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戰後影響(一)(1 / 2)

至李明峰撤回建平一線為止,預示著此次會戰大規模的戰鬥基本上已經全部結束。經過兩個半月的苦戰,抗聯以傷亡二十餘萬人,幾乎是全軍作戰部隊傷亡過半,創重組以來最高傷亡記錄。並損失坦克三百餘輛,作戰飛機二百七十六架為代價。

在東北、晉北、綏東、熱河、察西幾大戰場,不算挺進軍單就抗聯參戰各部隊,共計全殲日軍九個師團,基本殲滅三個,重創四個師團,共計殲敵近三十餘萬人。全殲日軍蒙疆駐屯軍,關東軍與華北方麵軍大部。

徹底的收複山西內長城以北地區,綏遠的絕大部分地區以及整個熱河。並在東北將整條戰線推進至四平一線,解放了關東軍統治東北的核心新京,並摧毀了南滿日軍軍工產業的大半,將關東軍壓縮至原遼寧省境內。

在東北戰場雖然未能最終拿下四平,但絕大部分的作戰目標基本達到。雖說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全軍傷亡過重,坦克與飛機損失過半,但最終打通了與關內戰場的直線聯係。為今後充分利用關內豐富的人力資源,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而在察南戰場的挺進軍,也付出了傷亡三分之一的代價,基本上攻占了整個察南,並收複塞北重鎮張家口,打通了關外根據地與晉察冀軍區的直線聯係。全殲日軍兩個獨立混成旅團,基本殲滅一個師團,重創一個師團。

此戰過後冀東軍區與冀中軍區雖說暫時未能恢複,但是平西和平北根據地,全部得到了的恢複。甚至平西和北嶽兩個主要根據地,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擴大。最關鍵的是通過此戰,鍛煉出一批適合現代作戰的部隊和指揮員。

在會戰期間,冀中軍區挑選一批精幹人員,配屬一批武裝。利用日軍在戰役期間龜縮回保定的整體形勢,重新返回冀中根據地,經過努力重新恢複了部分的遊擊區,以及恢複了部分基層政權。雖然未能達到鼎盛時期的態勢,但畢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在此戰結束後,不僅日軍華北方麵軍,受到自組建以來的最大重創,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喪失了進攻能力,甚至到了自保也不足的境地。關東軍也同樣損失慘重,過半兵力被圍殲或是重創。

而對於關東軍最大的損失,不是兵力的損失,是南滿軍事工業遭受到的重創。尤其是承擔了整個侵華日軍大部分彈藥供應的奉天兵工廠,被迫全部停產,甚至已經危及到整個侵華日軍的彈藥供應。

同時此戰影響之大,也不僅僅限製在抗聯、華北敵後武裝與關內外日軍之間。在晉北戰場落幕之後,麵對著抗聯裝甲騎兵集群已經進入山西的新局麵。以及此戰引起的整個中國戰場上形勢,發生的巨大轉變。重慶方麵在目瞪口呆之餘,也產生了一股子濃濃的危機感。

在看過軍統和二戰區、八戰區對此次晉北戰場,抗聯投入的兵力和裝備使用情況,以及在晉北戰場使用的戰略戰術,最關鍵的是投入的裝備報告。那位重慶方麵的第一人,在直罵美國人與英國人不是東西的同時,也感覺到後脖根子一陣陣的發涼。

這還是當年的土八路嗎?要是延安的軍隊都有這麼強大的戰鬥力,都有這麼好的裝備,那麼這中國的天下還是自己的嗎?娘希匹,美英兩國這麼做是不是太過分了?給了延安這麼多的裝備,究竟誰才是中國的合法政府?

對於抗聯此戰之中使用的戰術,他到不是看的太重。但他實在無法接受抗聯投入的裝備之中,出現了大量英美製造的坦克和飛機。娘希匹,自己這個中國的合法政府,從美國人那裏要點裝備像是要了他們老命一樣。

珍珠港事件已經過去整整半年,美國人隻給了六十多架他們自己不要的飛機,幾萬條步槍。英國人隻給了一堆他們在北非戰場上繳獲的破爛,外加從之前美國人那裏買來的三手貨。那些破爛的意大利造步機槍和火炮,沒有多少子彈不說,很多步槍居然連槍栓都沒有。

到了那邊可倒好,是沒有給步機槍,但是卻給了那麼多的坦克和飛機。這位重慶方麵第一人,壓根就不相信抗聯投入到戰場上的那些英製十字軍坦克,以及英製戰鬥轟炸機,都是窮的掉底的延安方麵,花了大價錢去買的。

別說延安那邊,根本就沒有那個實力去購買。就是有,眼下自己都自顧不暇的英國人也不會出售的。那些武器裝備,肯定是英國人支援的。還有美國人,居然連B十七轟炸機都能給他們。難道他們不知道那些轟炸機不僅可以轟炸日本,還能轟炸重慶和整個大後方嗎?

美國人調動這批轟炸機途徑大後方的時候,不是說借道中國去蘇聯嗎?為什麼這批轟炸機出現的位置,卻是在中國的東北?並在晉北戰場上會出現?他美國人真當我的情報部門都是瞎子,或是不認識他們的飛機?

至於美英兩國口口聲聲說的,那些坦克和輕轟炸機等裝備是給蘇聯人的,至於蘇聯人是否轉交給了東北共軍,他們並不清楚,同時也沒有能力去管的話,這位眼下中國的第一人根本就不相信。他認為這是美英兩國,在拿他當小孩子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