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2 / 2)

從被擊斃的日軍身上,搜查到的全部英製野戰口糧。以及通過審訊俘虜,得到的日軍在拿下英帕爾和科希馬之後,受製於後方運輸能力,幾乎未補充糧食和彈藥。但依靠英帕爾和科希馬繳獲的物資,從未缺過糧食和汽油。就連運輸車和裝甲部隊使用的油料,都不必在從緬甸運輸。

日本人拿著英國人的裝備和物資,將英國人打的痛不欲生,很是讓英國人受傷。要知道這些裝備之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他們想方設法從美援給中國人的裝備之中搞來的。其中的輕武器數量雖說不多,但是美製榴彈炮和山炮,以及重慶軍隊最急需的三七反坦克炮的數量卻是不少。

這些火炮,都是從原定給予中國軍隊之中搞來的。結果這批囤積在英帕爾,英國人苦心偷來的裝備,到頭來卻變成了砸在自己腦袋頂上的炮彈。而日軍在英帕爾繳獲的四磅反坦克炮,外加美製三七戰防炮,也讓英軍投入反擊的裝甲部隊損失慘重。

而這位史迪威老兄,發現落在參戰美軍頭上的炮彈,居然有美製一零五榴彈炮和七五山炮的炮彈。而且衝鋒的日軍除了英製機槍和司登衝鋒槍之外,居然還有大量的美製湯姆遜衝鋒槍和M一卡賓槍,盡管氣的暴跳如雷,但也毫無辦法。

如果沒有他的允許,英國人根本搞不到那些原本該給中國人的美製武器。遠征軍在印度整訓的兩個軍,炮兵裝備不及美軍製定的編製數量一半,最奇缺的反坦克炮基本上是一門都沒有,美國運來的那些武器裝備都被他交給了英國人。

結果英國人將這批武器都原封不動的轉交給了日本人來打自己,參戰的美軍兩個旅,有三分之一是傷亡在日軍打過來奇準的炮火之下。甚至一個營的美軍,剛一上陣就被日軍炮彈硬生生的給炸垮了。

得到了英軍援助的日軍,毫不吝嗇的告訴美英兩國,隻要有足夠的炮彈,他們也一樣會采取火海的戰術。在印度東北部的攻勢越來越猛,美英軍隊在地麵上明顯不是對手。再加上英屬印度軍隊大幅度的反水,到四三年年初,英國人在印度東北部的防線,已經岌岌可危,隨時都可能出現總崩潰。

尤其是印東北戰略要地艾藻爾與錫爾傑爾,在日軍不斷的猛攻之下,眼看淪陷在即。一旦這兩地丟失,那麼整個布拉馬普特拉河東岸的整個印度東部地區,都有丟失的危險。而印東北地區一旦丟失,整個印度的大門也就徹底的打開了。

麵對著印度戰局的連續潰敗,除了不斷的向國內要求增援之外,這位老兄此時也顧不得重慶的阻攔。直接從他住處的昆明訓練基地,乘坐一架美軍運輸機飛往東北。他來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勸說抗聯出兵印度東北部,以緩解印度戰局。

沒辦法眼下將更多的兵力,都投入到了澳大利亞與北非的美國陸軍,能夠在地麵作戰部隊上給予他的支援很是有限。在原有駐紮印度的兩個旅外加一個支隊被打殘之後,美軍所有的增援,就是從澳大利亞戰場上抽調了部分炮兵和裝甲兵,以及從北非戰場上調集了一批航空兵,調往印度戰場增援。

至於最急需的地麵部隊,美英兩國現在誰也抽調不出來。除非放棄眼下北非戰場大好的局麵,將登陸北非的美軍抽調回來。隻是這個時候,讓美英兩國放棄北非已經取得的戰略主動權,基本上是不太可能。

但對於兵力已經使用到極致的英國陸軍來說,卻實在已經找不到足夠的兵力,調往印東北前線。除非他們情願冒著英帕爾英屬印度軍隊大規模反水,再一次出現的風險。將英帕爾之戰後調往後方英印軍的幾個師,再一次調往前線。

這個時候,卻是誰也不敢冒這個風險。要是這幾個師再出現大規模的反水事件,垮的就是整個印度的全部防禦體係。日本人答應的給予印度人獨立的好處,讓飽受殖民掠奪之苦,渴望獨立的印度人還是吸引力很大的。

而在與這位老兄矛盾公開化之後,重慶方麵對其防範又是相當的深,盡可能的避免他直接控製自己的軍隊。當然更多的原因,也是重慶方麵實在沒有那麼多的精銳軍隊,可供他像之前在緬甸戰場那樣揮霍和浪費。

他不拿中國人和中國軍隊的生命當做一回事,中國人不能不拿自己的軍隊當一回事。即便是急需現代化裝備,但生怕被他拉去給英國人堵搶眼,有限的精銳被他揮霍一空的重慶方麵,甚至全部停止了原定的空運幾個軍去印度受訓、改裝的計劃。

重慶方麵拒絕繼續空運部隊進入印度,英國陸軍眼下的重點還在北非與澳大利亞,美國人也沒有太多的兵力調往印度。英印軍又不堪大任,這個時候誰也不敢在將其用到一線。搞的手頭幾乎是無兵可調,甚至有些饑不擇食的他,直接將目光轉向了中國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