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2 / 2)

“我們在戰術運用上,不能搞人雲己雲的那一套。我不反對借鑒別人已經取得的成功經驗,但是也堅決反對全盤不走樣的照搬。我們在學習先進經驗的時候,首要的立足點是我們自身情況和基礎。”

“因地製宜的製定符合我們自身條件,但是要跟得上時代發展潮流的戰術運用,才是你或是我們這些高級指揮員最應該做的。你們是我們全軍第一批裝甲兵司令員,是全軍裝甲兵部隊的帶頭人,更是未來我軍整個裝甲兵技戰術以及裝備運用發展的奠基人。”

“今後我們裝甲兵這一未來大國陸軍主要作戰手段,能不能真正的發展起來,就看你們這一批領頭羊和奠基人,能不能起到全軍期待你們起到的作用。所有的一切都要在摸索中前進,身上的擔子可謂是相當的重。你們老陳,前路漫漫,我們都任重而道遠那。”

楊震這番話說完,陳翰章沉默良久,才抬起頭來看著楊震道:“一號,您說的我明白了。我們馬上根據兩種坦克性能的不同,裝備發展與變化的情況,重新調整和改進訓練計劃,以及重新製定戰術。”

對於陳翰章的回答,楊震隻回答了四個字“觀念、理念”之後,便轉移了話題。他給裝甲兵提出了四個要求。一,是要抓緊完成對英製坦克的接收,並盡快的形成戰鬥力。這個時間隻能提前,絕對不能拖延。

二,在戰術製定上,要根據裝備性能不同,製定不同的,但是要符合實際情況的戰術。並在下一階段戰役發起之前,盡快的完成多兵種配合快速突破戰術,以及長途裝甲合成集群長途奔襲的演練。

三,要盡快的完成其餘正在組建的裝甲師旅編製,但是在編製上不能死板,要在保證突擊力量充足的情況之下,不失靈活、機動。四,要督促二師,盡快利用英國人轉交過來的那幾十輛德製坦克,完成德製坦克車組的培訓。

不是單單幾個車組或是一部分車組,而是二師全部車組都要完成使用德製坦克的訓練,為下一步接收蘇聯以及盟國方麵轉交的德製坦克做好準備。這四個要求,是楊震在下一階段戰役發起之前,對裝甲兵提出的四項基本要求。

講完這四點要求之後,楊震看了看山下的T三四這款他早就已經久聞大名的坦克。實在有些心癢癢,便一揮手對著身邊的裝甲兵指揮員道:“大家一起下去看看,都好好的見識一下這款世界上綜合性能最好的坦克是什麼樣子的。”

說罷,不待身邊人回答,自己便幾步走下所在的高地。來到已經完成一個訓練時段,正在進行休息的裝甲兵坦克集群前。看著興趣極其濃厚的楊震,陳翰章搖搖頭沒有說什麼,隻是帶著身邊的一群人跟了下來。

到了T三四坦克前,楊震拍了拍這款坦克厚實的裝甲,在邊上見到他這個抗聯總司令之後,激動不已的車長介紹之下,仔細看了一遍這款蘇聯最新式的中型坦克之後,卻是搖了搖頭。這種坦克雖說早就久仰大名,但是一見麵他卻是多少有些失望。

眼前的這輛T三四型坦克,因為蘇軍在前線丟掉了太多型早先生產的該型坦克。同時拜蘇聯此刻還沒有從開戰之初混亂的戰時管理中,完全清醒過來之福。蘇聯給抗聯的這一百輛很幸運的,都是裝備了四十二倍口徑的F三四型火炮,而不是原來裝備F十一型火炮的老型號。

而且這種坦克所使用的還是一體的炮塔座艙蓋,無法安裝炮塔外裝高射機槍。如果要安裝的話,那麼還需要對整個炮塔座艙蓋的改進。不過考慮到要先形成戰鬥力,所以隻先完成了電台的安裝,其他的改進還沒有來得及進行。

等仔細看過一遍之後,楊震第一個感覺是,這款坦克與所有蘇製坦克一樣,這款坦克一如既往的人機工效差。整個坦克除了一些必要的部位之外,大部分的地方做工相當的粗糙。炮塔與車體的連接處,一如既往的單薄。裝甲板上,甚至還有當初因為冶煉工藝不精而留下的氣泡眼。

不過這輛坦克明顯是戰前製造的,與蘇聯戰時生產的那些更加粗製濫造,隻不過是消耗品的同類產品相比。工藝上雖說和其他蘇聯武器一樣粗糙,但是質量上還算是可以,該精細的地方做工還是一絲不苟的。從這輛坦克的外表上,到是可以看出蘇聯人在武器製造上的一貫風格。

敦實的裝甲,讓乘員到了戰場上很是有安全感。隻不過在炮塔上安裝完畢抗聯製造的坦克超短波無線電台之後,原本就狹小的空間顯得更加局促。而且因為炮彈不足,隻能暫時用航向機槍進行射擊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