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別樣的負擔(1 / 2)

猶豫了一下,楊震又道:“給南線的兩位老總發報,將目前西線的戰局轉變,以及我們新的部署調整轉告他們。希望他們能多注意尚義、張北日軍的調動情況。如果可能的話,盡快的拿下張北、沽源兩縣,完成對獨立第二混成旅團的分割包圍。”

“命令王光宇所部加快進度,務必於二十八日之前搶占公主嶺,完成對新京戰場日軍合圍,切斷新京戰場與四平街一線日軍之間的聯係。不惜一切代價保證關東軍在這個時候,無法抽調一兵一卒用於關內戰場。”

“他那裏集中了我們坦克數量的百分之五十,直屬炮兵的百分之四十五,戰術航空兵的百分之三十。到現在還沒有完成搶占公主嶺,封閉新京戰場的任務,實在有些說不過去了。告訴他,務必要加快進度。”

“另,給晉綏軍區老總發報,將我們這裏即將展開迂回行動的情況,向他們做一個通報。至於大青山遊擊支隊那裏,暫時不要事先通知。讓人將於大青山遊擊支隊聯絡的密碼,直接交給陳翰章。”

其實讓楊震猶豫的不是將杜開山調回總部,這件事情他將陶淨非安排到西線預備隊的位置上就已經決定的了。讓他猶豫的是給挺進軍以及晉綏軍區那兩封看似商量,實則是命令的電報。想想自己給十幾年之後,共和國三大元帥下命令。

其中還有一個是後世自己所在那支紅軍時期便屢立戰功,抗戰期間縱橫華北。解放戰爭時期橫掃中原,千裏躍進大別山。抗美援朝時期,楊威朝鮮半島,五次戰役孤軍突入,在四麵受敵的情況之下,連一個傷員都沒有丟下的老部隊,從抗戰直到建國時期的統帥,戰功赫赫的共和國十大元帥。

盡管語氣上已經很緩和了,但是下達這樣的命令楊震實在有些頭疼。這三位,放在後世都是萬人敬仰的人物。現在讓自己給他們下命令,楊震還是有些放不開手腳。盡管他知道這幾位老帥都絕對不會在這方麵為難自己,更不會不顧大局。

而且為了協調此次會戰,老總受主席所托,已經親自趕往晉綏軍區坐鎮。副總指揮也從山東趕回,親自坐鎮晉察冀、太行兩大區協調指揮。可以說這一戰,楊震的後台是主席。但在楊震心中,卻就是放不開那塊大石頭。有些時候知道的太多,實際上也是一種負擔。

三個元帥,還有後世的那些大將、上將,而自己在後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少校。一個少校指揮三個元帥,一群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楊震在大感刺激的同時,自己心中也有一定的壓力。

隻不過他忘了,他現在也帶著中將軍銜。至少在職務上,與那三位元帥還是平級的。至於手下,掌握著全軍最強大的,也是裝備最精良,訓練最有素的一支軍隊。現在的他,隻不過是沒有跳出那道心中的坎而已。

盡管這種負擔隻是心裏上的,楊震更不會因為這些負擔影響到作戰,但這些東西。或多或少的對楊震還是帶來了一些潛意識上的影響。至少今天的電報這語氣上,與他一貫的風格相差太多。隻不過這些東西,郭炳勳是不太清楚的。

正在起草命令,突然聽到楊震要用陶淨非將杜開山換下來,並調回總部報道,郭炳勳立即明白了楊震的想法:“一號,你是準備用杜開山將劉長順換下來?這是不是有些過於草率了?一旦陳翰章那裏的行動展開,整個西線正麵戰場更需要的是將日軍的更多兵力牽製在西線。”

“劉長順雖說指揮風格上有些過於死板,但是相對來說比較擅長防禦作戰。在眼下這個時候接替陳翰章,應該說還是一個比較適合的人選。而且我們已經批準劉長順接替陳翰章,眼下戰役剛剛開始就將他換下,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適?臨陣換將,畢竟不是一件好事。”

“再說杜開山,眼下也很難抽出身來。雙遼一線雖說不算是主戰場,但卻是整個新京戰場上極其重要的一環,是我軍從側翼刺向關東軍腹部的一把尖刀。而且承擔著在新京以南二道合圍圈的職責,可以說是整個東北境內戰局機動預備隊的作用。”

“這方向的進展如何,直接關係到我們能不能減輕新京戰場可能會受到的壓力,以及切斷關東軍增援新京戰場的路線。盡管看起來沒有北線重要,投入的兵力也沒有北線多,但是卻是承上啟下的一環。這個時候調整指揮人選,恐怕有些不太合適。”

對於郭炳勳的反對,楊震搖了搖頭道:“我不是要現在就將劉長順接替下來,我的意思是要做好隨時接替的準備。劉長順這個人我還是了解的,在戰場上實在是太中規中矩了。把握戰機的能力,始終不盡如人意。”

“一句話,就是慎重太過、魄力不足。這一點從他在西線北方向的指揮上,就可以看出來。這個家夥太過於謹慎了,很多時候指揮上過於拖泥帶水了。這個人適合讓他死守一地,進攻卻不適合他的風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