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出現的因為兵力不足,而隻能在戰局有利的情況之下放棄後續攻勢,這對於任何一支軍隊都是難以接受的。但是在自己控製區實際人口又有限的情況之下,想要繼續擴大兵力總數,那麼打通與支那內地之間的聯係,已經成為其唯一,也是必然的選擇。
而且丟掉了西滿之後,關東軍所有的兵力都已經收縮到了南滿與東滿。整個新京以南地域的關東軍兵力密度,已經是相當的高了。在這種情況之下,抗聯再想運用之前慣用的大範圍迂回穿插。調動關東軍兵力之後,再逐一解決的戰術,基本上已經沒有發揮的餘地。
他們在想進攻南滿,就算能搶占除了奉天、錦州與安東三省之外的整個東北,那麼付出的代價恐怕將會得不償失。況且就算他們能夠打通出海口,但是對於他們來說,非但沒有任何意義,反倒是會分散他們的兵力。
現在四麵都是日軍控製區的渤海,就是日本的內海。有著強大海軍的日本,是不會給予他們任何機會打通與外界聯係的。反倒是他們還要提防有著強大海軍的日軍,隨時從他們背後登陸。
甚至可以說在爭奪南滿的時候要付出的代價,對於控製區麵積雖大,但是人口的基數卻依舊不足以支撐一支龐大軍隊的抗聯來說,將會是一個難以承受的代價。關東軍不是稻草人,更不是那些懦弱的支那軍隊,就算是打了敗仗也會狠狠的咬下對口一塊肉。
而且華北的共產軍雖說在華北方麵軍輪番大掃蕩之下,已經是苟延殘喘。但華北方麵軍並未能徹底的根除,這些生存能力極強,不要補給也能存活下來的軍隊,隨時可以死灰複燃。即便已經無力在正麵配合他們作戰,但在華北方麵軍身後搞破壞,牽製華北方麵軍的兵力和精力還是應該可以的。
吉本貞一中將從政治、軍事、經濟、人口等多方麵分析,關東軍還是認為抗聯下一步會著手部署向關內進攻。至於在滿洲,他們應該還是以防禦為主。因為防禦相對於進攻來說,會節省大量的兵力與資源。
他的這個感覺並非是無的放矢,因為關東軍從收集到的情報,以及與抗聯對峙的前沿傳回來的情報來看,經過綜合的分析,還是認為短期之內抗聯在滿洲不會有大的動作。如果是,他們不會著手在對峙地帶大量的修建防禦工事。
為了補充人力上的不足,他們甚至動員當地百姓,也參與到工事的修建上來。為了加快速度,並罕見的大量使用炸藥在滿洲的凍土上進行爆破,以解決凍土的問題。從這個態勢來看,如果不是他們要休養生息的話,那麼就是他們在欲蓋彌彰。
轉移關東軍的視線,為下一步的進攻做好準備。他們已經不是一次采取這種手段,關東軍吃虧也吃出經驗來了。不過吉本貞一認為,前一階段的會戰他們固然是達成了自己的戰略目標,但也需要時間來修養聲息。至少三到五個月之內,不會發動進攻。這段時間之內,正好也可以讓關東軍與華北方麵軍做好準備。
隻是對於吉本貞一中將的警告,華北方麵軍方麵除了一言不發的岡村寧次大將之外,其餘的人卻是相當的不以為然。而且他們認為即便是抗聯下一步的進攻目標,是指向華北方麵軍的控製區,那麼現在華北方麵軍已經做好了準備。
二十六師團已經全部開抵蘇尼特右旗、鑲黃旗一線展開,而獨立第二混成旅團,也北上進駐多倫、正藍旗,堵住抗聯西進綏東的通道。而平津一線的方麵軍直屬部隊,也調集兵力進駐張家口。
山西的第一軍則抽出相當兵力北上,進駐大同一線,接替二十六師團的防務。並從已經穩定的晉南,抽調兵力北上部署在同蒲鐵路沿線。而在河北與平津地區,也已經集結了大批兵力進至平津地區和平張線兩側,隨時可以北上支援。
同時原來活動在平張線以南,所謂共產軍的平西、平北根據地,在華北方麵軍多次掃蕩之下,實力已經大減。所謂的冀東根據地,幾乎已經全部被擊潰。抗聯如果南下,已經失去所有的策應。
而且華北方麵軍有著山地可以有利防禦,在加上重兵集結,抗聯如果真想來捅這個馬蜂窩,那麼除了損兵折將之外,什麼都得不到。他關東軍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華北方麵軍也做不到。在加上有利的地形可以利用,以及今年對華北大掃蕩打下的底子,華北方麵軍有信心讓抗聯對華北的進攻碰的頭破血流、損兵折將。
最關鍵的是,一旦抗聯真的選擇南下,不僅他們將麵臨與在滿洲屬於內線作戰完全不同外線作戰形式,以及必須要保障的漫長補給線。在缺乏鐵路線以及水路可以隨時提供補給的情況之下,抗聯是絕對不會冒著那麼大的風險南下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