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到咱們這裏住,這一天就隻能在家,連一個說話的人都沒有,這生活不是更枯燥、乏味?在學校雖說生活枯燥了一些,可二老總歸還是有些事情做,這樣對老人的身體更有好處。與孩子們相處,二老的生活也能活潑一些。至少有一個說說話,嘮嘮嗑的人。”
袁芷若的話,楊震微微一愣。想起前一段時間,父親對被保護過度引起的反感,也微微的搖了搖頭。保衛部門的決定自己無權幹涉,想讓保衛部改變決定,自己想都不要想。現在的陳泊都恨不得在父母身邊放一個加強連,二十四小時不離開眼睛的保護。
要是真到了自己這裏,內線的保護雖說肯定會取消。但外圍的保護力度,隻能加強不可能削弱。恐怕與自己住在一起,二老連現在這點自由都沒有了。也就隻能在院子裏麵轉悠一下,大門更是都出不去了。這樣的情況,隻能引起父母更強烈的反彈。
還是妻子說的對,在軍區子弟小學那裏,當個小學教師還可以讓父母有些事情做。那裏的孩子,也可以寬慰一些子女都不在身邊的二老。最起碼可以有些說話、嘮嗑的人,總比和自己住隻能麵對著四麵牆要好的多。
雖說自由少了一些,總還是有一片天地。老人不能太累,但更不能太閑著著。閑的過度了,對老人的身體反倒不是一件好事。讓他們多少有些事情做,對老人的健康更有好處。想了想,楊震最終還是同意了袁芷若的建議。
拍了拍袁芷若的小手,楊震感歎的道:“多虧了有你,要不然我與家人現在還指不定鬧的怎麼僵硬呢。我這個人天生就不會處理家務,做兒子不合格、做兄長也不合格,現在看做丈夫也不是很合格。”
對於楊震的感慨,袁芷若笑了笑沒有說什麼,隻是將緊緊的擁到楊震的懷中,抱著他的腰不撒手。看著情意纏綿的妻子,楊震一把將懷中佳人抱起來走向了臥室。嬌妻在懷,那些煩心的事先丟到一邊去。
事實證明,袁芷若的擔心並非是無中生有,強按著外柔內剛的楊繼財這頭倔牛去喝水還真不行。在楊震很多事情都沒有辦法明說的情況之下,楊繼財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很堅決,要不就批準他的結婚報告,要麼他就打一輩子的光棍。實際上在揭開話題之後,楊震與這位弟弟的談話,就很是不太愉快。
第二天晚上,楊震在開完會直接給楊繼財掛了一個電話,將他帶回了自己的小窩。而今天也提前回來的袁芷若,早就在家裏準備好了酒菜。不過自結婚之後,依舊是聚少離多的小兩口,家裏因為基本上不開火,就連居家過日子最基本的油鹽醬醋都沒有。
工作繁忙的袁芷若,也實在抽不出精力去菜市場采購,更沒有時間呆在廚房。好在父親走之前留下不少錢,手頭明顯比楊震寬裕的袁芷若,便去司令部食堂按照規定交錢買了三個菜。
自己則抱著資料提前一個半小時回家,親自下廚整治了一道油炸花生米拚哈爾濱紅腸,一盤熗拌白菜、粉絲,外加一隻砂鍋裏麵燉的一碗壇肉。
紅腸和花生米,還有白菜、粉絲,外加豬肉,都是袁芷若委托司令部食堂的司務長,在外出采購的時候去買的。當然,這些也都是單獨付了錢的。在性格還相當傳統的袁芷若看來,這是小叔子第一次登大哥的門,自己這個做嫂子不下廚,也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就算在忙也得下廚整治幾道菜色,哪怕是簡單一些菜也好。這是袁芷若認為這是自己作為妻子和嫂子,必須要做的事情。尤其作為婆家人的楊繼財,第一次上門的情況之下,隻拿食堂菜糊弄那就太過了。
她曾經聽楊震的母親提起過,楊繼財很喜歡吃壇肉。到部隊之後,因為戰事和部隊條件限製,兜裏麵也常常很幹淨的楊繼財基本上還沒有吃過。所以特地按照最正宗的做法給楊繼財做了一碗。
好在這幾道菜都很省事,就算壇肉需要的時間長一些,但是隻是放在爐灶上燉著就可以。不過相對於專門為楊繼財準備的壇肉,白菜熗拌粉絲這道菜,可是袁芷若特地為楊震準備的。因為這道東北特色熗拌菜,是楊震最喜歡吃的。
在她還是楊震秘書的時候,這道簡單的菜色楊震卻總是吃不夠。隻要大白菜下來之後,每次熬夜開會給楊震搞夜宵的時候,楊震總是點名要這個。就那麼一小盤白菜拌粉絲,楊震就著能吃下去好幾塊大餅子。
自兩個人結婚之後,因為袁芷若調離楊震身邊,再加上兩個人聚少離多,楊震反倒是很少能有機會吃到袁芷若為他做的飯。這道他最愛的小菜,自然也就更難吃的上。今天兩個人還是第一次在家正式開火,袁芷若自然不會忘記這道丈夫最愛吃的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