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那隻是表麵原因(2 / 2)

“你當團長的時候,當旅長的時候,打的不是挺好的嗎?雖說有些一樣有些過於求穩,但也沒有想現在這樣患得患失,一步都不敢去邁。職務的晉升,在你身上我沒有看到動力,隻看到了壓力。”

“你的問題表麵上看似是過於求穩,但實際上真正的原因在你的心態上,在你的腦子裏麵。你是怕了,怕打了一次敗仗,之前獲得的榮譽會受到影響,會影響到你在這支部隊之中未來的前途。”

“你在老部隊的時候,隻是一名普通的戰士。如果不是有被俘的經曆,你在老部隊如果沒有犧牲或是當逃兵的話,現在最多是一個連長。到了東北之後,雖然最初的時候遭遇到了一些磨難,但短短幾年之內成為手下幾萬大軍的縱隊司令。”

“職務上的提升,讓的你心態也發生了改變。你是怕這些榮譽會隨著一次敗仗,而徹底的灰飛煙滅。你是怕你的前途,也會因為一次敗仗受到影響。因為你很清楚,你的能力與其他的縱隊級幹部相比,始終差了那麼一些。”

“其實你的頭腦一直都很清醒,對自己的能力和發展,有一個很清晰的判斷。你很清楚你自己身上的弱點,以及缺陷在那裏。在統籌全局上不如王光宇,機動作戰、長途奔襲,不如陳翰章。作戰機動靈活,長於出奇製勝方麵不如杜開山,在穩紮穩打,攻守兼備方麵你不如王效明。”

“所以在指揮作戰的時候,你就變得越來越謹慎小心。越是在敵情可能發生變化的時候,你的步子就邁的越小。哪怕你的這些謹慎和小心,所付出的代價,是你戰友的鮮血和生命,你也不願意有任何的改變。”

“此次戰局發展和變化帶來的戰機,你難道真的看不出來?你是我一手培養出來的,你的性格和能力我又豈會不知道?我還沒有那麼糊塗。如果戰局打到這個地步,你還看不出來戰局未來的發展,我這個當一號的就太不合格了。”

“的確你的軍旅生涯,是我們所有縱隊一級指揮員之中最短的。甚至比絕大部分關內部隊調過來,或是抗聯出身的師團一級的幹部都要短。王光宇原來是抗聯的四軍副軍長,王效明是軍參謀長。陳翰章雖然隻是師長,但卻長期獨自在最重要的方向承擔作戰任務。”

“王明貴、於天放、劉海濤等一些師長,也都是抗聯的師一級幹部。裝甲一師師長易良品,在紅軍的時候就是團長。十七師師長熊德臣在紅軍的時候,就是四方麵頭等主力師的副師長。”

“就連杜開山,也在川軍之中當過多年的排長。雖然一直都沒有升上去,但是無論是實戰經驗,還是對部隊的管理能力,都要比你經驗豐富的多。以你的資曆,比他們可以說都淺很多。”

“但你是我一手帶出來的,你的能力究竟怎麼樣,我還是清楚的。你究竟有沒有這個能力當這個縱隊司令員,我也是最的清楚人。你的能力的確差了一些,但是沒有差到連戰局的發展變化,都看不出來這個地步。”

“別忘了,你的那些指揮能力都是我手把手教會你的。我這個老師雖說隻是半瓶水,但在培養軍事幹部的時候,自認還算是勉強的合格。自己帶出來的部下,究竟什麼樣的能力,我還是很清楚的。”

看著劉長順被自己說的臉色越來越蒼白,楊震卻沒有停下來。重病需要猛藥醫,如果他的心態不能調整過來,那麼他在這支軍隊裏麵的路,真的也就走到了頭。這支軍隊,將不會再有他的容身之地。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不執行上級的命令,私下搞一套,在這支軍隊還是紅軍的時候,就絕對不會允許出現的情況。不管你的初衷是什麼,但是見死不救,不執行上級命令絕對是大忌。說出去,那是絕對要捅塌天的。

楊震在重組抗聯的時候,一而再的打斷建製調整部隊編製,將各方麵出身的幹部混編在一起,就是為了杜絕山頭主義,各吹各的號傾向出現。一旦有這種苗頭出現,楊震處理的都異常嚴重。

之所以在發現劉長順的真實心態之後,楊震沒有再給劉長順任何的改正機會,而是立即將他調離。就是擔心他內心的真實想法,被別人真的看出來,那就真的徹底的把他給毀了。抗聯之中,明眼人還是很多的。

不滿意歸不滿意,但對於楊震來說,劉長順不單單是自己一起在日軍集中營內衝出來,現在所剩不多的老兄弟中一個,他實在無法下重手去處理。而且劉長順的身份,在軍內更代表著一個體係。盡管這個體係,因為關內部隊大量幹部和部隊的調入,已經不在那麼的孤勢。

但畢竟他的出身的老部隊,就在那裏擺著。縱隊一級的軍事主官,目前關內部隊出身的幹部就隻有他一個。無論是從私人感情,還是從其他的角度來看,楊震都是要保他的。所以幹脆直接快刀斬亂麻,用杜開山將其直接換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