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個任務我接了(2 / 2)

對於楊繼財的這兩個幾乎可以說不是要求的要求,杜開山想也沒有想的便點頭同意。在起草完畢給陳翰章,說明楊繼財無法上任的電報,以及給總部調兵的電報之後。杜開山與王明貴,將楊繼財拽到了地圖前麵。

指著地圖道:“你的這個部隊,將編入向西增援的部隊之中。與主力部隊一同經康保、尚義、興和,向西運動。在蘇集、新安莊一線,越過平綏鐵路線,繼續向西南方向穿插前進。在涼城一線,脫離主力部隊。”

“主力兩個師,從殺虎口一線進入右玉,沿雲陽堡一線增援大同一線。但你們不要跟隨主力繼續行動,你們繼續向西,在晉綏軍區控製的偏關縣吞虎口一線進入長城。然後經偏關向東南方向穿插前進,直插太原方向。”

“此次戰役敵情不明,所以我不想給你指定行動路線。這樣咱們兩個,來一個合作分工。長城以北的行動路線我負責,長城以南該怎麼行動,就看你自己的了。不過沿途晉綏軍區的地方武裝,會給你們派出向導。除了那兩個要求之外,你還有什麼要求,隻要我這能解決的全力以赴。”

楊繼財沉思良久才抬起頭道:“司令員,其實執行這個任務關鍵在兩條。一是向導不僅要熟悉路線,更要熟悉地形。合成化步兵與坦克通行,所需的地形與關內兄弟部隊單純的步兵是兩碼回事。”

“我看了一下地圖,無論是從吞虎口進入外長城,還是從殺虎口進入外長城,所經過的都是山地。有公路可以依靠還好說,但是整個穿插行動如果全部依靠公路,那麼我們的戰略意圖,就很難長時間的隱蔽。”

“所以我需要一個對晉西北,甚至晉西地形了如指掌的向導。最起碼他要知道哪裏的地形,可以允許我的坦克和汽車通過。否則在兵力不多的情況之下,一旦步兵與坦克脫節,那麼在周邊都是敵情的情況之下,很容易被日軍各個殲滅的。”

“太原是日軍在山西統治的核心地帶,一旦太原周邊出現我軍的部隊。那麼我帶的這支部隊,很有可能在短時間之內被周邊傾巢而出的日偽軍合圍。既然隻是營救,那麼就注定了此次行動要快打快收。”

“我不求主力盡出的晉綏軍區剩餘的留守部隊,在此次行動之中能給我多少支援,但是這個配合作戰部隊,一定要熟悉地形。至少各個山間的隘口,必須要有一個嚴格的掌握。最起碼我的進攻和撤退路線,一定要清晰明了。”

“司令員,第二條也是最關鍵的,甚至遠遠超過了我之前的那兩個要求,可以說是我們能不能完成這項任務的首選,那就是情報的準確性和及時性。與陳司令前次穿插不同,此次穿插作戰是敵在動,我亦在動。”

“部隊才穿插作戰之中,對於情報的接收本身就反應要慢一步。一旦準確性在差一些,這後果要比陳司令分兵的時候,遭遇到的敵情突變後果會更加的嚴重。司令員,情報的問題在陳司令的第二階段穿插行動之中已經顯露出來。”

“如果穆師長情報能再及時一些,先在武舟山一線隱蔽待機。等到急於增援集寧的十五師團這幾個大隊出得勝口之後,再發起大同攻擊戰,恐怕大同現在已經異手。到時候整個晉北與綏南的日軍,被分割成互不相連的幾段,那麼至少在大同方向不會這麼的被動。”

“而在陳司令已經奪取豐鎮的情況之下,這幾個日軍大隊即便出得勝口,進入綏南戰場也不會給我軍帶來什麼太大的危害。其實在整個綏南、晉北戰場,日軍沿同蒲鐵路增援,來多少部隊都不怕。”

“隻要他們不從兩翼迂回包抄,壓力雖說大了一些,但是短時間還是不足以致命。杜司令,現在挺進軍抽調的部隊已經進抵天鎮,隻要他們搶占了白登山一線,大同右翼可以說已經高枕無憂。”

“不過作為西線集群的作戰處長,在臨走之前,我希望上級要注意的是晉西北的西線。日軍善於實施大縱深迂回作戰,一旦從朔縣向北包抄晉北我軍部隊,那麼整個綏南與晉北,都在日軍的威脅之下。”

“如果說還有一條,那麼就是我的行動,請您還有陳司令,不要給我設定什麼條條框框。這種無後方、無策應的奔襲作戰,所有的戰局變化,作為一線指揮員我是最清楚的。這種戰局,我也隻能打著看。”

“怎麼打,到時候我也隻能按照我所麵對的敵情,自己看著戰局發展變化來製定作戰計劃。我需要的是隨機應變,而不是死板的執行命令。杜司令,隻要您和陳司令答應我這條要求,我保證將這些戰俘一個不少的營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