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一開始指揮東線集群的易良品,以為當麵的日軍,隻是駐紮在集寧、豐鎮一線的日軍第三混成旅團發現了自己的行蹤,調集兵力圍攻自己。但隨著周邊的日軍數量越來越多,實際兵力已經遠遠超過一個旅團的兵力之後,易良品感覺到有些不對勁。
不過易良品到底是老兵出身,麵對著優勢敵軍的圍攻,非但沒有就地防禦,反倒是利用坦克集群的機動能力,以中型坦克為先導,與日軍打起了對攻戰。以坦克的衝擊力,將日軍整個行軍隊列衝的亂七八糟。
實際上這場戰役,從一開始就是一場糊塗戰。易良品一直以為當麵的日軍是現在駐紮在集寧、豐鎮、卓資山一線的獨立第三混成旅團。直到周圍的日軍數量越來越多,已經遠遠超過一個獨立混成旅團的兵力之後,才感覺出來不對勁。
而當麵的日軍第六十九師團,則壓根就沒有想到抗聯的坦克集群,會從他們一向認為根本就不可能通過坦克和裝甲集群的大青山之中衝出來。更沒有想到抗聯會在正麵戰場,還處於激戰的情況之下,會抽調這麼多的坦克采取大縱深迂回的戰術,直插自己的縱深。
盡管歸綏那邊已經率先打響,但幾乎全蒙疆駐屯軍,還有華北方麵軍誰都不相信抗聯的坦克集群,會翻越傳統意義上根本就不可能翻越的陰山天險,繞道烏蘭花一線強行向綏南穿插。在他們的印象之中,坦克是離不開公路作戰的。
即便是在山區作戰,大量的坦克集群也不可能翻越那麼險峻的陰山。日軍在對華北敵後根據地掃蕩的時候,也不止一次的使用坦克。但那些所謂的坦克,其實就是一堆履帶式裝甲車,也隻能沿著山間公路行動。翻山越嶺,根本就沒有可能。
再說抗聯的坦克都已經投入到了戰場上,察東、滿洲都有大量的抗聯坦克部隊參戰。他們到哪裏去,還能找到那麼多的坦克?所以整個華北方麵軍上下,在接到歸綏方麵的通報之後,基本上沒有當回事。
幾乎華北方麵軍所有的參謀,依舊認為是西原一策中將小題大做,將大青山中的那點共產軍的騷擾,當成了抗聯的主力在進攻。開什麼玩笑,險峻的陰山山脈不是那些低矮的丘陵,很多的地方別說坦克,就是步兵翻越都極為吃力。大量的坦克進攻,那是他西原一策中將幻覺吧。
而沿著東線突擊的易良品,在一開始也沒有料到這個時候,會在這個時候與日軍從晉北調集的一個師團援軍在集寧一線遭遇。整個集寧城內外的日軍兵力,遠遠的超過了當初預期的數量。而同時在平綏鐵路線大同到集寧段的鐵路上,還有更多日軍在源源不斷的趕過來。
也就是說這個原本用於察東戰場的六十九師團,最終被現在的易良品,以及隨後趕到的陳翰章帶領的主力陰差陽錯的給截了胡。可以說眼下的局麵,無論是此時防守的一方日軍,還是進攻的易良品都沒有絲毫的準備。
這場集寧戰役從一開始就處在一個混亂的狀態,大家都是措手不及。更讓兩方麵都沒有預料到的是,隨著雙方投入的兵力越來越多,這場原本隻是一場局部遭遇戰的戰鬥,最終演化成了一場空前規模的血戰的開端。
如果華北方麵軍在接到西原一策的求援電報的時候,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做出最快的反應,這個六十九師團也不至於一開始就陷入被動。坦克既然能翻越陰山,直插歸綏一線。那麼迂回陶林境內,直插集寧也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既然有了這個判斷,那麼集寧方麵肯定會在六十九師團通過自己轄區的時候加強戒備。至少會在集寧北麵的陶林境內各個山隘口,或是山間平原地區放上警戒部隊的。那樣六十九師團,即便在集寧境內與易良品的迂回部隊遭遇,也不會如此的被動。
有了心理準備的六十九師團,也會提前做一些準備。至少不會像現在這樣,在與抗聯的迂回部隊遭遇的時候,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兵力沒有來得及下車,就被人家堵在火車車廂裏麵,劈頭蓋臉的一頓暴打。
但整個華北方麵軍,卻是根本就沒有將西原一策的求援電報,當做了一回事。從上到下,都在固執的認為坦克不可能翻越險峻的陰山,從綏北直插綏南。歸綏方麵肯定是遭遇到圍攻,但肯定沒有他說的那麼大的威脅。
最多也就是河套地區的重慶方麵軍隊,一些騷擾性的攻擊而已。這類的攻擊,這幾年可並不少見。前年的一次突襲,騎兵第一旅團不是還丟了一個騎兵聯隊長嗎?就河套方麵那幾輛自己改裝的裝甲汽車,還稱得上大規模的裝甲騎兵集群,他西原一策中將開什麼玩笑。
再說第四騎兵旅團現在已經歸建,你騎兵集團現在實打實的兩個騎兵旅團的建製。再加上直屬炮兵隊、戰車隊、機動步兵隊,這實力遠遠的超過普通的一個師團。麵對著幾輛裝甲汽車,至於這麼害怕的大喊大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