火炮。但是對於陳翰章來說,至少給自己爭取的一段最為寶貴的緩衝時間。隻是陳翰章沒有預料到的是,在滹沱河兩岸戰場上,隨後日軍投入的不僅僅是占據了其總數三分之二的重炮。
還有整個中國派遣軍,幾乎所有的坦克、飛機,以及從本土、東南亞戰場,火速增援的重炮、作戰飛機與坦克集群。同時也將其中國派遣軍,近三分之二可以調動的兵力,都席卷了進來。
與之相對應的是,抗聯也在不斷的從關外調集兵力和重裝備進關。甚至到了戰役的後期,抗聯一百毫米以上口徑火炮的六成,裝甲兵的七成全部調入關內戰場。同時華北各大戰略區,包括新四軍也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參戰。
為了補充大量重裝備調入關內留下的空白,楊震利用四三年底,美國人提供的部分M四中型坦克,以抗聯裝甲兵訓練基地,裝甲兵第一指揮學校為基礎,在東北提前組建了抗聯的第三個裝甲師,並同時組建了三個裝甲旅。
此次保定戰役,也正是拉開了幾十年後被稱之為冀中大血戰的序幕。下一階段兩軍的戰場,不僅僅是爆發在地麵,還有空中甚至是海麵。原來相對平靜的冀中平原,變成了一片血與火交織的海洋,埋葬了無數鋼鐵的墳墓。此戰過後整個冀中平原上,到處都密布著雙方被擊毀的重裝備。
相對於微微鬆了一口氣的陳翰章來說,盡管行動一開始就遭遇到了挫折,但酒井康中將並未氣餒,而是命令兩個坦克聯隊,在三個中隊的一式自走炮的掩護之下。加快行動代價,不惜一切與敵軍靠攏,以便充分的發揮自己的火力。
與一般日本陸軍將領以戰國時期第一猛將織田信長,或是北條綱成為偶像不同,這位酒井康中將的偶像是被稱之為越後之龍,以智謀與凶悍並列著稱,被稱之為無雙名將的日本戰國時期名將上杉謙信。
所以一貫以智將自詡的他,盡管秉承著日本軍官一貫在戰場上的凶悍,骨子裏麵還沒有擺脫日軍將領一貫的蠻幹習慣,該狠的時候絕對不差。但至少他自己認為他更喜歡抓住所謂的戰機,通過戰術上的運用來擊敗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