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采取一切手段(1 / 2)

被分割的日軍之中,陳翰章將其中兵力最多的兩塊交給了航空兵。而他則集中坦克掩護步兵,對其餘三塊被分割的日軍同時發起進攻。至於剩下的,困守在南營的大約兩個半中隊,以及大部分武裝僑民的日軍,他直接命令一個一二二火箭炮連來了一個火力覆蓋。

當然如果他要是知道這兩個半中隊的日軍之中,有六十九師團部的話,他絕對不會如此的大方。其實眼下六十九師團所處的無工事,無掩體的集團態勢,正處於可以發揮火箭炮最大作用的時機。

但考慮到火箭彈的補充困難,此次作戰陳翰章在使用火箭炮上,一向都是很慎重的。畢竟這種武器,一次齊射就是四十發火箭彈。高射速、密集火力的同時,也意味著對彈藥的高消耗。

而此次迂回穿插作戰,在交通線沒有打通的時候,補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不到他認為最佳時刻,陳翰章是輕易不會動用火箭炮兵的。但眼下為了加快戰鬥進程,減少傷亡數字,以便迎接下一步可能會更加殘酷的戰鬥,陳翰章也就沒有什麼可顧慮的。

陳翰章表麵上看,雖說對大同的戰局多少有些漫不經心。但是實際上,他視線的重點一直都是在大同戰場。穆長秋現在兵力不足,雖然突破了大同外圍防線以及城垣,但是自身也在周邊應縣、懷仁、左雲的日軍圍攻之下,顯得有些左支右撐。

盡管這些第一時間來增援的日偽軍,兵力相加也不過一個半大隊。但是再加上大同城內,以及周邊的日軍守軍,就給穆長秋帶來了相當大的麻煩。整個大同境內山地縱橫,究竟有多少條山路可以與周邊日軍據點聯係,別說遠道而來的穆長秋,就是活動在當地的遊擊隊也不清楚。

穆長秋手中隻有兩個步兵團,外加一個騎兵旅。麵對大同城內死守不出的六個日軍步兵大隊,以及外圍一個半大隊,同時還在不斷增加的日軍,多少顯得兵力不足。盡管他可以利用手中部隊機動能力強的特點,采取機動防禦,集中火力、兵力逐一解決的辦法。

但他手中的兵力,並不足以應付所有的敵軍。兩個步兵團,麵對有著堅固城防工事可以依靠的日軍六個步兵大隊,實際在兵力上是處於劣勢。隻不過抗聯擺在大同城外的坦克部隊,讓城內的日軍不敢出城反擊。

但大規模的反擊沒有出現,不斷的戰術反擊,卻始終沒有中斷。突入城牆的部隊,幾次差點因為缺乏後續兵力,而被日軍在城內的反擊給趕出來。如果不是突破口兩側的坦克,利用炮火硬生生的將向著突破口兩側,發起反衝擊的日軍給壓製住,突破口早就丟了。

而讓穆長秋頭疼的不單單是兵力上的不足,其實最讓他頭疼的問題是,糧食嚴重短缺的問題。穆長秋在進入大同的時候,在大同周邊各大煤礦之中,解救出來數萬礦工。僅僅在大同城西南的忻州窯礦,就解救出上萬名礦工。

這些礦工在日偽方麵采取的不計後果,以人換煤的開采方式之下。大部分人被摧殘的身體極度虛弱,急需營養補充。但穆長秋別說解決這些人身體問題,就是勉強讓這些人糊口,都很難能夠做到。

雖然活動在左雲的晉綏地方武裝,調集了一部分小米、高粱以解燃眉之急。但是本就屬於山西省內最貧困的左雲,那裏能夠籌集足夠的糧食去養活這麼多的人?無奈之下,穆長秋隻能給陳翰章一天一個電報。

讓陳翰章急於解決六十九師團的原因,也不單單是穆長秋的求援電報。在陳翰章看來,大同如果戰局長期相持不下,同樣也會牽製抗聯大批的兵力,影響到抗聯下一步作戰計劃的展開。

麵對著大同周邊的敵情變化與形勢的發展,利用這個六十九師團自己出城南撤的機會,不計手段、不計損耗的,在最短時間之內解決這股孤懸在綏南的敵軍,也就成了陳翰章現在唯一的選擇,也隻最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別說火箭炮,就是手中如果有毒氣彈的話,恐怕陳翰章都一樣會毫不猶豫的使用。

而對於暴露在光禿禿,沒有任何工事掩護的平原,又被壓縮的相當密集的敵軍來說,一個一二二火箭炮連一百六十發的齊射之後,恐怕連渣都剩不下。陳翰章沒有時間去一個個的啃,對於這塊孤懸在南營的日軍,直接調動一個火箭炮兵連打了一個齊射。

實際上當這個火箭炮連一個齊射打完,整個六十九師團部加上掩護師團的兩個半中隊,一百餘名武裝僑民,連同師團部的大功率電台以及師團部的高官在內,一起徹底灰飛煙滅,什麼都沒有剩下。包圍圈內的所有人,隻剩下一堆殘肢斷臂。

隻是隻圖省事的陳翰章,要是知道六十九師團部也在南營這堆日軍之中,他會不會還這麼做,就不得而知了。不過井上貞衛中將雖說連同他的師團部一同被密集的火箭彈雨,送上了西天,但是死法要比他的部下或是被活活燒死,或是被坦克碾壓死舒服很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