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關東軍情報之殤(2 / 2)

沒有辦法,戰爭是需要情報來配合的。沒有了可靠情報支援,對於這些奸滑的,隱藏極深的,將所有老百姓都拉攏過去的軍隊,華北方麵軍幾乎是束手無策,根本就找不出來針對的辦法。

去年他們搞的百團大戰,調動了那麼多的兵力。不僅戰前一點風聲未能掌握,甚至華北方麵軍都不知道自己轄區內,什麼時候冒出這麼多的共產軍。一百多個團,幾十萬人的兵力,對於這些至關重要的情報,華北方麵軍居然戰前並不清楚。

至於他們的首府所在地延安,華北方麵軍卻是連一個最基本的情報收集組都安插不進去。與同樣警備森嚴,但是日本各個情報係統並沒有少安插人,就連那位最高領袖官邸都查的清清楚楚的重慶相比,延安的工作甚至連慘淡都算不上。對共產軍情報收集與滲透的結果,著實很讓日軍情報係統的人沮喪。

今年發動的對華北共產軍掃蕩取得成功,情報係統雖說建立的一定的功勳。但是這種功勳,卻是發生的偶然的基礎上。如果不是他們的總部過於笨重,那麼這一次的掃蕩就不會取得那麼大的戰果。

所以對於同樣屬於共產軍係統,抗聯的保密性很強的結果,這並沒有讓他感覺到意外。而且關東軍情報係統如果真的能夠發揮應該有的作用,那麼他們也不會屢戰屢敗。對於關東軍的裝備和戰鬥力,岡村寧次還是清楚的。

清一色都是常設師團的關東軍,無論是戰鬥力還是戰鬥意誌,要比華北方麵軍的那些由預備役士兵組成的特設師團或是獨立混成旅團要強的多。武器裝備也是日軍各大戰略集群之中,最為精良的。重炮和坦克的數量,都不是其他各個戰略集團能夠相比的。

而在這種情況之下,與這支所謂的東北抗日聯軍作戰居然從無戰績不說,還損兵折將,任對手從之前被壓縮到山林之中苟延殘喘到今天的地步。引發這種情況的,絕不單單是軍事上的問題,恐怕更多的還是處於情報等全方位的原因。

隻是盡管並未感覺到意外,但關東軍情報係統居然沒落到如此地步,依舊讓他相當的吃驚。對手的飛機年產量,肯定是一片空白,這不用過多的判斷就能斷定。北滿幾乎是沒有工業的,這一點岡村寧次是很清楚的。

但敵軍單單依靠外援或是外購,搞來了多少飛機和坦克,這並不是十分困難的情報收集,關東軍居然也無法完成。甚至每次作戰之前,就連敵軍可出動的最大兵力是多少都無法確定,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這對於一向以精明強幹,以及高效率著稱的帝國陸軍情報係統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個恥辱。如果連敵軍有什麼樣的裝備,裝備數量多少,兵力的規模與編製都搞不清楚。那麼這戰鬥不用打,就已經失敗了。

共產軍一向以組織嚴密著稱,但是嚴密到如此地步,幾乎是可以說滴水不漏,他們究竟是這麼做到的?如果事情真的如吉本貞一中將說的那樣嚴峻,那麼鐵幕這個形容詞倒也算是很貼切。

看著說完這番自曝其短的話之後,臉色因為關東軍情報部門的無能,而顯得異常尷尬的吉本貞一中將。岡村寧次大將心裏已經清楚了,抗聯的攻擊目標無論是察南還是綏東。他們可能會投入的兵力與裝備,包括突破口的選擇,華北方麵軍隻能依靠自己來收集情報了。

也就是說一旦自己判斷失誤,選錯了重點防禦的方向,那麼等待自己很可能與自己前任多田駿中將一樣的下場。戰略情報皆無,戰術情報隻能靠自己,這讓岡村寧次大將顯得很不愉快。

隻是不愉快歸不愉快,但岡村寧次也隻能將這份不愉快壓製在心頭。與關東軍那些人較勁,一是沒有那個必要,二他也不想在這個時候搞出什麼不愉快的事情來。最根本的是,此次是兩軍配合作戰會議,不是來爭吵的,有些旁枝末節的事該放下還是要放下。

在情報收集失敗到如此地步的情況之下,關東軍情報部門的責任還輪不到自己一個華北方麵軍的司令官去追究,那是大本營的事情。目前最重要的是怎麼樣才能挫敗,抗聯下一步對華北地區可能展開的攻勢,保證華北方麵的穩定。

按照岡村寧次原本的意圖是,集中華北方麵軍與關東軍兩大戰略集團,對已經進抵熱河的抗聯實施一次攻勢。至少將其驅逐出熱河,斬斷他們向支那內地發展的通道。但是在吉本貞一抵達之後,關東軍對率先發起攻擊的興趣之抵,讓他感覺到異常的震驚。

岡村寧次大將以自己一貫敏銳的嗅覺,從吉本貞一中將對於主動發起攻擊興趣缺缺的態度上,看出來關東軍目前的狀態之中明顯包含著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隻是大家都是高級將領了,有些事情自己也不好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