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此次會戰中武器裝備出現的問題,輕武器方麵我們已經拿出大部分的解決方案。空對地火箭彈的設計修改工作,也已經基本完成。不過T二六坦克的問題,主要是出現在結構上的原因。這涉及到原始設計方麵的問題,恐怕我們沒有辦法解決。”
“除非我們能將這些T二六坦克的行走和傳動、懸掛係統,連同發動機一起都統一的更換。否則這種裝甲薄、行走結構差的胎裏帶的毛病,以我們目前所具備的技術和實力,實在是無法解決。而且我們現在手中,也沒有合適的發動機進行更換。”
“一號,我不能不和您說實話。您和總部最好要有一個心理準備,我們目前裝備的這些蘇製輕型坦克,已經實在無法再進行任何的升級。原始結構就是按照這個裝甲厚度設計的,如果再增加裝甲的厚度,這些坦克即便結構和發動機沒有報廢,但是這個行走速度恐怕還不如我們剛剛接收的英製瑪蒂爾達二型坦克。”
“一號,我們現在裝備的蘇製輕型坦克,雖說性能上要優於原來使用的波蘭製七TP坦克,火力上優於法製坦克。但是蘇製坦克機械性能差,發動機的壽命短、可靠性差不說,耗油量也很大。坦克製造的工藝和質量,說實在的也很差。”
“此次大範圍的穿插、迂回,大部分的坦克行走和傳動機構,因為長途奔襲出現了很多這樣或是那樣的毛病,發動機也屢屢出現很多的問題。雖說裝備的四十五毫米火炮,在火力上遠遠的優於波蘭和法製的坦克。但是觀瞄設備,精度相當的差。”
“尤其是T二六坦克,發動機馬力小不說車體還太小,根本沒有太多改進的空間。說實在的這種坦克,實際上幾乎沒有改進的餘地。反倒是BT快速型,表現的倒還是好一些。裝甲厚度與火力,與T二六坦克相差無幾不說。在裝甲改進的餘地方麵,要遠比T二六坦克好的多。”
“這次會戰結束,我們已經拿出一定的解決問題方法。決定按照蘇聯對改型坦克的改進方法,進行一定的改進。在不改變坦克結構和火力的情況之下,將前裝甲加厚到五十毫米,其餘部位裝甲加厚到三十毫米。雖說機動性能下降到了每小時四十公裏,但是生存能力卻是大大的加強了。”
“至於T二六坦克,我建議與其想辦法浪費資源進行改進,還不如等待美英援助的新式坦克到位,全部退出一線作戰部隊。或是利用其重量輕的特點,專門用於山地戰為好。這款坦克,實在已經沒有任何的改進必要了。”
對於熊大縝的彙報,楊震搖了搖頭很是不滿意的道:“BT快速坦克改進的事情,就按照你的意思辦。既然T二六坦克再進一步升級已經很困難了,那就將改進的重點放在尚未安裝附加裝甲的王光宇那些戰利品上。”
“但我今天說的不是坦克改進,而是彈藥生產的問題。在各種彈藥生產上,我要的不是應該可以,而是必須要達到總部要求的數量。此次會戰給我們敲了一個警鍾,隨著我們的火力升級,彈藥的消耗量也在不但的增加。你彈藥生產的能力,跟不上是要誤大事的。”
“彈藥,尤其是各種口徑的炮彈,到三月中旬你必須要按照總部要求的數量給我生產出來。隻能超過這個標準,絕對不能少於這個標準。特別是蘇製七十六毫米加農炮的炮彈,一定要滿足需要。”
“隨同這批火炮轉過來的炮彈隻有五千發,我們自己在無法完成量產,這批火炮豈不成了廢品一堆?我告訴你熊大縝,這十五萬炮彈已經是最低限度了。到三月中旬之前,你必須給我保質保量的全部拿出來。少一發,我唯你是問。”
“還有穿甲彈,我真不知道你們是幹什麼吃的。原來的四十五毫米坦克炮的穿甲彈,到現在也沒有能夠完成量產不說。現在你又告訴我,拿出七十六毫米加農炮所需的穿甲彈恐怕也無法按照計劃完成。”
“我想問問你,你們裝備部最近究竟在做什麼?我們接受蘇聯人使用四十五毫米坦克炮的時間,已經將近一年,居然到現在你們還沒有給我拿出合格的穿甲彈來。熊大縝同誌,我想問問你,你小子究竟什麼時候能給我解決?”
“你知不知道,我們進口的蘇製穿甲彈,已經消耗幾乎將近百分之九十。如果你再拿不出合格的產品,我們的坦克隻能去撞擊日本人的坦克。你別告訴我,使用普通的殺傷榴彈也能擊毀敵軍的坦克。”
“還有蘇製七十六毫米加農炮,沒有合格的穿甲彈,幾乎喪失了一半的使用作用,隻能作為普通的壓製火炮使用。與其這樣,我費了這麼大的心血搞回來他們做什麼?還不如繼續仿製你的老式日本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