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草驚蛇(1 / 2)

為了嚴格保證各次列車之間的通訊聯絡和安全,楊繼財在所有列車的車頭前都放上了觀察哨。車頭與後麵的指揮車上,用野戰電話線全部連接上。保證車頭方麵的情況,隨時可以傳遞到每列火車上的負責指揮本次列車的指揮員。

每列火車之間都用報話機,建立了通訊聯絡網。這樣可以保證作為最後一名蹬車的自己,在列車行駛之時,也能隨時隨地的掌握車隊行駛的情況。給自己處理突發事件,爭取最大的時機。

按照他的部署,第一列為全部加掛為平板車的作戰部隊列車,車上配備一輛坦克,一門九二步兵炮,兩挺平射的高射機槍作為掩護火力。配合晉綏軍區兩個基幹營合編成的一個營,作為開路部隊。一旦有日軍攔截則以火力,掩護後續列車強行通過。

在這列掩護列車後麵傷員乘坐的列車,然後運載機器設備,最後作戰部隊的順序強行通過北同蒲鐵路各個日占據點,撤至大同車站與主力彙合。考慮到形勢的過於嚴峻,楊繼財秘密下令,在運輸設備的列車上全部安裝上高爆炸藥。

本著我要是得不到的話,你們也別想利用這些煉鋼和化學設備,為你們的侵略戰爭減少成本。更不要用這些本屬於中國人的工業設備,為你們製造屠殺中國人的武器彈藥的想法。一旦事情真的到了不可為的地步,就將所有的設備全部炸掉。

實際上楊繼財也知道自己這麼做,不是在一般的冒險。這個編組辦法在平時的話,盡管車次排列的相當密集,也具有一定的風險。但是隻要調度得當,應該不算什麼太大的問題,眼下卻是一個相當冒險的行為。

整個北同蒲鐵路自忻縣以南,現在都在日軍的手中控製著。沒有鐵路調度表,沒有係統的統一調度。就這麼將六列火車,直接排出如此密集的行駛方式,簡直可以說是拿著自己的生命在開玩笑。

隻要這個龐大火車車隊之中有一列火車被擊毀,或是鐵路上出現什麼問題,所有的列車搞不好會全部撞到一起。而火車出車禍,可不是卡車。一旦前邊的列車出現什麼意外,後邊的火車在這麼近的距離之內,根本就來不及刹車。火車行駛時候帶來的巨大慣性,會讓這些火車成為一場災難。

更何況楊繼財為了盡可能多的裝運設備,每列火車加掛的車皮都幾乎超出了平時的一倍。雖然動用了兩個車頭,一個在前一個在後,但是也無疑更加增加了行駛之中的風險。如果出了問題,那損失將會是極其慘烈的。

隻是即便明知道一旦出現意外,後果會很嚴重,但楊繼財卻沒有別的選擇。在北同蒲路忻縣以南地區,還在日軍控製的情況之下,他不可能像平時那樣不慌不忙的一列一列發車,那樣反倒會給日軍各個擊破的機會。

即便是明知道是危險,但他隻能硬著頭皮去這麼做。采取罕見的火車集團發車,在短時間之內同時強行通過的辦法。沿著北同蒲路,向大同方向撤退。否則這些設備,他一個零件都運不出去。

更何況還有從其他方向已經根本撤不出去的將近一千多人的傷員,上千名最後撤離的工人和家屬。在同蒲鐵路這樣的有大量橋梁和隧道,形勢和結構都比較複雜的單線鐵路上,采取火車集團發車,行駛間距又這麼的短,楊繼財這一手是不是絕後不知道,但是空前是肯定的了。

還好日軍在占領山西之後,不僅將整個同蒲鐵路由窄軌改為標準軌。將原來的手刹製動係統,也全部改為氣刹。不僅鐵路的通行能力大大的增強,最關鍵的安全性也要增強了很多。否則就算沒有意外,楊繼財這麼做也非出事不可。

這是一次就能運輸上千噸貨物的,串聯十幾個車皮的鐵路,不是單輛車編組成車隊的卡車運輸。火車一次刹車的距離,需要幾十米,甚至還要更遠。再加上同蒲鐵路先天的隧道、橋梁多,一個不小心撞就不是一列車的問題。

但無論後果是什麼,楊繼財此時都已經沒有心思去顧及了。現在擺在他麵前的最關鍵的問題,是怎麼樣將這麼多的物資和設備安全的運輸出去。而不是現在就提前去琢磨一旦出現意外,該如何的善後。

他一方麵安排部隊,在各處地點準時蹬車。一方麵親自斷後,收攏部隊和人員。楊繼財就站在迎暉門車站的站台上。即便是日軍的炮火,已經落在迎暉門車站,他也不僅不忙的等著每過來一支部隊,都要告訴帶隊主官不要驚慌。你馬上帶隊向某個地方轉移,火車在那裏等著你。

直到第一批撤離的所有部隊,全部按時蹬車。第二批次運輸設備的列車,已經向北開始發車。城南的日軍,已經開始陸續進城。楊繼財才帶著身邊的警衛員和參謀,上了最後離開太原的列車。

就在楊繼財緊張的組織部隊逐次蹬車的同一時間,按照他的部署,雙塔寺一線的反擊部隊已經率先展開反擊作戰,以掩護城南的其他部隊迅速的撤離。盡管投入的兵力不多,但這支部隊打的卻是相當的頑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