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歸綏城牆又高又厚,城外為了防範河套地區的重慶軍,又構築了大量的野戰工事。堅守幾個小時,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敵軍的坦克就算再厲害,但是也絕對爬不上城牆。隻要能守住東麵的城牆,抗聯短時間之內就無法突破歸綏城防。
唯一讓他有些遺憾和不足的是,他的騎兵集團所有速射炮隊,除了一個中隊之外,都被調往了察西方向。而他手中的炮兵,加在一起隻有五個炮兵中隊。還分別部署在包頭、歸綏。整個歸綏守軍,隻有三個炮兵中隊,在武川一戰之中還被打垮了一個。
西原一策這一手,的確給十三團帶來了一定的麻煩。在一個坦克連的配合之下,一路進展過於順利,正向歸綏城東北方向進攻,一腦門子都想成為第一個攻入歸綏城部隊的十三團。被從城內突然殺出的這兩個日軍騎兵聯隊,倒是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日軍騎兵此時雖說已經轉入搜索、偵察,以及實際上成為騎馬步兵,。但並不意味著日軍已經徹底的放棄了騎兵傳統戰術。同時出動兩個騎兵聯隊,的確給在城東北正成攻勢狀態,幾乎毫無防範的十三團帶來不小的傷亡。
先頭營在日軍騎兵集團衝鋒之下,短短半個小時之內便傷亡三分之一。營長、教導員全部犧牲,連排幹部傷亡一半。配屬的坦克連十一輛坦克,被擊毀兩輛。在炮火全力的掩護之下,退至李家村一線才穩住陣腳。
在接到十三團的彙報,雖說對十三團這次有些大意,沒有料到已經成為困獸的歸綏城內日軍會出城主動迎戰,而損失不輕相當的不滿意。但城內日軍主動出擊,穆長秋實際上心中卻是落下了一塊大石頭。
作為清代以來的西北重鎮,整個歸綏城是由原來的歸化城和綏遠城合並而來的。無論是作為舊城的歸化城,還是作為新城的綏遠城的城牆,無不修建的又高又厚。在加上日軍占領之後,因為河套地區的重慶方麵軍隊多次的反擊,日軍在城內外又加修了大量的工事,整個歸綏城可以說是一個相當難啃的硬骨頭。
自己的確在裝備上占據絕對的優勢,但是如果算上偽蒙軍,自己手頭的兩個團,在兵力上即便加上騎兵一旅也隻是略占優勢。那些偽蒙軍戰鬥力的確不咋地,在野戰之中給自己造不成任何的威脅。
但是躲在工事之內朝外放槍的任務還是能完成的,尤其是打暗槍的本事還是有的。攻擊這樣的堅城,並不是穆長秋所情願的。因為多次的攻堅戰表麵,巷戰給攻擊部隊造成的傷亡,會遠遠的高於野戰。穆長秋這正愁瞌睡呢,卻沒有想到日軍主動送來了一個枕頭。
眼下日軍既然主動出兵迎戰,對於穆長秋來說可謂是天賜良機。這個機會要是放棄了,他認為自己都不會原諒自己。麵對著戰局發生的變化,穆長秋立即調整部署,將十五團加強中型坦克一個連,快速坦克兩個連,以及配合作戰的大青山遊擊支隊的主力,繼續從城東發起進攻。城南的騎兵一旅三個營配屬騎兵旅重迫擊炮營,則繼續向歸化城方向發起攻擊。
自己則親自指揮剩餘的坦克部隊,加強騎兵一個營,十五團一個步兵營,在一個一零七火箭炮連,師直高炮團雙二十三毫米高射炮一連,以及十五團直屬高射機槍一個連的火力掩護之下,向日軍發起反擊的兩個騎兵聯隊側翼發起猛攻。
命令撤至李家村的十三團立即整頓部隊,配屬坦克連從正麵發起反擊,配合自己在側翼的迂回攻勢。爭取徹底的擊潰當麵之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為一下步作戰掃清所有的障礙,減輕攻城時候的壓力。
正在為擊潰了抗聯在東北方向攻勢,並逼迫抗聯向後退了五公裏而洋洋自得,認為抗聯戰鬥力也不過如此的左間久為人少將,見到從自己側麵衝過來的抗聯坦克部隊,也沒有絲毫的猶豫。
立即指揮自己的騎兵除了西原一策在接到報告之後,為了擴大戰果投入的騎兵十四聯隊一個中隊,機動步兵一個中隊,外加偽蒙軍一個師以一部兵力正麵繼續向當麵之敵保持壓力之外。
主力則加強全集團僅有的四門速射炮之後全部出擊,試圖徹底的打垮從側翼衝過來的抗聯坦克集群,一舉奠定歸綏城東線的戰局。然後再轉向南麵,與敵軍騎兵決戰。利用自己的騎兵,在歸綏城下打一場大勝仗。
這位腦子被初期的勝利衝昏了的老兄,忘記了他的馬刀可以劈殺步兵,但是他的馬刀劈不開坦克厚重的裝甲。如果說在歐洲戰場上,波軍那場騎兵衝擊坦克的戰鬥,是一個意外事件的話,並不是波蘭騎兵腦子發昏,用騎兵去衝擊坦克的話。
此戰就是狂妄不知道見好就收,滿腦子都是用馬刀劈垮敵軍坦克部隊,創造一個世界奇跡的日軍,在有意識的自己去送死了。用騎兵主動去衝擊坦克集群,恐怕隻有瘋狂的日本人才能做出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