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2 / 2)

至於究竟能夠吃多少肥肉,那就是到時候看情況再說了。反正他是打定了主意,隻要城內的日軍不出來,就堅決不強行攻城。那樣對他來說,有些過於高昂的代價,實在有些劃不來。

這位老兄在戰場上瘋歸瘋,但他的發瘋並非是無的放矢。該撤退的時候,他會毫不猶豫的撤退。死打硬拚,那是在需要的時候。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去做的。他上來的那股子瘋勁,說的是他在戰場上的那股子不死就要戰鬥,就要將敵軍徹底打垮的信念。

並不是他真的好動不動就抽風,上了戰場就什麼都不管不顧。打死拉到,不死就接著拚命。瘋子是說的他的作戰風格凶悍,而不是說隻會傻了吧唧的硬頂。拚命歸拚命,但並不是不管什麼情況都死打硬拚。要真的是那樣,他恐怕早就死過不知道多少回了。

作為老紅軍出身的幹部,從普通戰士一步步成長為副師長。從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一步一個腳窩,一步都沒有落下。這個時候部隊提拔幹部,也沒有說什麼裙帶關係,這樣和那樣的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能一步一步走的這麼紮實,從普通的戰士做到師旅長,都是從戰場上打出來的。多少年的艱苦鬥爭,一直都在與裝備占優勢的對手作戰,這位旅長其戰機的捕捉能力以及對戰場上形勢的判斷,都是相當的出色。

多少年的艱苦鬥爭,像他一樣這些從紅軍時期幸存下來,甚至可以說是從死人堆裏麵爬出來的高級指揮員,絕大部分的能力都相當的出色。大浪淘沙,留下來的都是真金。十年敵強我弱的內戰,的確給關內部隊鍛煉出一大批久經考驗的軍事幹部。

雖然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未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多年的戎馬生涯,也讓他們很難可以長時間的接受更高級的軍事深造。在抗戰爆發前後,讀過一段時期的紅大和抗大,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難得的機會了。

但這些從戰場上成長起來的高級指揮員,無論他們身上有多少的不足,大多數因為條件和對手的限製,更是缺乏現代化合成的作戰經驗和能力,基本上無炮兵等多兵種協調作戰的指揮經驗。

但有一點卻是那些受過正規軍事教育培養出來的幹部不具備的,那就是長期在戰火中衝殺,養出來的在戰場上敏銳的嗅覺,以及豐富的戰鬥經驗。在戰場上養成的那些指揮經驗,也是在軍校之中學不到的。這些從死人堆裏麵爬出來的幹部,可以說都是精華,都是可靠的老骨頭。

雖說指揮經驗大多數是以單一的步兵為主,但是多年從戰爭中學些戰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隻要給他們必要的條件,這些戰爭大學的畢業生,會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具備一名現代化合格的指揮官應該有的軍事素養。

這位旅長從眼下的整個戰局判斷,日軍在遼東戰場上的最高指揮部既然現在就在北票。那麼一旦北票受到攻擊,周邊的敵軍勢必會傾巢出動救援。但在眼下整個遼西戰場上來看,日軍很難抽調集團兵力出動。

也就是說北票周邊的日軍各個部隊,前往北票戰場增援,注定隻能是分散而非集中的。這樣一來,就給自己帶來的難得的戰機。與其在朝陽城下死打硬拚,付出代價也不見得能夠占到便宜,甚至還有可能會吃虧。還不如將眼光往外放一放,在朝陽戰場周邊尋找戰機。

充分利用戰場上瞬間即逝的戰機,抓住敵軍一部徹底的吃掉他。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與其硬著頭皮付出很大代價去攻城,還不如在兄弟部隊創造的戰機之中,很是撈上一筆劃算。即協助了兄弟部隊作戰,也讓自己吃到肉,可謂是一舉兩得。

建平城西一戰,幹淨利落的解決日軍一個加強大隊。雖說自己也遭受了一定的損失,但這個代價對於該旅目前全旅上下齊裝滿員,總兵力達到五千之眾的實力來看,還是可以承受的戰鬥,給這位旅長帶來了相當大的自信。

老子一個旅能吃掉一個齊裝滿員的加強步兵大隊,難道就吃不掉你一兩個作戰中隊。而且對於這位紅軍時期的老將來說,那場戰鬥給他帶來的不單單是前所未有的自信,還有對日軍下級軍官指揮素質下滑的認識。

那一戰他發現日軍下級指揮官,尤其是中隊長和小隊長一級的指揮官,素質幾乎與三八年到四零年之間無法相比。無論是戰鬥意誌,還是指揮能力都下滑不止一個檔次。甚至出現攻擊要點,兩次進攻失敗便停滯不前的情況。

而且小隊的一級進攻戰術,無論是火力還是兵力分配,都與抗戰初期的日軍無法相比。士兵雖說作風依舊,但是最基礎的軍官素質下降,這無疑很影響日軍的作戰效率。這個發現,更加堅定了他將手向外伸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