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黎明是相當幸運的,從來都沒有想過會從東麵受到襲擊,而將重點都放在了西海岸的日本人,自己的過於大意給他們創造了機會。日本海上雖說也部署了一定的警戒艦艇,但是都由漁船改裝的小型艦艇不說,數量上也不多。而且部署的位置,也太過於靠近日本本土了。
不過即便是數量不多,但隨著黎明帶領的轟炸機群,越來越接近日本本土。那些部署在本州島東海岸的日軍警戒艦艇,也曾經不止一次的發現了這些轟炸機群。但是所有警戒艦艇幾乎都沒有將這批轟炸機當回事,並未發出任何的無線電信號。
伊爾四轟炸機與日本陸軍的九七式轟炸機相比,大小體積都相差無幾。僅從機身下麵看二者的區別,不看機頭和飛機上刷的標誌,即便是專業人員也很難辨別。而在夜間單靠肉眼,又很難在短時間之內快速的區別伊爾四轟炸機與九七式轟炸機之間,本就細微的區別。
而這批為數不少的飛機,又是從東麵朝鮮方向飛來的。那個方向除了駐紮在朝鮮的陸軍航空兵之外,根本就沒有敵人有能力利用遠程飛機偷襲大日本帝國。蘇聯人眼下自顧不暇,根本就沒有能力在與帝國很明顯發現抗聯轟炸機群的日本海軍警戒艦艇,將這批飛機當成了從朝鮮飛來,進行夜間飛行訓練的陸軍航空兵的九七式轟炸機群了。而日本陸海軍傳統上的隔閡,讓兩個軍種之間相處的很是不愉快,相互之間幾乎不通報任何情況。
負責警戒的艦艇,在發現這批接近本土的飛機之後,在睡夢之中被喚醒的負責人隻罵了一句這群陸軍瘋子之後,什麼都沒有做,甚至連向陸軍追查一下這批飛機究竟是不是他們的都沒有做。
不僅海岸上的警戒艦艇沒有將這批轟炸機當做一回事,即便是進入日本本土防護最嚴密的本州島之後,此時正處於沉睡中的本州島也沒有任何的反應。沒有想象中的對空探照燈,沒有漫天高射炮火。等待他們的隻有寂靜的天空、地麵和曾經經過的海洋。
缺乏雷達等現代化觀通設備,隻能依靠地麵觀察哨肉眼觀察的日本本土防空力量。對這批從西邊飛來的不速之客,沒有任何思想或是行動上的準備。本州島冬季上空濃重的夜色,也使得地麵的防空觀察哨,無法準確的判斷這批飛機究竟是敵我。
而即便是聽到空中的發動機發出的聲音,地麵上的防空觀察哨與海麵上的警戒艦艇一樣,也許將這些飛機都當成了從朝鮮半島飛來的陸航九七式轟炸機,並沒有當做一回事。畢竟海上的警戒艦艇,都沒有發出警報,他們有什麼可著急的。要是敵機,海麵上的那些警戒艦艇早就發出警報了。
日軍在東南亞的勝利,使得整個日本本土此刻正處於最鬆懈的防備之中。也許整個日本本土,也許壓根就沒有人會想起此刻最遠距離也在一千公裏以外的敵軍,會出動轟炸機對自己本土實施轟炸。
因為缺乏有效的觀瞄設備,留守本土的戰鬥機群幾乎沒有夜戰能力。而壓根就不相信抗聯會出動轟炸機群,從西邊的日本海突入日本,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東側太平洋沿岸的高射炮群也幾乎沒有準備。
如果說防備,他們的重點都放在了更有可能遭受到航空母艦突襲的西海岸。在日本人的思維之中,眼下能威脅他們本土的就隻有航空母艦。至於路基轟炸機,蘇聯人自顧不暇,中國人沒有那個本事。所以其本土的防禦,重點在西麵,而東麵可以用馬馬虎虎來形容。
畢竟眼下已經開始南下作戰的日本軍隊,在麵對多條戰線的情況之下,兵力和裝備都已經使用到了極致。留守本土有限的防務力量,要放到更容易受到襲擊的方向。當然幾年前挨了一頓紙片轟炸的北九州這種比較靠近中國的地方,還是要戒備一些的。
而日本人既然沒有當回事,為了進行嚴格保密,抗聯隨同空襲機群行動的無線電幹擾機,也自然不會主動暴露目標。按照計劃要求,這架無線電幹擾機在沒有發現無線電信號的時候,要始終的保持靜默。
他們最終發揮作用的時候,是被轟炸機群被日軍發現之後,切斷日本本土與海上警戒艦艇之間的無線電聯絡,保證轟炸機群能夠順利的完成任務,以及安全的退出。如果日軍沒有發出警報,他們是不會主動暴露目標的。
日本人不是傻子,一旦無線電幹擾全部展開,那麼日本人很容易判斷出有異常情況。原本稀鬆的防務,會立即警覺起來。既然日本人沒有當回事,那麼抗聯自己更不會去主動暴露目標。
因為即便無線電幹擾能夠切斷日軍的無線電通訊,但是其本土還有有線電話和有線電報等無法幹擾的手段。如果引起日本人的警覺,那麼對黎明帶領的轟炸機群,那才是最致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