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四章 英國人的垃圾(1 / 2)

要知道抗聯的戰鬥機部隊在此戰之中,不僅要麵對關東軍飛行集團,還要麵對日軍華北駐華航空兵團。在保證製空權的同時,又要承擔對地支援作戰,很多時候還要應付美國人的壓力,時不時的光顧一下日本本土,可以說是忙的手忙腳亂。

雖說駐華航空兵團主力已經南調,但是留在華北的少數作戰飛機,以及緊急從華中抽調來的日本陸軍航空兵,依舊給抗聯帶來不小的麻煩。事實上抗聯的戰鬥機部隊,依舊沒有擺脫兩麵作戰的境地。

正是因為麵臨戰術支援飛機不足的窘迫境地。所以在抗聯原本的作戰計劃之中,這批應該在四一年底本就應該抵達的英製輕轟炸機,處在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但是卻因為英國人的小算盤,在戰役即將打響之前才全部到位的實際情況,卻差點沒有打亂了楊震整個作戰部署。

而且這批英製輕轟炸機,雖說在戰役後期陸續分批次投入到了一線作戰之中。但是航空兵對於這種在日軍少數航空兵偷襲以及地麵炮火打擊之下,損失很大的輕轟炸機,性能也是很不滿意。

認為除了航程和載彈量還算可以之外,這種飛機幾乎是一無是處。不僅無法與美製A二零攻擊機相比,就是與蘇二輕型轟炸機相比,也沒有任何的優勢。別說高炮和戰鬥機,就是日軍九二式重機槍,都可以輕易的將它們打下來。

剛開始航空兵還在為前線急需戰術支援飛機,而這批英國運來的輕型轟炸機卻隻能在後方忙著進行轉換訓練,以及臨時改裝而無法在第一時間參戰,私下裏麵對英國人的這種損人不利己的做法,非常的憤怒。

但是當這批飛機投入戰場之後,航空兵才發現這種之前被他們寄予很大希望的飛機,帶來的哪裏是希望,這批飛機簡直就是一堆廢物。抵達時間過晚,又要臨時更換機槍,耽誤的大量時間,對於吃了大虧的航空兵來說,甚至可以用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來形容。

盡管這種英製輕轟炸機,隻是在戰役後半階段才投入戰場。但是第一批投入戰場不過七十架飛機,高達百分之九十戰損率,短短幾天之內總計六十多架的損失,讓航空兵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

事實上這種飛機投入戰場不久,航空兵就不敢讓這種飛機,在沒有護航的情況之下進入日軍縱深進行轟炸。隻能讓其在前沿陣地,或是華北我軍遊擊區上空活動。即便是偶爾出動對日軍縱深進行轟炸,航空兵也要派出戰鬥機護航,同時活動區域也不敢遠離華北我軍根據地。

甚至在對地攻擊之前,要使用戰鬥機將目標周圍的防空火力清理一遍之後,才敢讓這種飛機投入對地攻擊。沒有辦法在前沿陣地或是華北部隊遊擊區內使用,飛機一旦被擊落飛行員還有被營救回來的可能。

但是一旦在日軍鞏固的占領區執行縱深轟炸任務,飛行員基本上就是損失掉了。飛機損失了,航空兵不是無法接受。但是如果飛行員損失過大,這個代價卻是正在發展的抗聯航空兵,無論如何也承擔不起的。

盡管這種飛機,是抗聯所有戰術支援飛機中航程最遠的。但是這種飛機在戰鬥中顯示的脆弱防護能力,低劣的飛行性能,卻讓航空兵壓根就不敢讓其執行對日軍控製最嚴密的南滿日占區,以及華北平津地區的轟炸任務。

這種飛機在完成轉換之後,在第一次出擊配合太嶽軍區部隊,轟炸山西境內重點封鎖區域同蒲線的行動之中。出動的十八架飛機,在地麵火力的攔截之下損失了十七架,戰損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

其中一架甚至是在投彈完畢拉起的時候,被地麵日軍使用步槍齊射給打傷,勉強掙紮脫離地麵日軍控製區後墜毀的。被三支步槍齊射打下來的飛機。而且這發擊穿本應該是飛機最堅固部隊的子彈,還是那種三八式步槍發射的。

而在隨後的封鎖任務之中,因為航程相對較遠,專門被用來執行封鎖同蒲鐵路和津浦線的這第一批七十架飛機。參戰僅僅五天之後,就剩下三架還能勉強出動。剩下的不是被擊落,就是勉強返航之後因為傷勢過重而報廢。其居高不下的戰損率,創下了抗聯航空兵自成立以來的記錄。

好在那些被擊落飛機的空勤人員,大部分被負責地麵封鎖任務的太嶽軍區給營救回來,損失並不是很大。否則對於抗聯航空兵來說,這個結果就更加難以接受。一次出擊作戰百分之九十九的戰損率,自抗聯航空兵組建以來,還是第一次出現。

這種飛機不僅自己無法大規模的投入使用,甚至還牽扯到戰鬥機部隊相當大的精力。因為沒有護航,這種飛機幾乎沒有任何的生存能力。別說日本陸軍最新式的戰鬥機,就是老式的九七式戰鬥機,都可以輕易的擊落它。

即便除了最初的幾次之外,這種飛機每次出擊航空兵都會派出戰鬥機護航。如果在沒有空中威脅之下,還會出手先為其清理地麵防空火力,卻依舊沒有能夠顯著的降低戰損率。在不算長的參戰時間之內,第一批投入作戰的七十架飛機幾乎百分之百損失掉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