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就不要根本,什麼都不管不顧,傾盡所有全部投入到戰場上。勝大家坐江山,敗則大家一拍兩散。主席不止一次說過,風物長,宜放眼量。今天我把這句話,再一次送給你。記住,我們要的是長遠發展,而不是隻看眼前利益。”
“我們不是美國人,更不是英國人,甚至連蘇聯人也不是。即便是你們的工業建設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們也無法與日本這個現代工業國相比。我們不能在一場戰役之中,將手中的老本都舍出去。”
“別忘了,這是一場長期和漫長的戰爭。你們的裝甲兵、重炮部隊,以及航空兵部隊,是全軍的希望所在,也是我們建設這些部隊的根本和底子。一旦打光了,影響的不單單是你們東北戰場,還有我軍未來的發展。”
對於老總的這番掏心窩子的勸說,楊震沒有立即回答老總的話,而是突然沉默下來。看著這間不大窯洞外邊的群山,良久才開口道:“老總,您的想法我明白。我也很清楚,這場戰役在中央很多人的眼中,是一場類似投名狀的戰役。”
“拿我們自己部隊的未來和發展,甚至是幹部和戰士的鮮血,去向美英兩國獻媚,以換取美英兩國的施舍。此次戰役剛一打響,主席也曾經再三來電詢問我,這場戰役的把握是否足夠,部隊能不能承擔起相對應的巨大消耗。”
“但老總,不管是今天您的反問,還是之前主席的詢問,我都還是一句話,這場戰役我們必須打,哪怕付出再多的代價,這場戰役也得打。這不是針對我個人,正是為了我們這支軍隊未來的發展,這場戰役必須要打,而且必須打贏。”
“抗聯不是當年中原大戰前的西北軍,我也不是那位馮煥章將軍。這場戰役是投名狀也好,是獻媚也罷,都要打下去。一,這是北滿根據地和抗聯的未來發展,所必須要走的一步。部隊發展和壯大,不是靠著保存實力換來的,是靠著一仗一仗打出來的。”
“這次作戰其實從根子上來說,是我軍第一次正規的大兵團協同作戰。大規模的步坦、地空火力,協同作戰。其作戰模式與去年相比,可以說是進一步的量化和細化。去年的作戰,隻能說是在一張空白白紙的基礎上,進行一些摸索和總結。”
“今年的這次戰役,才是真正檢驗我軍合成化作戰的能力。我們沒有基礎,也沒有什麼充裕的時間去一點點摸索。隻能通過不斷的實戰鍛煉,不斷的提升我軍合成化作戰的水平,摸索出符合我軍作戰特點的合成化戰略、戰術。”
“我這個人有一個特點,就是一切立足於我軍自身的發展水平。不唯外、不崇外,不搞全盤照搬的那一套。國外好的經驗,我們可以學習,但是不能全盤照抄。一切要根據我們自身的情況發展,來製定我們自己的發展方向。”
“我們這支軍隊不能總停留在小米加步槍的水平,不能總停留在隻和敵軍打遊擊戰的水平。部隊要發展、要壯大,國內外的情況又有別,我們該怎麼辦?隻能通過一場場的戰鬥,逐步累積自身的經驗。”
“二,其實這一仗也正是像某些人所說的那樣。說的好聽一點是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的要求,說的難聽一些就是向美英獻媚,是一個投名狀。在眼下美英最虛弱的時候,”
“雖說與美英達成了協議,但是美英方麵對我軍可以說完全不信任。我們爭取援助,其艱難程度遠遠的超過了蘇聯以及重慶方麵。美英兩國要用我們,但是更是防備我們。”
“再加上某些方麵因為自身利益,以及對戰後格局的考慮從中暗自攪合。我們想要國外的機器設備,建立我們自己的現代化工業,不拿出一點本錢是不行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不花點本錢。”
“老總,當著真人不說假話。有些人的話並沒有說錯,我可以說這一仗有相當一部分是打給美英看的。這一仗,就是我們向美英爭取援助的本錢。日本人的國力在那裏擺著,與美英較勁,即便是人家兩麵作戰,但日本人的國力也遠不是對手。”
“如今我們不利用美英在日軍攻勢之下,一潰千裏,整個太平洋戰場都在處於弱勢的局麵出手。等到美英扭轉戰局之後在出手,會雞飛蛋打,什麼都弄不到。一旦美國人覺得我們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一個美分的裝備都不會給我們。”
“老總,這就是現實。我們在美國人眼中,本身就不是中央政權。說好聽點,是一個地方政權。說不好聽點,就是一個政黨。與美國人打交道,爭取美國援助的方麵,本身就處在絕對劣勢上。誰都可以成為我們的攔路虎,誰都覺得可以從我們口袋裏麵掏出東西,在裝進自己的口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