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1 / 2)

而就在三十二師團完成對茹越口的突破,易良品的部隊與三十二師團亂戰成一團的同時。原本在雁門關內停滯不前的二十一師團,突然全軍出動向北發起猛攻。相繼搶占了新廣武與舊廣武,並以三個聯隊齊頭並進的態勢,向山陰、東榆林發動進攻。

見到這個二十一師團總算咬了鉤,陳翰章一直懸著的心登時落地。雖然穆長秋的部隊,還未能趕到平地泉一線,尚未能搶占崞縣,切斷二十一師團的退路。而現在被三十二師團一部纏住的易良品,很可能無法按照原有的計劃出馬蘭口。

但在茹越口一線已經被全線突破的情況之下,陳翰章知道自己已經沒有太多時間等待這個二十一師團全部進入合圍圈。根據現有態勢,陳翰章根據形勢的發展,放棄了原有在洪濤山一線設伏的計劃。

立即命令部署在神頭的部隊,在馬邑以南強渡桑幹河,直插廣武堡,切斷這個二十一師團的退路。原來在洪濤山設伏的部隊全線出擊,在陳翰章能夠調動所有炮火的掩護之下,直插山陰至榆林的公路。以騎兵一部,向張莊一線快速突擊。從東西兩麵,對二十一師團進行夾擊。

陳翰章給各部隊的命令是,務必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完成對二十一師團的兩麵夾攻。實際上打到這個態勢,陳翰章已經放棄了原有對二十一師團圍殲的計劃。易良品無法撤回,等於一隻手被日軍抱住的他,現在已經無足夠的兵力完成對二十一師團合圍。

他手中可以在第一時間投入戰場的裝甲部隊,除了裝備T三四坦克的裝甲一團之外,他目前在雁門關戰場上的所有坦克部隊。隻有兩個T二六輕型坦克連,以及楊繼財從太原撤回來的十幾輛十字軍坦克,坦克集群數量並不充足。

而相對於可投入坦克數量不足,陳翰章最頭疼是步兵的數量更加滿足不了需要。雖然他將所有能調集的騎兵,都臨時改為步兵參戰。但依舊讓他的兵力使用上,感覺到異常的緊張和不足。

雖說日軍大部集中在大同盆地上,相對戰場有利,但這裏也不是一馬平川。日軍雖然沒有能夠搶占洪濤山,但廣武堡所在的地形,卻正是位於丘陵地帶。而廣武至榆林堡之間,卻是位於平原地帶。實際上陳翰章雖然居高臨下,但是真正開打,卻還是處在佯攻的地位。

在這種情況之下,也需要更多的兵力投入。在陸續抵達的十師主力,已經陸續開往茹越口、應縣、山陰東南方向布防拖住三十二師團的情況之下,他實在湊不出合圍二十一師團的兵力。這場戰役,注定從一開始就是擊潰戰。

兵力不足,陳翰章就盡可能的用火力代替。他調集手頭上所有能集中的一百毫米以上口徑火炮,以火力在空中支援之下,對日軍采取三麵壓迫。再加上以坦克配合步兵,逐步殲敵一部,以徹底的擊潰二十一師團。

原本陳翰章想集中裝甲一團主力,在機械化步兵一營的配合之下,對日軍縱深實施強行穿插。這種戰術,陳翰章曾經在朝鮮戰場上使用過一次。當時他也是利用坦克的機動能力、裝甲能力和火力沿著山間的公路,在有限的步兵掩護之下,采取大縱深快速突擊的辦法,撕裂日軍的整體防禦圈。

在當時的朝鮮,陳翰章麵臨的態勢,雖說和眼下並不完全一樣。但是不僅兵力麵臨著劣勢,而且還要承受日本海軍艦隊的炮火壓製。承受的壓力並不比今天所麵臨的壓力,小到哪裏去。

而麵對日軍駐朝鮮軍的優勢兵力,陳翰章就是利用這種戰術,在戰場上大展神威,將日軍攻勢攪合了一個稀巴爛。而當時戰役結束之後,一號還親自給這種戰術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坦克劈入戰”。

現在的態勢,要比當年在朝鮮強的多。自己一方擁有火力優勢,日軍也沒有了艦炮的支援。在重火力的數量和質量上,晉北戰場上的抗聯,甚至還占據了一定的優勢。兵力雖說緊張了一些,周邊麵臨敵軍的數量也多餘當初的朝鮮戰場。

但陳翰章認為在地形類似,敵情類似的情況之下,自己采取這種戰術絕對是恰當的。而且他現在手頭裝備的這種蘇製T三四坦克,無論是裝甲防護力還是火力,包括機動能力在內,都遠遠不是當年的那些波蘭、法國雜牌輕型坦克可以相比的。

這些蘇製T三四坦克七十六毫米坦克炮的威力,更是遠遠的超過當年那些法製三十七毫米短管坦克炮。更何況現在掩護步兵的火力和戰鬥力,也遠遠的超過當年。自己在晉北複製這種戰術,肯定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但陳翰章卻是沒有想到,短短才過了一年多的時間。當年自己在朝鮮戰場上,起到了超乎想象作用,甚至對戰局的穩定是決定性的這種戰術,卻在這晉北戰場上,非但沒有能起到他期待的作用,反倒是自身遭受了相當嚴重的損失。

這個二十一師團明顯在戰前,做了異常詳細的準備。不僅在作戰的時候,從不輕易的冒進,一直都在穩紮穩打。在無論是行軍還是作戰的時候總是抱成一團,並首先控製周邊的製高點。最關鍵的是每個聯隊,都配備了超編的反坦克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