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毒計?(2 / 2)

尤其是駐蒙軍司令官七田一郎中將,對吉本貞一的這個計劃意見很大。岡村寧次費盡心思,才壓下了一些高級將領要求撤換第一軍新任司令官的要求,才保住了吉本貞一中將軍司令官的位置,沒有成為第一軍曆史上最短命的軍司令官。

可偏偏吉本貞一還不識趣,非但沒有理解他的苦心,反倒是幾次致電華北方麵軍,堅決要求按照自己的計劃執行。吉本貞一中將甚至提出,如果不按照自己計劃執行,那麼第一軍將不參與此次作戰。

別說華北方麵軍抽調所屬三個師團,兩個獨立混成旅團之中哪一個整建製參戰。就是抽調哪怕是一個中隊,第一軍都不會同意。因為吉本貞一中將堅持認為,那是給抗聯送戰果而不是作戰。

兩個人因為部署上的事情,鬧的很是不可開交。最後還是派遣軍參謀長後宮淳中將出麵調解,此次在察哈爾與綏遠境內作戰,除了獨立第三混成旅團之外,華北方麵軍不在調動第一軍其他的部隊,華北方麵軍兵力不足上,由派遣軍負責解決才將此事了解。

但在抗聯突入大同之後,兩個人又是爆發一通爭吵。吉本貞一堅持不在向大同增加任何的援軍,而是認為眼下最應該做的是,利用抗聯的攻勢被大同戰場拖住的機會。調動充足的兵力,沿內長城一線的朔縣、應縣、渾源構築第二道大縱深的防線。

因為在吉本貞一中將看來,抗聯在豐鎮、集寧、大同一線的態勢,很明顯就是圍點打援。雖然敵軍攻擊大同的兵力不多,但是他們南有關內的共產軍支援,北隨時可以增加大量的兵力。

無論調集多少援軍,除非大量的援軍同時出動,否則隻能會被抗聯一口口的吃掉。眼下在集寧與大同戰場投入多少兵力,最終的結果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與其大量的兵力被白白的消耗,還不如撤退到內長城一線,固守各個戰略要點,形成大縱深的防禦。

盡管岡村寧次不否認吉本貞一的意見是正確的,但是還是那句話,他是華北方麵軍司令官,不是第一軍的司令官。他的轄區在整個華北,以及綏遠、察哈爾。不戰放棄綏南,坐視大同苦戰而不救援,大本營是堅決不會允許的。

所以在戰局急轉直下後,為了減少這位吉本貞一中將的掣肘,岡村寧次幹脆學起了橫插一杠子,將自己部署打亂的上司畑俊六大將的辦法。繞過他這位軍司令官,直接調動第一軍下屬各個師團。

至於被他搞成了光杆司令的吉本貞一中將,岡村寧次給了他一個新差事。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誘降第二戰區那位司令長官。甚至命令吉本貞一中將,將除了晉南禹門口至曲沃以南運城地區之外,同蒲鐵路以西的各縣全部駐軍撤離。

同時將晉西北的各縣控製權,全部秘密移交給晉綏軍。讓晉綏軍代替兵力已經不足的第一軍,對呂梁山內的共產軍進行清剿。如果他吉本貞一中將感覺能控製住節奏,那麼可以將太嶽山區的沁源,太行山腹地的榆社、武鄉、遼縣也一並移交給晉綏軍。

並派出部分兵力,掩護晉綏軍過同蒲鐵路。如果晉綏軍與十八集團軍所屬部隊起摩擦的話,則抽調部分兵力配合晉綏軍的軍事行動。一句話,就是要善於利用中國人內部的矛盾。讓他們自相殘殺,以解決日軍兵力不足的現狀。

岡村寧次這一手很毒辣,用幾個縣做誘餌,引誘急於拓展生存空間的二戰區,代替兵力不足的第一軍與關內部隊作戰。至於那些放棄的縣城,在岡村寧次看來放棄隻是暫時的。如果那位第二戰區長官不識抬舉的話,等解決了眼下的危局,他的第一軍隨時可以在調過頭來徹底的解決第二戰區那十幾萬軍隊,為了盡快的穩定住戰局,岡村寧次可謂是費勁了心機。隻是盡管有著更加方便的鐵路可以輸送,但有了十五師團主力被炸的前車之轍。對援軍的運輸,岡村寧次卻無論如何也不敢再走鐵路了。

而且在抗聯突然出現在大同附近之後,敵機對同蒲鐵路的轟炸力度立即上升。整個北同蒲鐵路,被轟炸的隻能斷斷續續的通行。別說鐵路輸送危險性極大,即便是可以利用,但增援速度也上不去。

鐵路既然已經無法使用,此次北上增援,岡村寧次唯一指望的就是自己手中集中的大量卡車。用大量的卡車沿公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這些部隊運送到自己指定他們該去的位置。眼下將恐怕已經處在困境中的六十九師團救出來,已經成了岡村寧次的當務之急。

六十九師團無線電信號消失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師團的指揮部不僅被打掉了,甚至其師團主力也被衝了一個七零八落。整個師團建製,已經完成兩麵夾擊的抗聯分割合圍,並正處於被圍殲之中。師團部被打掉,整建製被衝亂,這大功率電台也就自然無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