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楊震的堅持(1 / 2)

聽著楊震對山西戰場的擔心,老總點了點頭道:“這一點,中央已經考慮到了。現在晉察冀軍區和晉冀魯豫軍區各一部,正在晉東南和晉東北展開,對第一軍的防線正在發起攻擊。太嶽和晉綏軍區主力,已經對太原周邊發起鉗形攻勢。”

“同時晉冀魯豫軍區集中了四個旅主力,以及冀晉、太行軍區各六個團的地方武裝,共計十五個團的兵力。由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統一指揮,已經沿著正太鐵路兩側全線展開,並對陽泉發起攻擊。”

“眼下在山西戰場上,整個正太鐵路沿線,從娘子關到壽陽一線已經被切斷。同時山西戰場我軍各部,已經與日軍第一軍主力緊緊的咬在一起。山西戰場上從目前來看,到是不用太過於擔心。”

“不過相對於山西的第一軍,中央更擔心的是日軍從海路運輸增援部隊在塘沽登陸。山東軍區對津浦鐵路,已經實施了大規模的破壞。日軍如果從華中、華東戰場增兵,從目前來看依靠海路是最便捷的方式,也是可以做到最嚴格的保密方式。”

“楊震同誌,山西的第一軍那是明敵。而且在山西戰場上我軍兵力占據優勢,同時經過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的整訓,部隊無論是裝備和軍事素質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此戰之前,你們又調集一部分炮兵進入山西戰場,加強了我山西部隊的火力。”

“可以說在山西戰場,我軍在兵力和火力上都占據絕對的優勢。在加上負責指揮封鎖晉東南戰場上的你們那位老副師長,原來的四方麵軍總指揮經驗豐富,我們並不是很擔心山西第一軍,會對整個河北戰場造成太大的威脅。”

“但可能會從塘沽登陸的日軍,對於我們來說卻是一個暗敵。日軍增援部隊什麼時候抵達,會來多少增援兵力,這對於我們來說都是無法預見的。在戰場上不可預見的敵軍,對於我們來說才是最危險的。”

“別說我們現在已經破壞了津浦鐵路部分路線,蘇北以北的津浦路基本癱瘓。就這條津浦鐵路沒有被破壞,為了掩蓋戰略意圖和增援兵力數量,日軍增援華北戰場的時候,也會采取兩條腿走路的辦法。陸地運輸與海運同時行動,以加快增援速度。”

“尤其是眼下整個中國沿海,對於日本海軍來說,還算是一個安全區的情況之下。而我們沒有海軍,甚至連舢板都沒有一條。在茫茫的大海上,根本就無法判斷日軍增援路線和增援的兵力數量。”

“如果放棄天津與塘沽一線,這樣就等於將戰略的主動權,自己拱手交給了日軍。日軍隨時可以利用塘沽與天津這兩個港口,輸送大批增援部隊到華北戰場。楊震同誌,為了防範日軍的增援部隊,你鉗製天津需要多少兵力?這世上隻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而從目前塘沽港集中的日本海軍艦隊,從戰役打響到現在這麼長時間之內,還尚未受到任何攻擊的這一情況來看。美國海軍在履行與我們之前達成的,派遣潛艇進入渤海灣活動,封鎖塘沽港的協議很是有些三心二意,甚至有可能根本就沒有想過執行。”

“從這一事件上來看,在封鎖中國海岸線,阻止日本海軍通過海路調兵的計劃上,我們根本就不能指望他們,還是要靠我們自己才行。從眼下的態勢來看,我們隻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這也是中央要求先打天津和塘沽的主要原因,就是想要戰略的主動權控製在我們自己的手中。禦敵於海上不讓其登陸,打掉日軍在華北最大的軍港,切斷日軍自海上增援以及物資運輸的路線。讓他們想要增援隻能走津浦鐵路,使得他們時鍾的指針由我們來撥動。”

“楊震同誌,你根據形勢的發展,對戰略重點進行調整,我沒有太大的意見。但是在戰略重點方向的選擇上,我希望你還是最好慎重考慮一下。我認為還是應該以天津方向為主,封鎖住這條日軍目前可增援華北的最便捷,也是最安全的通道。”

老總的不讚同,楊震猶豫了一下,但最終還是道:“老總,相對於山西的第一軍,對於塘沽可能會登陸之敵,我們已經做了一定的準備。日軍海運援軍,的確是我軍很難控製的。眼前我們的情報網,也沒有辦法覆蓋到大海上。”

“至於我個人沒有,也不會將希望都放在美國海軍身上。老總,我從來不將希望寄托給外人身上,尤其是美國人身上。但我還是認為現在打天津或是塘沽,都是得不償失的,同時也沒有那個必要。”

“所以針對日軍肯定會通過海運,增援華北這一點上,我們也著手做了一些的應對。海運增援固然難以捉摸和把握,但是有一點我們卻可以掌握。那就是海運對港口的依賴性,還是相當的大。”

“我們的情報網固然部署不到海麵上,但是我們卻可以對華中和華東的幾個港口進行監控。武漢、南京、上海、寧波等這些港口,我們都可以利用當地的地下黨組織,對其實施秘密的監視。同時派出偵察機,配合我地下黨對塘沽港進行監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