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戰鬥之中他采取了以連排建製多路同時進攻的辦法,重點在頭尾和腰部,讓日軍首尾難以策應。腰部重點在切斷日軍兩部之間的聯係,兩翼則重點不在拿下多少日軍陣地,而在於殺傷日軍的有生力量。
盡管對腰部的進攻,甚至在多次打到拚刺刀的程度,都因為日軍拚死抵抗,而沒有能徹底的將日軍腰部徹底的打斷。但也通過奪取楔入日軍防禦陣型的部隊,在身後山脊上兩挺重機槍、一挺高射機槍的配合之下,以火力封鎖,打破了兩翼日軍向中間靠攏,徹底縮在一團的想法。
組建挺進軍的這些老八路,本身軍政素質就不低。在東北整訓這段時間之內,戰術和火力水平,也得到了相當大的提高。在戰場上的戰術運用,雖然比日軍還有一定的差距。但這種差距,已經不再向以往那麼巨大了。
除了射擊精度還略差之外,無論是連排的戰術運用,還是拚刺刀水平,都已經不差日軍那裏。尤其是每個步兵班都配備了兩支衝鋒槍,在這種山地作戰之中,給日軍帶來了相當大的威脅。
作為一線陣地支撐火力的輕機槍,都是與身後重機槍,成交替部署形成相互之間掩護的態勢。在機槍打兩個短點射、一個連射之後,立即在身後機槍的掩護之下,快速的轉移陣地,以避開日軍擲彈筒的打擊。
雖說輕機槍質量還不盡如人意,但是裝備的數量,早就已經不再是過去甚至一個排都沒有一挺的時候了。彈藥數量的充足,也讓這些老八路不算差的軍事素質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所有的輕機槍,除非必要都是清一色的短點射與長點射結合。
這支日軍第一次與身上穿著與抗聯淺黃色製服顏色不同,還是地道的八爺灰製服挺進軍的時候。如果不是身上的軍裝不同,手中的家夥也不同,這支日軍內曾經與抗聯交過手的軍官,還以為自己在與老抗聯對抗。
雖然被壓製在山穀內的日軍,依靠山穀內的地形拚命的試圖頑抗到底。但無論兵力、還是火力,都不如當麵對手的這支日軍。在對手不斷采取的蠶食戰術之下,原本上千人的兵力,被一點點的削弱。
在激戰五個多小時之後,麵對著已經無還手之力,兵力已經從一個加強大隊直線下降為一個中隊的日軍,已經急不可耐的這個旅發起了最後的總攻擊。在一陣刺刀戰之後,這支原本負責偷襲抗聯後方,卻沒有想到與偷襲自己後方敵軍打了一場遭遇戰的日軍,永遠都抵達不了他們的目的地了。
在這場遭遇戰結束之後,這位旅長在敵軍已經驚動,原有計劃已經無法實施的情況之下。幹脆直接從四漢城河一線,直插葉柏壽一線。拿下葉柏壽之後,看形勢或是南下撈一筆,或是向西包抄朝陽縣城。
這一戰打的是幹淨利落,參戰部隊也表現出來老八路高度的戰場紀律性,悍不畏死的精神,以及山地作戰嫻熟的作戰技術。從突然與日軍遭遇,到後續的戰鬥展開以及部署,銜接的異常緊密,可謂是可圈可點。
在戰後即便是楊震,也不能不感歎這位有著瘋子綽號的軍中猛將,這一戰打的的確精彩。雖說楊震也看出了整體部署上,主要是在火力部署上還有一些不足。但這些不足卻是瑕不掩瑜,並不影響這一戰的精彩。
以一個旅的總兵力,在實際投入一線五個營兵力的情況之下,全殲日軍一個加強步兵大隊,而且還是關東軍老牌師團的加強步兵大隊。這個戰果對於一般打日軍一個步兵大隊,還是按照一個旅兵力配置的挺進軍其他的部隊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鼓舞。
而且此戰的規模雖說不算大,但對整個遼西戰局的影響卻不小。這一戰對此戰的影響,不單單是殲滅一個日軍加強大隊,不僅消除了日軍對抗聯縱深滲透的企圖,而且打斷了在這場戰鬥之中的一支胳膊。
日軍被打掉了一支胳膊,同時抗聯卻騰出一個整編旅來。雙方的力量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此消彼長,李明博對建平縣城的攻擊將再無隱患的同時,還可以對日軍縱深的葉柏壽以及整個錦承線日軍控製區域,形成一個相當大的威脅。
一旦葉柏壽有失,那麼朝陽與淩源日軍之間的聯係將全部被切斷。而建平縣城,也成了孤懸在整個戰場之外的一個孤立據點。同時葉柏壽一旦受到威脅,就算日軍在不情願也隻能想辦法抽調兵力增援。
無論這個旅南下的行動,能不能拿下葉柏壽,但隻要這個旅出現在葉柏壽與朝陽之間,那麼日軍原有的攻勢部署,將全部被徹底的打亂。所以這場規模並不大的戰鬥,雖然不能對全局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卻影響到了戰局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