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陳翰章的判斷(2 / 2)

“同時,集中現有的騎兵和部分裝甲力量,向北圍攻位於張莊和馬邑地區的其步兵第六十二聯隊、第八十三聯隊發起攻擊。而且我看之前我們在舊廣武的炮兵,也可以完全抽調過去。”

“尤其是那種火箭炮,一打一大片。我看這種武器並不是很適合山區作戰,反倒是很是適合張莊、馬邑地區的地形。將這些火箭炮調過去,增加北線的火力。至於這邊的戰事,我看以目前的身管火炮,完全足夠使用。”

“我也知道眼下戰事緊急,怎麼樣在短時間打垮這個二十一師團,是扭轉我們現在被動局麵的關鍵因素。但我們不能因為急迫,而不考慮戰術。既然一口氣吃不掉一個胖子,那就采取兩麵對壓,集中火力一個大隊一個大隊的敲掉他。”

“也不見得非得一下子就打死,隻要打殘他們,讓他們在下一步的作戰之中無法再掀起什麼風浪來,我看就完全可以了。兩個步兵聯隊,敲掉他三分之二的兵力,我看就完全可以。日軍作風雖說凶悍、頑強,但也不是鐵打的。在炮彈的麵前,也一樣是無法抗的住的。”

說到這裏,老總笑了笑道:“我早年為了尋求救過真理,曾經去西方留學過,記得第一站到的就是德國。雖說因為從事革命工作,在德國並未停留多長時間,就從德國轉到蘇聯,但德語我還是記得一些的。”

“這些日軍的新式反坦克炮,我從你們繳獲的戰利品身上的銘文看出來,這些火炮都是德國貨。應該是此戰之前,日軍從德國進口的新式反坦克火炮。都是正兒八經的德式武器,而且其中絕對沒有仿製品。”

陳翰章聽到老總的建議和判斷,在掃了一眼戰場上的敵我態勢圖之後,略微琢磨了一下,拿起電話要通在一線指揮的熊伯濤,按照老總的思路開始調整部署。但陳翰章並未完全按照老總的思路執行,而是在老總的方案上做了一些調整。

他沒有抽調部隊迂回新廣武與雁門關之間,一是兵力已經使用到極致的他,現在他根本就抽調不出來多少步兵,去執行這個迂回計劃。多了抽調不出來,少了非但起不到威脅的作用,反倒是分散了自己本就不多的兵力。

而沒有步兵掩護,在山區采取這種迂回作戰,哪怕是已經控製住的山區迂回作戰,對於裝甲兵來說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就算沒有了反坦克炮,以日軍的瘋狂程度,肉彈攻擊很多時候比反坦克炮帶來的威脅更大。

同時從新廣武到雁門關不過三公裏的直線距離,迂回部隊即便穿插到雁門關,但要遭受兩方麵火力的夾擊。抽調兵力直接迂回到雁門關相比建立炮火封鎖區,以火力切斷日軍增援路線,並不是一個很合算的決定。

而且現在搶占雁門關,即沒有那麼必要,也沒有那個需要。舊廣武現在已經拿下,雁門關內的日軍並未派出大量兵力來爭奪這個西部屏障,說明他們在雁門關一線的兵力,經過這段時間在新廣武的消耗,恐怕也所剩不多,實力也在快速的減弱。

這個二十一師團不是在東北戰場上,與自己打了多年交道,已經成為老油條的關東軍。而是秉承著東南亞的連戰連勝,渾身上下滿是傲氣來到晉北戰場的。剛一交手,陳翰章便感覺到這個二十一師團雖說行動上很謹慎,但是全師團上下普遍帶著一股子傲氣。

如果在東北戰場上,打成現在的這個樣子。與抗聯交手多年的關東軍會立即收縮兵力,將防禦重點放在縱深,甚至有可能會直接撤到雁門關。同時也會將張莊、馬邑的部隊,利用抗聯還未來得及合圍的態勢,全部撤回雁門關一線,全師團轉入防禦作戰。

絕對不會在新廣武爭奪戰之中下這麼大的力氣,一口氣投入這麼多的部隊。經過縝密的分析,陳翰章認為既然這個二十一師團渾身上下充滿傲氣,那麼以日軍一貫的戰術習慣,他們是絕對不會放任舊廣武,在這個時候落到抗聯手中的。

哪怕是舊廣武,已經變成一片廢墟。但隻要兵力允許,他們絕對不會放棄這個新廣武的屏障。但在舊廣武戰事結束之後,日軍遲遲沒有出兵反擊。除了新廣武的戰略地位更加重要,需要不斷增援之外,恐怕也是實力將近消耗餘燼,已經無力抽調兵力去收複舊廣武。

陳翰章就不相信,以自己的火力之猛烈,投入的攻擊力度之大,他二十一師團在雁門關的兵力會損失不大?自己占據著絕對的火力優勢,以地空兩麵火力封鎖新廣武與雁門關之間的公路。

不算新廣武爭奪戰之中的傷亡,單單日軍每一次從雁門關增援新廣武,都要留下大量的屍體。在這種傷亡數字之下,無論是集團火力還是單兵火力都占據上風的自己,血都快要耗幹了,他們在雁門關不過一個聯隊,外加一部分工兵和輜重兵的兵力,剩下的實力還可以堅持下去多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