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明顯不想與日本人在這個時候公開撕破臉的蘇聯人,隻隨同參與了幾次對金屬冶煉中心富山的突襲。在損失了六架轟炸機之後,因為佩八轟炸機過於低劣的可靠性,在取得一定的遠程轟炸經驗之後,便停止了參與。
隨後便將這批佩八轟炸機,轉手給抗聯之後撤回了國內。沒辦法這些飛機的發動機可靠性太差,再玩幾次飛機就丟光了。飛機丟光了蘇聯人倒是無所謂,但是一旦跳傘的空勤人員被俘,那可就會引起很嚴重的後果。所以蘇聯人的參與,還是相當有限度的。
雖說楊震對這批佩八轟炸機的性能還算滿意,但是這批轟炸機發動機低劣的可靠性,楊震也不敢輕易啟用。最後用一批美製B二十四轟炸機的備用發動機,將這四十多架佩八轟炸機的發動機替換下來,才將其投入實戰。
不過這批蘇製四發重型轟炸機,倒黴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缺乏有效的發動機。在換上可靠的多的美製發動機之後,這批蘇製轟炸機的性能完全不輸給英製斯特林轟炸機,而且四十多架的數量也不算太少,有總算聊勝於無。
當然這批蘇聯貨也不是白給的,是以五萬噸優質動力煤換來的。這個價位論起價格來,總體還是很便宜的。當然這批轟炸機抗聯需要配備通信係統,需要加裝機內通話器,外加還要更換發動機。但總體來說,性價比要比那些葉二轟炸機要好的多。
其實那一百部的B二四轟炸機的發動機,抗聯其實也沒有花錢,甚至都沒有計入租借法案的項目之中。因為楊震在接手這批轟炸機之後,立即將其轉手給了美國人一架,供美國人仔細研究蘇聯人的重型轟炸機技術。
美國人用一百部的B二四轟炸機發動機,換來的這一架佩八型轟炸機,再加上之前的葉二轟炸機研究一個遍之後。得出了一個很重要的結論,蘇聯人的這型飛機壓根就是一群垃圾。雖然航程比較遠,但基本上對美英沒有任何的威脅。
而且性能不僅遠不如美國正在設計的新型轟炸機,也不如美英現在已經投入到戰場的轟炸機。無論是在大航程之下的載彈量,還是飛機上的設備都相當的落後。按照美英的標準,這款轟炸機甚至不具備真正的實戰能力。
一百台大馬力發動機,換了這麼一個在任何人都感覺大腦袋的結論,在美國人看來卻是還是很合算的。蘇聯人嚴格的保密措施,讓外界一直摸不到其真正的技術水平。美國人雖說認為蘇聯人的航空技術距離自己相差太遠,但是卻並不相信德國人的宣傳。
美國人雖然看不起蘇聯的海軍,以及二戰之中充其量也就是戰術空軍的空軍。但是對於蘇聯人能不能造出來從勘察加直飛阿拉斯加的轟炸機,威脅到美國的本土,美國人還是很感興趣的。
有了這個難得的機會,去掌握蘇聯最新的轟炸機技術,美國人還是很舍得花錢的。事實上美國人對抗聯裝備的蘇製飛機,一向都很感興趣。無論是轟炸機,還是戰鬥機都相當的有興趣。抗聯裝備的蘇製轟炸機,美國人不僅派出飛行員前來試飛,而且派來的都清一色的是老手。
眼下雖說美蘇兩國因為共同麵對著同一個敵人,打的可謂是熱火朝天,美國人也真的很下力氣援助蘇聯人。但今天的朋友,不意味著明天就不會是敵人。就像美國人對抗聯的援助總是留很多手,隻給二流的裝備一樣,對蘇援助也沒有強到那裏去。
地麵上的裝備有啥給啥,卡車、坦克、裝甲車,幾乎是有求必應。但是對於飛機的控製,卻是相當的嚴格。別說戰略轟炸機是一架都不給,最新式的戰鬥機也是一架都不給。野馬戰鬥機,隻給了幾架初期B型的。同時采取了很多手段,去刺探蘇聯人的航空情報與發展。
美英兩國的態度,決定了他們與蘇聯人的合作,勾心鬥角會始終暗存其中,這場戰爭勝利的那天,也就是雙方分道揚鑣的那一天。冷戰?沒有這場無硝煙的戰爭,楊震那裏來那麼多的機會?
蘇聯人對美英的態度也是一樣,自己最新的航空技術一向都是實施嚴格保密的。很多蘇聯飛機經常是已經出現在戰場上,美英才知道蘇聯人還有這麼一款新式飛機。蘇聯外交部長乘坐這款佩八轟炸機去英國開會的時候,所有的維護都是蘇聯人自己來的。
英國人想要靠近這款轟炸機,都相當的困難。直到那次會議之後,美英才知道蘇聯人居然還有這麼一款腿長的超遠程轟炸機。但蘇聯人的這款飛機,盡管在戰場上損失很大。但是對美英卻采取了嚴格保密的措施,美國人根本就接觸不到。這次美國人逮到機會,一百台發動機根本就算不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