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遼西之戰之肥肉(2 / 2)

眼下的挺進軍雖說通過內部調劑,再加上蘇聯方麵轉交過來的德軍,以及仆從國裝備的輕武器,大部分的部隊都換裝了七九口徑的武器。但蘇聯方麵轉交過來的步槍數量比較充足,但是機槍數量不僅樣式繁多,而且數量也不足。

在大部分機槍都帶有戰損急需修理,而抗聯眼下還無法為這種機槍生產配件的情況之下。通常抗聯的兵工廠隻能對這些戰損機槍,采取兩挺,甚至幾挺拚做一挺的辦法進行搶修。這就導致了挺進軍在機槍的數量,無法滿足全軍換裝的需要。

更何況挺進軍原來本身裝備的捷克式機,以及各種型號七九機槍,除了抗聯調撥的部分之外。其餘的也因為多年使用,磨損程度普遍都很嚴重。相當一部分的機槍已經到了使用壽命,不僅配件不全,就連膛線都磨光了。

全軍原來裝備的捷克式機槍,基本上沒有備用槍管。原來裝備的捷克造和比利時造,以及丹麥造的原廠貨,因為質量和工業以及原材料方麵的原因,雖說備件也有一部分不全,但損耗還沒有那麼的嚴重。尤其是捷克原廠造機槍,盡管多年使用,但質量並未普遍下降。

但國內各個兵工廠自行仿製的,因為鋼材質量和製造工藝,再加上多年高強度使用的原因,百分之六十多已經到了報廢的程度,隻不過因為沒有換裝的來源才勉強對付使用。這些機槍,根本就不敢打連發。這就造成了實際需要換裝的數量,遠遠的超過賬麵上的缺口。

再加上蘇軍轉交過來的MG三四機槍,因為缺乏重機槍狀態使用的三腳架,即便維修好了也隻能當做輕機槍使用。再加上為了維修這些戰損機槍,隻能將其中一部分配發部隊。而其他七九口徑的機槍,數量也不充足。

畢竟整個四一年,蘇軍大部分時間都在打敗仗。偶爾繳獲一批戰利品,則前線也就消耗掉了。直到莫斯科保衛戰結束,才大批量的繳獲德軍輕武器。機槍,特別是重機槍的缺口數量大,也就使得挺進軍部隊之中還有幾個團,目前配備的還是日製武器裝備。

眼下留守在熱河戰場上的兩個旅,就有兩個團裝備的全部都是日製武器。另外一個團裝備的是七九口徑的步槍和輕機槍,但重機槍則裝備的還是九二式重機槍。至於另外一個旅,也是日式裝備與德式口徑混編,隻能盡可能的保證口徑相同。

雖說與日製輕重機槍相比,他更喜歡德製MG三四機槍,但這種機槍不是數量不足嗎?他部下的三個團,隻有一個團配備了這種機槍作為班用輕機槍使用。在沒魚蝦也好的情況之下,這些日軍最新式的輕武器,就成了他眼中的一堆肥肉。

在這位旅長看來他一個旅的兵力優勢,現在的裝備雖說不能算精良但情況要好的多,而且彈藥的數量充足。再加上去年底的整訓,軍政素質普遍有了很大的提高,這種情況之下對於日軍一個加強大隊還不手拿把掐?

尤其還是這種山區地形,製高點都在自己手中控製的情況之下,這個戰場就他媽的天生給自己布置的。打垮了這支日軍,這些武器裝備不就早晚都是自己的了嗎?眼前鬼子使用的這種九九式機槍,他在抗聯試用過,性能還是相當不錯的。

尤其是不用塗油就可以發射,可以快速的更換槍管,子彈的威力也比較大,遠遠超過日製六五口徑子彈。雖說比不上德製機槍和抗聯的機槍,但是比歪把子和拐把子要好的多。作為老兵,誰不願意用精良的武器?

這位自信滿滿,並且盯上人家武器裝備,打算一鼓作氣將當麵日軍全殲的旅長,在將試圖爭奪製高點的日軍反擊下去之後。調動身後的炮兵,全線壓製日軍掩護兩翼山脊處的機槍火力。

除了迂回包抄兩翼的兩個營之外,以兩個建製連沿著兩側山脊,向正在沿著山脊進攻反過來包抄他的日軍發起反擊,自己則親自指揮一個營貼上去咬住日軍。同時以兩個營的兵力各配屬兩門迫擊炮,以及加強兩挺重機槍,分別向葉柏壽和建平縣城兩個方向,分別放出了警戒。

在派出警戒部隊的時候,他重點告訴向建平方向警戒的營長,如果建平縣城方向還是按照原計劃打響,他指揮的那個加強營,則立即沿著建平縣城方向,向張家營子強行插過去,並沿著張家營子重點向西北方向展開。在穿插途中如果與小股日偽軍遭遇,一律不得戀戰。就是跑死了,也得按時抵達張家營子一線。

在抵達張家營子之後,立即以不少於一個連的兵力,向南控製薑家店、東山頭一線。以保證整個四漢城河流域戰場側翼的安全,以及建平戰場戰鬥的順利完成。如果日軍從葉柏壽增援建平一線,他的這個營就是打光了,也要在援軍抵達之前頂住日軍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