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楊震擔心的並不是在此戰之中使用繳獲的毒氣武器,會帶來什麼樣的政治影響。作為整個二戰之中,最大的毒氣使用者日本人,沒有資格在這上麵說三道四。楊震之所以沒有下令使用這批繳獲的,數量巨大的化學戰武器,是因為可能會帶來的長遠和後續影響。
此戰過後,在並不能有效的控製太原的情況之下,抗聯無法派出專業人員排除未爆毒氣彈,以及無法清除沾染毒氣地區毒氣的情況之下。一旦這些毒氣炸彈有未爆炸的,將會給當地的百姓帶來嚴重的傷害。
而且經過撒布毒氣的區域,在很長時間之內毒性都會保持下去。這個巨大的後續影響,楊震不能不考慮。戰場周邊不單單有日軍的參戰兵力,更有大量的老百姓。而且太原周邊的晉中盆地,也是山西主要糧食產地。一旦被毒氣感染,將在很長時間之內無法耕作。
毒氣彈,尤其是芥子氣,帶來的巨大傷害別說現在缺醫少藥的中國人,就是幾十年之後的中國,也是很難治愈的。如果此戰之後抗聯能夠牢牢的控製太原,楊震可以派出防化部隊,將戰場徹底的清理一遍。但現在的問題是要放棄太原,而不是最終控製太原。
山西又是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一旦這些毒氣彈沒有被及時清理,被沙土掩蓋住。帶來的危害,將會延續幾十年。日軍的這些化學武器,已經毒害中國人夠多了。幾十年之後的中國,還在不時承受著日軍遺棄化學武器的傷害。現在的中國人,就不要自己在毒害自己了。
更何況戰場距離太原城這麼近,現在正值春季刮的又是南風,這些毒氣彈對日軍帶來的傷害恐怕不會太大。但是整個太原城,搞不好要遭受滅頂之災。此刻的太原城內日軍以及日本人的數量並不多,更多的還是中國人。
這些中國人沒有任何的防毒麵具,甚至連毒氣是什麼都不知道。在中毒之後,日本人也不會對他們采取任何的急救。就算刮的不是南風,無論那個風向,在眼下太原周邊的態勢之下都不宜使用這些玩意。
日軍用毒氣彈毒殺中國人,已經給加深了目前中國人所承受的苦難。楊震更不會拿著這些日本人製造出來,屠殺中國人的武器,來屠殺自己的骨肉同胞的。盡管也知道,此時使用毒氣彈的效果,肯定要好的多。
但楊震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打算,在太原城周邊使用這些東西。而寧願使用儲備在歸綏機場的,整個綏遠戰場僅有的十幾枚空氣燃料炸彈。老總的擔心,其實是有些多餘了。當然這種事情老總既然沒有主動詢問,楊震也不會閑的沒事,自己去主動解釋這件事情。
空氣燃料炸彈,這玩意多少有點像幾十年後普遍使用的煤氣罐,但是實際爆炸威力遠遠大於那玩意。這種這個時代的高科技武器,看似很是簡單,但是實際上卻涉及到一個完整的科學結構,物理、化學等多方麵的知識體係。
這方麵的專業問題,還是等戰役結束老總去東北視察的時候,讓專業人士給老總解答吧。自己這個半瓢子水,還是別拙嘴笨舌的去班門弄斧為好。至於老總現在怎麼認為,嗬嗬,自己暫時就不要操心了。
楊震與老總此時都在為太原方麵的總撤退調兵遣將,而楊震更是冒著被猜忌的風險,在動用一切必要的手段,掩護太原城周邊的部隊安全撤離。這不單單是關係到戰局,還有自己弟弟的安全。很多時候,親情是一道繞不開的坎。
而此時在太原,已經進入最後時刻,正在著手布置總撤退。還不知道自己的親大哥就在距離太原二百多公裏外興縣,更不知道自己這位親大哥,又給自己安排了一個差事的楊繼財,也沒有時間去琢磨自己返回晉北之後的工作安排。
晉綏八分區政治部的那位主任,還是說話算話的。就在進入最後的倒計時八個小時之後。最後一個被拆卸的西北煉鋼廠的設備,也就是那座德國造的轉爐,已經被大卸八塊安放到最後一列火車的平板車上的同時,楊繼財開始進行著手進行總撤退。
他知道在眼下與日軍咬的很緊的情況之下,想要全軍安全的撤退,單靠交替掩護幾乎是不可能平安撤離的。一旦被周邊的日軍咬上,擔任最後掩護總撤退的部隊,百分之一百的根本就撤不下來。
經過幾天的苦戰下來,原本參戰的抗聯一個加強團,幾乎已經傷亡餘燼,現在已經所剩無幾。無法全力你承擔所有的撤退掩護任務,至少要從參戰的關內兄弟部隊之中抽調一個團,才能夠部分的彌補不足。
考慮到兩軍關係以及關內兄弟部隊的未來和發展,楊繼財不能不慎重的考慮到撤退的方案。而且這也不單單是考慮到未來,更為了能安全的將這些拆卸的設備,以及大批的傷員,最後一批協助拆卸的技術人員和工人,當然還有整個太原城內所有日本籍的技術員的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